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不息:盡管發生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2020年產權組織國際專利申請量仍繼續增長
盡管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造成巨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但2020年通過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仍繼續增長。兩大主要用戶中國和美國的申請量均實現年度增長。2020年的PCT申請量增長了4%,達到27.59萬件申請,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數量。中國(68.720件申請,同比增長16.1%)仍是產權組織PCT體系的最大用戶,位居其后的是美國(59.230件申請,+3%)、日本(50.520件申請,-4.1%)、大韓民國(20.060件申請,+5.2%)和德國(18.643件申請,-3.7%)。
盡管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造成巨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但2020年通過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仍繼續增長。兩大主要用戶中國和美國的申請量均實現年度增長。
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是衡量創新活動廣泛使用的指標之一。盡管全球GDP預計降低3.5%,但2020年的PCT申請量增長了4%,達到27.59萬件申請,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數量。
中國(68.720件申請,同比增長16.1%)仍是產權組織PCT體系的最大用戶,位居其后的是美國(59.230件申請,+3%)、日本(50.520件申請,-4.1%)、大韓民國(20.060件申請,+5.2%)和德國(18.643件申請,-3.7%)(見附件一)。
除了前十名之外,其他增長強勁的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956件申請,+73.2%)、馬來西亞(255件申請,+26.2%)、智利(262件申請,+17.0%)、新加坡(1.278件申請,+14.9%)和巴西(697件申請,+8.4%)。較長期趨勢指向創新的全球化,亞洲占所有PCT申請活動的53.7%,而10年前為35.7%。
上一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PCT體系的年度最大用戶——美國自1978年PCT投入運作以來一直保持這一地位。現在,亞洲占PCT申請活動總量的53.7%。
對國際商標體系的使用有所下降,但只是略有下降。這是預料之中的,因為商標往往代表著推出新的商品和服務——這兩者都因全球大流行疫情而放緩。2020年,通過產權組織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體系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量減少了0.6%至63.800件,這是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滑。
大流行疫情的經濟后果打擊了通過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體系保護工業品外觀設計的需求。2020年的需求量下滑了15%,減至18.580項外觀設計,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知識產權幫助創新者和企業把創意推向市場,全世界對知識產權的需求從歷史上看大致與全球經濟表現同步。然而,在過去十年中,產權組織全球知識產權服務使用量的增長,尤其是PCT使用量的增長,已經超過了全球GDP的增長。
國際專利體系(《專利合作條約》—PCT)領先的PCT申請人
2020年,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5.464件已公布PCT申請量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大的申請人。位居其后的是大韓民國三星電子(3.093件)、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2.810件)、大韓民國LG電子公司(2.759件)和美國高通公司(2.173件)(見附件二)。在前十大申請人中,LG電子報告的2020年已公布申請量增長最快(+67.6%),從而使其從2019年的第十位躍至2020年的第四位。
在教育機構中,加利福尼亞大學以2020年的559件已公布申請繼續居于申請人榜首。麻省理工學院(269件)位列第二,其后是深圳大學(252件)、清華大學(231件)和浙江大學(209件)(見附件三)。上榜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四所來自美國,一所來自日本。
