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博鰲論壇上表示,正在研究在海南建立一個面向全球的專利和知識產權的交易所。
在他看來,目前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知識產權困境是“一是不知道買什么,二是買不起”。
李揚建議,要溝通專利所有者和專利使用者,發揮金融的功能,把數不勝數的、專業性極強的專利,變成細碎的、可拆分、可交易的專利和知識產權。
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困境:不知道買什么、買不起
“在海南,我們想建一個專利和知識產權的交易所。”據李楊介紹,目前他所在的課題組已經進行了前期調研。
李揚表示,目前中國一些主流領域的專利往往非常密集,進入知識產權的領域后,一個小小的細節比如外觀設計的一點改變就是一個知識產權。對于想要購買知識產權的企業來說,知識產權的數據庫浩如煙海,對于外行來說選擇的門檻太高,“一般的企業根本不知道用什么。”他說。
在他看來,中國知識產權和專利利用率非常低,而這與中國科研體制和專利的交易機制扭曲有關系。
舉例來說,國家鼓勵科研,但在實踐中往往把申請一個專利作為判定科研是否成功的主要標準,這就導致中國的專利申請十分細密。“特別是有些領域,一步就有一個,所以企業要用專利的話可能需要十幾個環節。”
除了不知道買什么,還有一個買不起的問題。
和大企業動輒花幾百上千萬元購買知識產權相比,中小微企業沒有充足資金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把知識產權變成產值必須交易,我們一定要解決小微企業買什么的問題。”
對此,李揚建議,要溝通專利所有者和專利使用者,把數不勝數的、專業性極強的專利,變成細碎的、可拆分、可交易的專利和知識產權,發揮金融的功能,使其變得更具流動性。同時利用好海南自貿港對鼓勵類企業征收15%的所得稅等政策。“這樣可以吸引很多企業到這里注冊,依托他們創造出一些金融產品進行交易。”
知識產權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事實上,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全世界的普遍難題。“知識產權是非常昂貴的。”現場,來自歐洲的企業代表AAQIUS 研發與創新副總裁邁克爾·利維舉例說,“我們155個專利一年就要花40萬歐元,但是這種投資是非常值得的。”
邁克爾·利維表示,對于他們這些從事能源領域尖端技術的中小企業來說,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重要,沒有的話可能生存不下去。因此,經常使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服務和產品成為了保護自己的“有力武器”。“有一些大的能源公司不喜歡脆弱的中小企業搶走他們的市場份額,他們會直接搶走我們的創新,把我們從市場上擠走,所以專利保護是我們能夠生存的唯一方式。”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代表劉華曾有多年在外交部國際司工作的經歷,她表示,知識產權組織可以助力中小企業的發展
在她看來,知識產權組織是一座知識財富的金礦,誰接近它誰就可以接近財富。“比如在全球范圍來講,美國用知識產權組織的資源和平臺是最多的,在中國是廣東省用得最多,從企業來看是華為企業用得最多。”
知識產權組織如何為企業提供服務?
據介紹,知識產權組織有五套“金鑰匙”。
具體來看,第一套鑰匙是政策平臺鑰匙。193個成員國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商定關于專利、商標、版權、外觀設計等種種新規則,而誰掌握了規則,誰就掌握了未來的指導權。
第二套鑰匙是注冊體系。當企業想要邁出國門或者外企進入中國,常常因為不熟悉外國的市場和文化而不慎“踩坑”,此時知識產權組織提供三個一的服務,“一套申請、一組費用、一鍵式在世界多國得到保護”,幫助企業的知識產權受到保護。
第三套鑰匙是數據庫的鑰匙。知識產權組織有浩如煙海的數據庫,比如專利數據庫就管理著153個國家的9200多萬條專利數據庫。
“通過專利數據庫,你就可以知道這個專利存不存在、這個專利誰拿著、有沒有免費獲得的機會、你的競爭伙伴在做什么、你想創新的領域最前沿進展如何?”她說。除此之外,還有合作平臺鑰匙和能力建設鑰匙,為行業小白提供培訓。
為什么知識產權組織轉向重視中小企業?“在中國有一個典型的‘56789’概念,即90%的中小企業,80%的城鎮市場的勞動力,貢獻70%的技術創新,60%的GDP和50%的稅收。因此,通過知識產權為中小企業賦能至關重要。”她說。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