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各類網絡謠言也在滋生蔓延。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它具有傳播范圍廣、流傳速度快等特點,不僅混淆視聽,危害巨大,還極易誤導社會公眾,侵害公民合法權益,更有甚者惡意編發謠言,進行敲詐勒索,破壞社會和諧安定,危害經濟社會發展。
諸如新冠疫情這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因其感染群體不明確、傳播方式不確定、醫療手段不完善、預防處置不健全等因素,曾致使公眾恐慌性情緒進一步加重,社會輿情出現負能量,最終導致謠言四起。
新冠疫情局部暴發確實很容易成為社會輿情爆發點,并促進網絡謠言的生成及傳播。據此前7-8月份辟謠數據分析,常態化防控階段的涉疫情謠言主要集中在與病例及防疫措施相關方面,占比高達90%。由此可見,人們對疫情本身及防疫措施的關注度極高。
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比起造謠時的聚眾吃瓜,辟謠時的無人問津,這導致網友們記住的往往是謠言,而不是辟謠的結果。并且謠言對于當事人、當事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很難在司法訴訟當中得到有效的修復。
圖源 PIXABAY
為什么不在一開始就將謠言消滅在萌芽狀態?
唉,太難了,等知道有這種事情的時候,謠言已經滿天飛了,就算找到了謠言的來源,也早已影響到了自己的名譽。即便獲賠了不少精神損失費,可能依然會有些不知情的人根據過去的文章誤會被害者。
蝸牛納就在今年看到有網友在群里發布某些“最新”資訊,結果一查,是201X年的事兒了,并且早已辟謠。
說到底,還是因為這些謠言已經被別有企圖的鍵盤俠搞得難辨真假了,現在主要依靠專業的機構或官方進行辟謠,從而減少謠言的傳播。
但如果官方或者專業機構沒有及時進行辟謠,我們該相信還是不相信呢?
正好在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布“謠言類文章的識別方法及裝置”專利。
據專利摘要顯示,本專利方法為:確定待識別文章的內容類別,當其為目標類別時,將該文章與文章謠言庫中的文本內容進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則確定屬于謠言類文章;若為非目標類別時,獲取該文章的內容向量,并輸入至第一謠言識別模型中,當得到的概率值超過第一預設閾值時,確定屬于謠言類文章。
也就是說,該專利能夠提高謠言類文章的整體識別效率和準確度。
此外,蝸牛納還發現騰訊公司還申請其他可識別含謠言內容的專利。
比如已獲得授權的“含謠言用戶生成內容識別方法和裝置”,是騰訊公司為了不依賴人力,提高識別含謠言用戶生成內容的效率而發明。
該專利方法包括:獲取內容標識,所述內容標識用于標識待識別的用戶生成內容;查詢與所述內容標識對應的傳播用戶標識;查詢與所述傳播用戶標識對應的傳播用戶屬性;獲取對應于所述內容標識的所述傳播用戶標識之間的傳播關系;通過神經網絡模型從所述傳播用戶屬性和所述傳播關系中提取傳播特征;根據所述傳播特征識別所述待識別的用戶生成內容是否為含謠言用戶生成內容。本發明提供的含謠言用戶生成內容識別方法和裝置,提高了識別含謠言用戶生成內容的效率。
還有個“謠言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專利,可以解決如何鑒別網絡中的信息是否為謠言的技術難題。
該專利提供的謠言識別方法及裝置,至少涉及人工智能中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而在提供的謠言識別方法中,對于待識別的第一信息而言,至少從標題和文本內容兩個維度分別對第一信息進行分析,以得到這兩個維度分別對應的表征第一信息是否為謠言的結果。即從多維度對第一信息是否為謠言進行判斷,基于這兩個維度分別對應的表征第一信息是否為謠言的結果得到的最終結果更加準確。
在上述專利中,想必有部分應用在騰訊的一款辟謠神器——騰訊新聞較真查證平臺。其主要對各種假新聞、缺陷新聞、謠言、釣魚貼、營銷貼進行查證和快速打擊,對人們感興趣的、但缺乏來龍去脈的消息進行溯源和探查真相。
據悉,用戶只需要打開就能看到該平臺的主頁,就能看到每天流傳最多的說法是否屬于謠言,并且標題前也會有真假的標注,方便用戶進行鑒別和學習。
而對于感興趣的假謠言,用戶點擊進去可以了解該謠言的鑒別的過程,文中會詳細說明了具體的原因,并有相關的查證人或相關的專業機構等。
當然,蝸牛納通過專利檢索,也看到不少公司申請了關于制止謠言進一步擴散的專利,我們來看看部分已授權的有哪些。
例如人民網和北京中科院研發的“基于網絡信息傳播圖建模的社交媒體謠言檢測方法”。它包括:以用戶的帖子為節點,根據帖子的轉發層次關系和時間維度關系建立傳播圖模型,并且根據用戶的ID信息在傳播圖模型中構建相同用戶的帖子連接關系;將預訓練模型提取的各個帖子的文本特征作為初始的節點表示特征,并利用消息傳遞圖神經網絡根據帖子之間關系進行信息的聚合,進而更新節點表示特征;將更新后的節點表示特征與初始的節點表示特征連接后,通過分類器預測帖子為謠言與非謠言的概率。該方法能夠提高謠言檢測的準確性,實現有效的謠言檢測,并具有適用性強,易于遷移等優點。
還有上海交通大學的“一種在社交網絡中封鎖謠言社區并抑制謠言傳播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已知信息得到社交網絡G的子網絡G′;2)在子網絡G′中封鎖數量最少的節點用以阻斷所有橋邊,所述橋邊的起點為謠言起源節點或謠言可達的且在謠言社區內的節點,其終點為橋節點,3)以貪婪的方式循環從謠言可達節點集合A′中選擇一個目標節點,并在子網絡G′中將其封鎖,直到在謠言傳播過程結束時,受到謠言影響的總節點數的期望值不超過設定的正整數K,最終得到需要封鎖的節點所構成的集合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減少候選封鎖節點數量、謠言抑制效果好、簡單易行、實用性廣等優點。
中國礦業大學發明的“一種基于社區劃分的社交網絡多源謠言溯源方法及系統”。這屬于社交網絡分析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溯源率較低、錯誤距離較大等問題。
該專利首先進行基于拓撲勢的社區劃分,得到有重合區域的多個社區,每個社區內的節點構成一個子網絡,保存每個社區內節點的數量及名稱;然后在每一子網絡上運用單源謠言溯源方法,計算每一社區中的每個節點作為源節點的可能性;選擇各社區中作為源節點可能性最大的節點,得到多源節點。實現了社交網絡中感染部分多源節點的尋找,溯源率高,錯誤距離小。
以后會不會再有人研發出那種網友剛造謠就立馬被警告的專利技術?蝸牛納覺得可以期待一下。
當然,面對每天的謠言,光靠各家企業、高校、研究所是遠遠不夠的,打擊謠言其實同樣需要我們自己去查證、去發現、去解釋。對待有問題的信息,不管是圖片、文字、視頻、記錄等等,都不要主動傳播它們,更不要添油加醋。
互聯網畢竟不是法外之地,如果沒有可靠的來源渠道,而自己又因為受限于知識層面的狹窄去傳播不實信息,那么這種行為在以后可能會成為別人維權的證據。
通常,網絡造謠需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包括:網絡造謠侵犯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譽權、榮譽權等。按照《民法典》第179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至于需承擔的行政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散播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而需要面臨承擔刑事責任的情況有: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根據《刑法》第291條規定,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