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冊商標,后果有多嚴重?前日,余姚檢察院通報一起案件,經該院提起公訴,被告不僅被判刑、罰款,還外加50萬元的民事賠償。據悉,這是浙江省首例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
2018年至2020年1月,寧波某公司在其位于余姚的廠房內,在未取得“STIHL”注冊商標所有權人德國安德烈·斯蒂爾股份兩合公司(以下簡稱安德烈公司)許可的情況下,非法生產印有該注冊商標的鋸鏈,計1.9萬余條,價值人民幣22.5萬余元。被告魯某甲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魯某乙為公司法定代表人且負責銷售,魯某丙負責生產。
余姚檢察院受理案件后,了解到“STIHL”商標是安德烈公司于2000年獲準注冊的商標。魯某君經營的涉案公司,曾在2014年因假冒“STIHL”商標被予以行政處罰。因此,安德烈公司希望侵權公司能立即停止侵害,并得到一定的權利損失賠償。最終,在檢察機關引導下,安德烈公司提交了《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4月9日下午,該案在余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抖音、今日頭條、姚界APP等網絡平臺全程直播,近16萬名網友在線觀看。
鑒于被告全部認罪認罰,法院當庭宣判:判處寧波某公司罰金人民幣12萬元;判處被告人魯某甲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2萬元;判處被告人魯某乙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判處被告人魯某丙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判決寧波某公司向安德烈公司民事賠償人民幣50萬元。
事情到此并未結束。為幫助涉案的寧波某公司順利走上依法合規經營之路,余姚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量身定制了檢察建議,在建議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和制定相應制度的同時,還根據其生產、銷售鋸鏈的實際情況,著重就該兩個環節如何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具體建議。
“非常感謝檢察院!雖然我們被刑事處罰還承擔了民事賠償,但檢察機關沒有就案辦案。他們針對我們公司存在的法律意識不強、知識產權管理理念薄弱等問題,給我們提出了足足4頁A4紙的建議。”被告之一魯某乙握著承辦檢察官的手連聲道謝,“謝謝檢察院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們也算是‘因禍得福’!”(記者董小芳 通訊員俞旦 陳文錚)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