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臨沂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及稅收補貼政策
臨沂市用好財政金融融合政策為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落實好再貸款貼息兜底支持
對確定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2020年新增企業貸款,在中央和省給予貼息的基礎上,市財政對再貸款利率內其余部分給予全額貼息。全市有28家企業獲得銀行再貸款支持,貸款金額7.94億元,預計可申請中央貼息資金897萬元。
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投放力度
提高擔保貸款業務辦理效率,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市財政優先予以貼息支持,加快貼息資金撥付流程,提前向5家經辦銀行撥付市級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資金510萬元,預計可撬動銀行創業貸款信貸規模3.5億元。截至目前,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9億元,有效緩解小微企業和創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企業和失業再創業人員提供政策支持。
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服務
市融資擔保集團放寬審批條件,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對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辦理擔保的,按照1.2%到1.5%收取擔保費,對300萬元以下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免收擔保費。目前已向暫時性經營困難的6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擔保4460萬元,其中,5筆2960萬元按照1.2-1.5%的優惠費率提供擔保,降低融資成本19.1萬元,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進一步加強應急轉貸基金使用
市財金集團增強服務企業的主動性,簡化業務手續、提高放款效率,將中小企業應急轉貸基金業務費率由每日0.08%降至0.06%,已向山東通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平邑縣尚乘物資貿易有限公司等15個單位提供應急轉貸服務,金額16383萬元,較好地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難題,減輕了企業成本壓力。
01
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
關于“繼續執行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到今年年底。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愿緩繳政策”。
落實措施:
(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繼續執行16%的單位繳費比例, 企業繳費工資按個人繳費工資之和核定,按全口徑平均工資核定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
(2)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1年4月30日。
(3)免征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執行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
(4)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政策。對其他以個人身份參保的低收入人員,可按月、季、半年或年度繳費。按照先行先試要求,對2020年年底仍無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允許其2021年補繳。
關于“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前期出臺6月底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
落實措施:
(1)按國家規定持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政策;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
(2)免征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展覽、電影放映六類行業和小規模納稅人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
(3)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一律延緩到2021年繳納,納稅人可在當地辦稅服務廳或通過山東省電子稅務局辦理。
02
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
關于“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資助以訓穩崗,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落實措施:
(1)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2)支持以訓穩崗,對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兩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并開展以訓穩崗的,根據吸納就業人數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對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停工停業的中小微企業,組織職工開展以訓穩崗的,根據以訓穩崗人數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等行業,補貼范圍擴展到各類企業。補貼申請推行全程網辦,由企業線上提交人員花名冊、當月發放工資銀行對賬單等材料,經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后按月撥付補貼。補貼期限最長6個月,政策受理期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關于“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
落實措施:
積極協調推動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將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
關于“減免國有房產租金,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
落實措施:
(1)指導督促出租方對承租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房產的企業和幼兒園(包括租戶不直接與房屋所有權屬單位簽訂房屋租賃合同而是通過第三方簽訂租賃合同)的租戶,繼續執行“免收今年一季度房產租金,減半收取二季度房產租金”政策。對符合以上條件尚未支付房租的幼兒園,出租方直接給予減免;對已支付房租的,經雙方協商一致后優先從后續未繳房租中抵扣;后續未執行合同金額不足以抵扣或承租方要求退還的,由出租方直接退還。對于不按政策進行減免的,承租方可向同級資產主管、紀檢監察等部門反映。未享受上述租金減免政策的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以將生均補助經費用于支付疫情期間的園舍租金。
(2)指導督促出租方對承租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房產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在落實已經出臺的減免減半征收房租的優惠政策基礎上,再將減半征收房租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
關于“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住所或者經營場所限制,便利各類創業者注冊經營、及時享受扶持政策”。
落實措施:
(1)推行經營場所告知承諾制,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憑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書申請登記(備案)的申請材料實行形式審查,不再審查其產權權屬、使用功能及法定用途。
(2)根據上級部門制定的全省統一、可由“一窗通”系統自動生成的住所承諾書,修訂完善《臨沂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
(3)活躍“夜經濟”。①引攤進群入市。②有序放開臨時促銷活動。③定區域、定時間、定業態管理。
03
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
↓↓↓
落實措施:
通過貸款展期等方式,對中小微企業給予延期還本付息安排,延期還本日期最長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
將符合條件的個人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至2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各類合伙創業或共同創業的,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60萬元。
04
抓住用好中央資金補助政策
↓↓↓
關于“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
落實措施:
(1)全力爭取1萬億元中央財政赤字資金支持,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市、縣建立健全資金使用臺賬,確保資金流向明確、賬目可查,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2)全力爭取1萬億元中央抗疫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市、縣積極儲備申報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市政設施、城鎮環境設施、老舊小區改造、交通基礎設施等投資項目,加快前期工作,爭取更多國債資金。
