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納是有段時間沒有關注專利界中發生的事情了,想不到這段時間居然有三件關于專利權糾紛的結案,而且不論是原告還是被告,都是老熟人了。
騰訊因微信掃碼支付專利遭起訴
天眼查App顯示,北京微卡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與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公開。案號為(2017)京73民初1789號,原告為北京微卡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卓望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被告為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凡客誠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判決書顯示,原告微卡公司、卓望公司訴稱,兩原告是名稱為“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維碼的系統和方法”(簡稱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其中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4可以拆分為六個步驟。經比對,騰訊公司實施了其中的步驟一至四,財付通公司實施了步驟五、六,凡客公司則在其經營網站上使用的微信掃碼支付服務,提供了多字段二維碼,構成幫助侵權。微卡公司、卓望公司提出以下訴訟請求:判令財付通公司、騰訊公司停止使用×××支付模式二服務;判令凡客公司停止使用微信掃碼支付服務;判令三被告共計100萬元等。
騰訊公司、財付通公司共同答辯稱:涉案微信掃碼支付服務沒有沒有落入其保護范圍,不構成等同侵權,微信支付方法僅僅改變了二維碼的狀態。凡客公司答辯稱:凡客公司不是涉案專利的使用者,沒有參與到微信掃碼支付服務中。2014年7月22日,凡客公司與財付通公司簽署了《微信支付服務協議》,微信掃描二維碼支付的實際使用者是網民用戶。
最終此案裁判結果為:駁回原告北京微卡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卓望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等。
HTC狀告魅族專利侵權獲賠354萬元
天眼查App顯示,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市合豐智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發布。裁判文書顯示,被告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魅族公司)、北京市合豐智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合豐公司)被控侵害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名稱為“移動裝置”的發明專利權。
事實與理由:宏達公司是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涉案專利涉及一種用于帶有金屬外殼天線結構的移動裝置。通過對從北京合豐公司處公證購買的魅族手機進行技術特征比對可知,北京合豐公司銷售、魅族公司生產并銷售的涉案產品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魅族公司未經宏達公司許可制造、銷售、許諾銷售涉案產品,北京合豐公司銷售涉案產品,侵害了宏達電子公司對涉案專利享有的專利權。二被告應就其侵犯原告專利權的行為依法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最終此案裁判結果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市合豐智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實施侵犯原告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第201310032515.5號“移動裝置”發明專利權的行為,即立即停止制造、許諾銷售、銷售侵害第201310032515.5號“移動裝置”發明專利權的魅藍Note5手機,總計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54萬余元。
不過針對上述判決,魅族科技方面回應稱網傳的判決書是法院于2019年12月25日作出的一審判決,目前尚未生效。魅族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魅藍Note5不構成侵權,已于2020年1月提起上訴,次案二審還在審理中。由于涉案的魅藍Note5系2016年產品早已停產,因此該案對魅族的生產經營不會造成任何實質影響。
格力電器起訴奧克斯空調與京東專利侵權
天眼查App顯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寧波奧克斯空調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公開。案號為(2018)京73民初13號,原告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被告為寧波奧克斯空調有限公司、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判決書顯示,原告珠海格力訴稱,原告擁有名稱為“蒸發器”的發明專利權,原告將被訴侵權產品的技術方案所包含的特征與原告專利的相應技術特征對比,發現被告寧波奧克斯生產、銷售KFR-35GW/FK01+3型號的空調器產品,侵犯了原告專利權。請求判令寧波奧克斯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440萬元與維權的合理支出39.963.5元;判令京東世紀停止銷售寧波奧克斯生產的KFR-35GW/FK01+3型號空調器產品。
被告寧波奧克斯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原告沒有給出證據表明京東世紀公司存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的行為,且網絡購物的收貨地不能作為建立管轄權的連接點。此外,原告未對京東世紀公司提出實質訴求。
最終此案裁判結果為:駁回被告奧克斯空調對該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等。
從上述案例中能看出,企業是越來越有維權意識了。并且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專利權人的利益,相關制度應運而生并正不斷完善中。雖說已經非常多的企業知道要提前做好專利布局,避免出現自家專利權遭到侵犯的情況,但總有些企業故意或無意地作出侵權行為。
比起不差錢的會打專利戰的騰訊、HTC、格力電器等大公司外,一般公司就沒什么底氣了,甚至有的連維權途徑都不清楚。
針對這個問題,曾有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提議,企業發現專利被侵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維權:
(一)向對方發送律師函,由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
(二)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的,企業可以向侵權行為地或者侵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部門處理;
(三)企業還可以撥打12330熱線,向當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進行投訴,由該中心通過全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大平臺,將侵權案件線索轉交給侵權行為地或者侵權人住所地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進行處理。(該熱線可受理范圍包括商標侵權、專利侵權糾紛、假冒專利行為、著作權侵權糾紛)
目前,我國各地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維權援助中心都可以提供維權援助及舉報投訴服務。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