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起訴騰訊:
要求微信QQ停止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
抖音官方微信號2月2日發布《關于抖音起訴騰訊壟斷的聲明》:2021年2月2日,抖音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向騰訊提起反壟斷訴訟。自2018年4月起,騰訊旗下產品微信、QQ以“短視頻整治”為由,開始了對抖音等產品長達三年的持續封禁和分享限制。這侵犯了抖音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用戶利益。
2月2日,從字節跳動了解到,當天抖音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案由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
抖音方面主張,騰訊通過微信和QQ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抖音要求法院判令騰訊立即停止這一行為,刊登公開聲明消除不良影響,并賠償抖音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9000萬元。
起訴狀顯示,該訴訟的原告方為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被告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力天無限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據介紹,2018年4月起,用戶分享抖音鏈接到微信和QQ平臺后均無法正常播放,至今已經持續近三年。但騰訊旗下及其他第三方短視頻應用,如微視、快手等,均可以在微信正常分享和播放。
抖音在起訴狀中表示,即時通信類應用,已經成為互聯網用戶規模最大、普及率和使用率最高的基礎應用。微信、QQ月活躍用戶數分別超過12億和6億,加上其即時溝通分享功能及網絡效應,決定了用戶幾乎不可能集體遷移。此外,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經營者,能夠提供與微信和QQ具有對等功能的服務。這意味著騰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抖音認為,騰訊封禁抖音的行為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表征。封禁不僅損害了用戶權益,破壞了抖音產品和服務的正常運營,還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
騰訊回應被抖音起訴:
系惡意誣陷,將起訴對方違法侵權
對于抖音起訴騰訊壟斷一事,2日稍早,騰訊通過鵝廠黑板報官方微信號回應:我司暫未收到關于抖音起訴我司的相關材料。
騰訊表示,騰訊及其產品遵循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的理念為用戶和第三方產品提供服務。字節跳動公司的相關指控純屬失實,系惡意誣陷。
騰訊方面認為,字節跳動旗下多款產品,包括抖音通過各種不正當競爭方式違規獲取微信用戶個人信息,破壞平臺規則,已被法院多個禁令要求立即停止侵權。“字節跳動及相關公司還存在諸多侵害平臺生態和用戶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繼續提起訴訟。”騰訊表示。
抖音再回應:
騰訊所謂“違規獲取微信用戶個人信息”不屬實
在騰訊回應后,2月2日晚間,抖音就起訴騰訊一事再次作出說明,抖音認為,騰訊所謂“違規獲取微信用戶個人信息”不屬實。
對于被騰訊指控違規獲取微信用戶個人信息的說法,抖音回應道:“真實情況是,騰訊認為用戶的頭像、昵稱等用戶數據都屬于騰訊公司的‘商業資源’,并據此認為,除非騰訊同意,其他任何產品,即使獲得用戶授權,也不能使用這些用戶的相關數據,否則即構成騰訊所謂‘非法使用’。與此同時,騰訊旗下產品、游戲及其投資公司卻可以“合法使用”這些用戶數據。”
抖音提出,騰訊這種對于用戶數據的壟斷行為,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創新發展。
兩家巨頭矛盾由來已久
實際上,此次字節跳動“火拼”騰訊上熱搜之前,雙方近來已是摩擦不斷。
1月7日,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在微頭條上發文稱,由于微信開放平臺的不開放,“飛書文檔”微信小程序已經在審核流程上被卡將近兩個月了。
1月28日,北京字節跳動CEO張楠在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因為抖音被微信封禁,用戶的表達互動需求在抖音內部開始發酵,促進了抖音的社交。
字節跳動副總裁曾稱飛書文檔申請遭微信無理由不通過。截圖
不過,對于上述來自字節跳動方面的質疑,騰訊保持緘默,未進行公開回應,直至2日面對抖音起訴一事才公開發聲。
其實,在此之前,字節跳動和騰訊之間就爭斗不斷。起初,引發廣泛關注的是2018年張一鳴和馬化騰在朋友圈的“口水仗”事件。
2018年5月,張一鳴曾在微信朋友圈評論區感慨:“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對此,馬化騰回復:“可以理解為誹謗。”
張一鳴則回應,微信借口封殺不合適討論,微視的抄襲搬運一直在公證。“材料我單獨發給你”。
馬化騰則再回復道,“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
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網友吵翻了!“南山必勝客”這次會贏還是輸?
對于字節跳動和騰訊“火拼”一事,結果還是未知數,網友卻先吵翻了,截至發稿時,微博相關話題閱讀已超2.8億。
有網友稱,“這次支持必勝客,抖音看多了會迷失自我。”“這個我支持騰訊,分享來分享去的,很煩人。”有網友則認為,“其實騰訊被稱為‘南山必勝客’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必須讓南山必勝客輸一次。”
微博網友評論截圖。
還有一些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大:“打起來,打起來”,“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誰免會員費支持誰。”也有網友關注點不在“火拼事件”:我只在乎別影響股價的走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