領先的技術領域
就技術領域而言,計算機技術(占總量的9.2%)在已公布的PCT申請中占比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8.3%)、醫療技術(6.6%)、電氣機械(6.6%)和測量(4.8%)(見附件四)。
2020年,在排名前十的技術中,有六項技術錄得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音像技術的增長速度最快,達+29.5%,而上年為8.7%。其次是數字通信(+15.8%)、計算機技術(+13.2%)、測量(+10.9%)、半導體(+10.1%)和藥品(+10%)。
國際商報體系(馬德里體系)
2020年美國的申請人(10.005件)使用產權組織馬德里體系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量最大,其次是德國(7.334件)、中國(7.075件)、法國(3.716件)和聯合王國(3.679件)的申請人(見附件五)。
在前十大來源地中,中國(+16.4%)是唯一一個在2020年錄得兩位數增長的國家。聯合王國(+5.1%)和意大利(+3.6%)也報告了顯著增長。除前十名來源地外,大韓民國(+13.4%)、加拿大(+94.4%)和丹麥(11.5%)的增長最為強勁。相比之下,法國(-16.3%)和土耳其(-15.4%)則出現大幅下滑。
領先的馬德里申請人
瑞士的諾華集團以233件馬德里申請在2020年位列申請人榜首。產權組織在2020年受理的諾華集團申請比2019年多104件,使其從第三位升至首位。緊隨諾華集團之后的是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97件)、日本的株式會社資生堂(130件)、德國的ADP高斯曼公司(123件)和法國的歐萊雅公司(115件)。2019年最大的申請人歐萊雅公司在2020年的申請量減少了78件,因此下滑至第五位(見附件六)。
領先的類別
在產權組織受理的國際申請中,指定最多的類是第9類(計算機軟硬件及其他電氣或電子裝置等),占2020年總量的10.6%。其次是第35類(商業服務;8.1%)和第42類(技術服務;7.1%)。在前十大類中,第10類(外科、醫療、牙科和獸醫用儀器等;+21.1%)和第5類(藥品和其他醫用制劑;+9.2%)增長最快。
國際外觀設計體系(海牙體系)
盡管出現大幅減少,德國以3.666項外觀設計仍然是國際外觀設計體系的最大用戶(見附件七)。
美國(2.211項外觀設計)從第六位上升至成為2020年海牙體系的第二大用戶。瑞士(1.994項外觀設計)、大韓民國(1.669項)和意大利(1.231項)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在前十大原屬國中,美國(+62.7%)、土耳其(+34.7%)和中國(+22.7%)是2020年僅有的三個錄得增長的國家。領先的海牙申請人大韓民國的三星電子憑借已公布申請中的859項外觀設計連續第四年占據申請人榜首,其次是美國寶潔公司(623項)、荷蘭Fonkel Meubelmarketing(569項)、德國大眾(524項)和中國的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516項)。中國企業首次躋身前五名申請人之列。德國的Lampenwelt GMBH——以276項外觀設計排名第十——是海牙體系的新用戶(見附件八)。
領先的領域
2020年,與運輸工具相關的外觀設計(10.1%)在全部外觀設計中占比最大;其次是錄音和通訊設備(8.8%)、包裝和容器(8.4%)、家具(7.4%)、照明設備(6.9%)。在前十大類中,藥品和化妝品(+42.6%)在2020年有較大規模增長。
域名爭議
2020年,商標所有人根據統一域名爭議解決政策(UDRP)向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提交了創紀錄的4.204起案件,自產權組織這項服務開始以來,已突破50.000件大關(見附件九)。這一年也是產權組織涉及專利、商標、數字版權和其他類型技術爭議的調解和仲裁案件創紀錄的一年。
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會在網上花費更多時間,商標所有人采用產權組織的這項服務不僅有助于加強其網上形象,還有助于向不同業務領域的互聯網用戶提供真實的內容和可信賴的銷售站點(見附件十)。.COM案件在產權組織通用頂級域(gTLD)案件中占75%,顯示了其持續的首要地位。
2020年產權組織UDRP案件涉及的當事人來自127個國家,比2019年的122個有所增加。美國(提起1.359起案件)、法國(786起)、聯合王國(411起)、瑞士(256起)和德國(235起)是案件量最高的五個國家(見附件十一)。
產權組織還為超過75個國家代碼頂級域提供爭議解決服務,如.CN(中國)、.EU(歐洲聯盟)和.MX(墨西哥)。
除域名爭議領域之外,產權組織中心在2020年收到了77起不同領域的知識產權調解和仲裁案件,比上一年的案件量增加了24%(附件十二)。
產權組織的這些程序使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事人無需上法庭就能解決案件。在產權組織的案件量中,與專利有關的爭議仍然是最常見的,其次是商標、信息與通信技術和版權爭議(附件十三)。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