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數據顯示,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在兩日內新增65條商標信息,其中包括“江底撈”、“桶底撈”、“茶底撈”、“罐底撈”等一系列商標,商標狀態均處于“申請中”。
早在去年11月,海底撈就新增了數百條商標信息,包括“淮底撈”、“池底撈”、“海底撿”、“海底煎”、“海底挑”等,一度引發熱議,登上熱搜。
2020年8月,“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法院一審駁回海底撈訴訟請求,認為河底撈并未侵犯海底撈的商標權。長沙市天心區法院認為,“無論從字體的字形、讀音、構圖、顏色,還是從原告、被告經營的菜品等方面,均不會使一般的消費者對河底撈的餐飲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海底撈之間有特定的聯系”,因而認定河底撈餐館不構成對海底撈商標的侵犯。
此后,海底撈密集申請商標,新增了近1000條商標信息,提前注冊了一些可能存在被市場競爭者搶注的商標,意在筑起商標“護城河”。
相比海底撈,科技型企業更傾向于注冊“周邊”詞匯。比如:
小米公司幾乎注冊了含有“米”字的所有日常用詞,且每個至少進行了四個類別的保護。除了米粒、大米、玉米、等常見“米”之外,還注冊了爆米花、米粉、米線等,構成了一座嚴密的品牌護城河。
阿里巴巴則更早采取了相似的措施,將“阿里”全家都納入了商標保護范圍,包括阿里媽媽、阿里爺爺、阿里妹妹、阿里哥哥、阿里寶貝等等。
經濟發展到今天,有些商家為了快速獲利,使用“蹭大牌”、“搭便車”等行為仿大牌蹭流量。蹭大牌的行為能夠讓一部分商家迅速獲利,另一面卻對知名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為了預防山寨,許多知名品牌都需要保護自己的商標,而構建商標護城河就成了各大品牌的通用做法。
長沙茶顏悅色就被山寨店“茶顏觀色”蹭到了流量,雖然茶顏悅色在各種途徑辟謠、澄清,也還是沒法完全杜絕外地游客弄清兩者的區別,甚至留下“茶顏悅色名不副實”的評語,可見商標注冊的重要性。
大公司申請商標,可能是為了維護品牌調性,預防相似名稱被搶注;或者為了日后業務發展提前布局某個領域。而保護商標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將可能對自身品牌有影響的商標名都注冊下來。
如,
華為共有商標13128個,已注冊商標6640個。2014年開始華為商標申請量增加,2018年、2019年爆發式增長,2019年申請量達5053個。
小米的商標共有8549個,已注冊商標5223個。2016年以后商標申請增長明顯,每年均有1000個以上商標申請。
OPPO有商標5139個,已注冊商標3628個。2018年、2019年商標申請量增長,申請的商標占比達70.32%。
在市場競爭中,商標是企業快速擴張的品牌護城河,也是建立品牌認知、爭奪消費者心智的重要攻城隊。一個小小的商標背后蘊含巨大的商業價值,對自己的護城河修建、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及持續經營能力都非常重要。
今天,小編帶來了超詳細的商標注冊流程,一起來看下吧。
01、確定核心保護類
根據你的經營范圍確定注冊哪幾類商標。比如,做化妝品的一定要注冊第3類商標,做辦公文具的一定要注冊第16類的商標等等。但是,僅僅注冊一個類別是不夠的。假如一家電商平臺賣化妝品,還要注冊第9類(APP軟件相關),第35類(廣告銷售),第38類(通信服務),第42類(網站服務)等互聯網相關核心類別。
02、確定商標名稱或圖案
商標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用來區別商標或服務來源,同時也要求容易傳播,以提高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這就要求商標必須要有容易辨識和容易傳播的特點。因此,確定商標名稱或圖案至關重要。
03、深度查詢分析
在商標注冊過程中,商標查詢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商標查詢,了解準備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在先注冊的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從而降低商標注冊的風險,提高商標注冊成功率,避免造成時間與金錢的浪費。
04、標申請的材料商
(1)商標注冊委托書、申請書
(2)申請人資料:
個人申請:身份證復印件、個體工商
戶營業執照復印件
公司申請: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
(3)商標圖樣(JPG格式)
05、遞交商標局→06形式審查→07實質審查→08初步審定公告→09注冊公告→10下發證書。
拿到商標證書就說明你提交的商標申請經過一系列審查流程,過五關斬六將,成功注冊啦!一般來說,從提交申請到拿到商標證書需要一年左右時間。不過,商標局也在不斷加快審查效率,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措施,大幅度縮短商標注冊審查周期。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