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標的金額超過37億元的 ‘紅牛’商標權屬糾紛案的審結,明確傳遞了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的強烈信號。”
近年來,隨著我國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我國日益成為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之一,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選擇到中國法院解決知識產權糾紛。譬如涉案標的金額超過37億元的 “紅牛”商標權屬糾紛案的審結,明確傳遞了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的強烈信號。
2020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就“紅牛”商標權屬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由華彬集團實際控制)的上訴,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集團”)勝訴,天絲集團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獨立完整的所有權。該案判決厘清了商標轉讓與商標許可使用的法律界限,裁判規則對同類案件具有示范意義,釋放出平等保護國內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積極信號,是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改善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
華彬工廠及銷售公司被判停止生產銷售紅牛,人民法院累計判罰超3億元
在紅牛商標權屬糾紛經最高人民法院一錘定音后,天絲集團作為紅牛系列商標權利人的合法身份進一步得以確認。華彬集團為了巨額的經濟利益,在商標授權和合資公司經濟期限均屆滿的情況下,即使最高法終審判決之后,卻依然未經天絲集團合法許可,違法生產、銷售侵權商品“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下稱“華彬紅牛”)。
紅牛權利人天絲集團只能通過繼續訴訟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021 年 12 月31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20)浙民初42號判決書一審判決:華彬集團旗下紅牛維他命飲料(江蘇)有限公司、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杭州紅牛飲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并判決前述三方立即停止使用含有“紅牛”字樣的企業名稱并限期變更企業名稱,同時前述三方連帶賠償原告天絲公司經濟損失 1 億元人民幣;2022年5月7日,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作出(2016)粵 0106 民初 15728 號一審判決:華彬集團旗下廣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珠海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廣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停止使用含有“紅牛”字樣的企業名稱并限期變更企業名稱,前述三方連帶賠償天絲公司經濟損失 2.19 億元人民幣。自此,華彬集團收到的法院侵權“罰單”金額已累計超3億元。
據了解,華彬集團在中國市場的三個紅牛工廠——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廣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紅牛維他命飲料(江蘇)有限公司,分別于2005年、2009年、2012年注冊成立,目前的控股股東均是華彬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且100%控股,而華彬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是嚴彬2009年成立的獨資企業,故上述工廠皆處于合資公司的體系外。
經查詢,北京紅牛飲料銷售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在北京注冊,原名北京華商飲料銷售有限公司,后改商號為“紅牛”,但是該公司是由華彬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嚴彬)100%控股的公司,與合資公司沒有任何股權上的隸屬關系。
根據華彬集團于2018年主動披露信息,自紅牛進入中國20多年來,紅牛在中國的累計銷售額就已經高達1453億元,另外,華彬集團主動公開的2019年至2021年紅牛銷售額分別為223億元、228億元、218億元。天絲集團和合資公司的紅牛商標許可協議以及合資公司經營期限均早已屆滿,在最高法已經終審明確紅牛商標歸天絲集團所有、法院對華彬的侵權罰單已經累計超過3億元之后,華彬集團未停止過“對抗”。
“中國紅牛”到底是不是中國的民營企業?
即便是浙江法院和廣州天河法院一審已經判決華彬關聯公司侵犯天絲集團紅牛注冊商標專用權,判決其賠付天絲集團侵權損失累計逾3億元的情況下,華彬集團依然屢屢以“中國紅牛”的名義頻頻發聲。
華彬發布的聲明,落款幾乎都是 “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查看“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 的股權結構可知,這里邊唯一的中方資本是持股 1%的北京市懷柔區鄉鎮企業總公司,控股股東天絲集團許氏家族和華彬集團都是外資,且同為泰國華人創辦的企業。
“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這個合資公司在工商登記的營業期限于 2018 年 9 月屆滿之后,還不斷提起訴訟,不斷以“中國紅牛”名義發聲。
合作伙伴、經銷商被置于風險高地,需承擔法律風險
在華彬集團繼續生產銷售侵權紅牛產品的過程中,將侵權風險隱患轉嫁給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為其產業鏈的“上下游”各環節相關方帶來了嚴重隱患。
2023年1月,天絲公司收到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天絲公司針對華彬集團經銷商南昌市龍泉食品有限公司(華彬集團在江西省的經銷商)、旺中旺百貨有限公司銷售華彬紅牛商品構成商標侵權案【(2021)贛01民初622號】”的一審判決,判決指出:被告南昌市龍泉食品有限公司銷售“華彬紅牛”商品系商標侵權行為。2022年10月31日,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21)遼 01 民初3631號】一審判決,判定沈陽市海容鑫商貿有限公司(華彬集團在遼寧省的經銷商)銷售的“華彬紅牛”屬于侵權商品,侵害了天絲集團紅牛系列注冊商標專用權。
前述判決書均認定根據天絲集團和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簽署的最后一份商標使用許可協議已于2016年10月6日到期終止,該合資公司在許可到期后不能繼續使用紅牛系列商標。
事實上,經天絲官方證實,除商標許可協議到期且未予續期外,天絲集團早已不再向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提供生產所需的紅牛香精了。于是,華彬集團不得不變更原料供應商,這也是消費者普遍反應紅??谖蹲兊母驹?。
司法保護+行政維權雙管齊下 加強社會監督共治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分為行政和司法兩個途徑。除了司法上的侵權認定,天絲集團同時也訴諸行政執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就曾對各商超經營者發出過行政指導提示:“現市場上銷售的非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授權生產的紅牛飲料涉嫌為侵犯紅牛系列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各經營者在經營相關產品時應履行好進貨查驗及索票索證義務,以免承擔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近 30 個省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了對“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的行政查處工作,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計出具各類生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責令改正通知書及告誡提示書等近4000 余份,同時,京東、天貓、中石油、中石化、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主流線上線下渠道都已經全面下架了華彬集團生產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的年度主題為“提振消費信心”。而推動消費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全社會的協力共治。中國各方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正不斷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的行政、司法保護力度均在不斷加大。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是市場的經營主體,是消費維權的第一責任人,企業家作為企業的掌舵人,需要增強企業誠信守法意識。消費者需要提高識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氛圍。在社會各方的努力下,加強社會監督共治,各方合力,才能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新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從紅牛商標案淺談新時代構建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