12月11日,匯集了周迅、黃磊、唐藝昕、涂松巖、劉莉莉、秦海璐、韓童生等實力派演員的新劇《小敏家》正式上線,并且該劇在湖南衛視上開播后收視便破1.
從節節攀升的收視率來看,這部戲不僅是主創陣容十分強大,更是聚焦了當代中年人的愛情故事。和之前的《小歡喜》《小別離》一樣,這部小字劇同樣讓很多觀眾在觀看后都產生了共鳴。
不過伴隨著這部劇的熱播,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有網友爆料,《小敏家》的片頭疑似抄襲了美劇《大樓里只有謀殺案》,通過兩部劇的對比,可以看到片頭的開場畫面都非常相似。
在片頭敘事走向上,《小敏家》是從黑夜到黎明,而《謀殺案》則是從黃昏到黑夜,但在分鏡對比上,就能看出非常明顯的“借鑒”了。比如下圖中黑夜部分的分鏡,《小敏家》的天臺與《謀殺案》的天臺對比,色調非常接近。
甚至在日升日落的分鏡中,也非常相似。上圖中,《小敏家》的太陽升起的位置與《謀殺案》中太陽落下的位置基本一樣,整體色調也是十分接近。
除了天臺部分,有關人物部分也有相似的痕跡,比如周迅開窗的畫面對比《謀殺案》的某個分鏡,構圖位置依舊相似。只不過《小敏家》把樹的陰影印在左邊,而《謀殺案》的樹的陰影印在右邊。
還有相同的居民樓元素,確定過整棟樓的設計,是外賣小哥會走錯的同款樓了。
樓都設計得差不多,小區肯定也要同款。半開的鐵門,白色的墻面和窗戶。要說最大的不同,也就是如果《小敏家》有這兩位主角和向左行駛的出租車,而《謀殺案》則只有向右行駛的出租車。
如此多雷同的設計,讓人很難不懷疑制作組的工作人員在制作片頭時,“借鑒”了不少《謀殺案》的元素。
若是去掉字的話,蝸牛納真的會誤以為這是同一部電視劇的畫面。
有部分看過對比圖的網友們對《小敏家》也覺得很像,但可能劇組道歉后就不了了之了。
也許這件事還沒有引起更多網友的關注,所以《小敏家》官博仍在宣傳他們的電視劇,并沒有就此事發個聲明什么的。如此漠視也是挺讓蝸牛納感到意外,莫非抄襲這種事,只要版權方沒有追究,也沒有因此上熱搜,在官博眼里就不算個事兒嗎?
可能是吧,畢竟這是進入12月以來,第三部涉嫌抄襲侵權的國產劇。另外兩部劇一個抄襲了道具,一個則被指抄襲了海報。
最初是開局就是王炸的《風起洛陽》劇中道具涉嫌抄襲侵權,引得設計師連發多條動態維權。
12月2日,《風起洛陽》出品方“留白影視”對劇中團扇抄襲一事向“佳冉”老師道歉,稱在“大婚團扇圖樣”爭議后 ,第一時間與工作人員核實,向原創作者“佳冉”老師道歉,并向廣大觀眾朋友們道歉。
根據“留白影視”解釋,這次事件是道具制作過程,沒有做好溯源工作,在網上搜集團扇進行參考,因這款團扇在多個不同平臺和報道中出現,誤以為是固定樣式。
同一時間,《風起洛陽》官微也發布了一條向“佳冉”老師的道歉信,感謝她對繼承傳統文化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同時要向“佳冉”老師購買兩只團扇抽獎送給觀眾。
根據佳冉老師在微博里透露的制作的團扇報價,每只團扇價格在2萬到3萬之間,因此《風起洛陽》官微將向佳冉老師支付6萬左右購買金,這應該算是變相支付賠償了。而在劇組道歉后,設計師佳冉也刪除了此前維權的動態,并回應稱自己已經接受劇組的道歉。
可以說,《風起洛陽》這波道歉操作十分值得肯定,知錯就改,也不逃避責任,回應得也相當快,在被指侵權后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核實和道歉,最后不僅得到了對方的原諒,還給了觀眾一個交代。尤其是花錢購買設計師的團扇送給觀眾,劇組的高情商道歉著實圈了一次粉。
對比之下,開播四天便兩次道歉的《誰是兇手》就有些差強人意了。最先是宣傳海報涉嫌抄襲日劇《Legal High》的海報。
后來鑒于網絡熱議,負責《誰是兇手》海報設計的工作室發表了致歉信,表示在海報創意階段,通過劇情分析定出了設計方向,基于三個人的關系選用了相對貼合的《論語顏淵》經典之句“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隨后,《誰是兇手》官博轉發該道歉信,表示會陸續將該系列海報在各傳播渠道刪除。
也就是說,負責《誰是兇手》海報設計的工作室并未抄襲日劇《Legal High》的海報,只是無意出現了雷同。
后來又因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宋茜、于和偉、王麗坤的舊照,再次道歉并承認是使用了網絡素材……
就這樣,兩次侵權風波似乎就這么平靜地解決了。
這應該是眾多劇組很常見的操作,播出的作品一旦陷入抄襲侵權風波,只要劇方出面發個道歉聲明,這種事就過去了。而因為沒有人再繼續追究,于是發文道歉也就讓抄襲成為低成本的操作。
有人說,也許這真的不是抄襲,而是一個巧合,巧在創作者們的思路高度相似,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也非常相像。
但是說實話,這種可能性太低了,即便是根據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再進行二次創作,也不至于有很多地方的構思都很相似。
那就可能是在審核上疏忽大意了。比如工作人員在趕工時,在網上找了相應的素材,然后進行了修改。但由于時間緊迫,可能來不及對素材進行審查就使用了,這也就導致了抄襲情況的出現。
要知道一部劇的投資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花費上百萬、上千萬,甚至是上億都有可能。只為了其中幾個鏡頭就去抄襲別人的作品,最后導致整部劇翻車,也就只有想做“散財童子”的劇組才會這樣干。
那這么說,海報抄襲、道具抄襲都和劇組沒有多大的關系?
當然有關系,畢竟劇組未經權利人的授權使用其作品,即便是委托了第三方公司設計、制作,主觀上并沒有侵權的故意,但這并不能免除劇組需對外承擔的侵權責任。至于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以及承擔多大的賠償責任,這就與劇組所承擔的審查義務相關。如果已經盡到審查義務,且能證明作品屬于合法來源,可不賠償;未盡到審查義務的則要賠償。
順便說一下,如果劇組與受托方的合同中有相關侵權責任承擔的約定,在其對外承擔責任后,可以向受托方進行追償。
影視劇作品好,劇本和演員都好,這是不夠的,在其他細節上的處理同樣好,才是一部質量上佳的好作品。
但說到底,抄襲畢竟是抄襲,所有侵權行為都會對原創生態造成傷害,任何公關手段都只是補救,而對于已有傷害來說,沒有好與不好的分別。
當然,關于國產劇抄襲一事,我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蝸牛納覺得,這些劇若是因為在細節上翻了車,就太可惜了。倒不是說會被下架、永久禁止播出,但如果有外國友人在看到這部劇后覺得不對勁,然后跟在國外的文娛工作者吐槽,于是國外媒體報道中國是一個不尊重知識產權的國家,到時候我們是承認還是嘴硬說是“向經典致敬”?
所以,為了眾多工作人員的努力不至于白費,也為了讓新的作品能夠受到更多觀眾朋友們的喜愛,劇組方面的工作還是要再細致一些,加強對作品的審核,以免再出現類似的抄襲事件。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