(3)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確保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80%以上;市直各部門單位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勤儉辦事、厲行節約,在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安排的基礎上,對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等一般性支出再壓減30%,對無法執行的因公出國(境)費全部收回,用于急需支出。
關于“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
落實措施:
(1)5G應用:加快5G基站建設,年內實現主城區重點區域5G網絡信號覆蓋。
(2)充電樁:2020年底前建成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16座。
(3)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老舊小區56個、74.6萬平方米,統籌推進電梯加裝等配套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開工棚改安置房8296套。
(4)高鐵項目建設:
①積極推進京滬高鐵二通道項目。對臨沂境內全長約300公里的京滬高鐵二通道項目,積極協調對接,做好前期工作。
②加快推動濟萊臨高速鐵路項目。爭取省政府、國鐵集團加大萊蕪至臨沂段的支持和投資比例。
③做好臨連高鐵項目前期工作。積極爭取將臨連高鐵項目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做好與國鐵集團、省政府的溝通匯報,爭取相關資金和政策支持。
④做好臨沂至棗莊至徐州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工作。圍繞魯南經濟圈、淮海經濟區等區域一體化發展,積極開展臨沂至棗莊至徐州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工作,加強與棗莊市、徐州市的溝通協調,加快項目前期研究,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5)水利:全面落實《臨沂市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按時完成2020年173項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加快推進黃山水庫工程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資料圖
05
加大重大領域改革力度
↓↓↓
落實措施:
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確保全年完成8個混改項目。著力推進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確保2020年完成我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確保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按規定繼續享受相應待遇;做好基本醫療保險未納入地方管理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關系轉移接續工作;確保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醫療待遇水平不降低。
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加大政策宣貫力度,嚴禁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國有企業不得違反合同約定拖欠市場主體的貨物、工程、服務等賬款,不得在約定付款方式之外變相延長付款年限。
06
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
↓↓↓
關于“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
落實措施:
積極爭創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重點實驗室。加快推進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浙江大學山東(臨沂)現代農業研究院、臨沂現代物流科技產業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2020年備案新型研發機構5家左右。
資料圖
07
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
↓↓↓
落實措施:
加快構建跨境電商生態體系,創新發展“直播電商+跨境電商”模式,規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布局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構建具有臨沂特色的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體系。
08
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
關于“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落實措施:
(1)深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燃煤污染整治、物流市場整改提升、揚塵污染防治、機動車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源治理六項重點工作; 完成全市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不含煤粉爐)淘汰、磚瓦輪窯淘汰、物流市場搬遷整治、各縣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域的劃定、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年度清潔取暖改造等重點任務;開展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攻堅行動。
(2) 成立臨沂市生態環境產業協會,通過協會引導社團組織以及各方力量,促進節能環保技術進步,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動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于“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
落實措施:
(1)加強污水處置設施建設: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建設。7月底前完成陷泥河凈水廠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萬立方米/日;年底前完成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商谷片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國際生態城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市二污擴建工程建設,年底前完成主體土建工程建設;盡快完成柳青河第二污水處理廠拆遷,爭取7月份進場施工。
(2)加強垃圾處置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臨沂市第二垃圾焚燒廠項目,2020年底前,完成第一臺垃圾焚燒線(750噸/日)運行。
沂蒙情緣拍攝
09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關于“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
落實措施:
(1)制定工作機制。落實好《關于健全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即時幫扶工作機制的通知》(臨扶組發〔2020〕14號)要求, 進一步明確返貧致貧動態監測范圍、認定標準程序和幫扶措施。
(2)嚴格標準程序。采取日常監測和預警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群眾的動態監測。對發現可能致貧的一般農戶、可能返貧的脫貧享受政策戶和脫貧不再享受政策戶, 依托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進行分類動態管理并開展幫扶,做到應納盡納、不漏一人。
(3)開展即時幫扶。統籌部門力量、政策資金、人員組織等方面,落實行業扶貧責任,確保即時幫扶和脫貧監測人口及時發現、即時幫扶,有效防止新致貧和返貧。
10
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
↓↓↓
落實措施: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20〕12號),2020年完成83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地方儲備糧油計劃,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413萬噸,從生產者購進糧食不低于252萬噸。穩步推進生豬穩產保供,完成全年生豬存欄230萬頭、出欄460萬頭以上的目標任務。
房德華拍攝
11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
關于“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開展門診費用跨市直接結算試點”。
落實措施:
2020年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550元,地方財政按規定足額安排財政補助資金,并及時撥付到位。 個人繳費標準按照每人每年280元征繳。
關于“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納入常住地保障”。
落實措施:
2020年6月底前,做好準備工作,根據省里制定《山東省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方案》進度情況,及時制定我市工作落實方案; 7月底前,按照國家和省統一要求和方案安排,將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標補發資金發放到位。
關于“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對因災因病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實施救助”。
落實措施:
落實完善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急難對象24小時先行救助制度。充分發揮村居社會救助協理員、社區網格員主動發現、快速響應的作用,對因災因病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及時通過鄉鎮(街道)給予臨時救助。對于出現重大生活困難的,啟動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加大救助力度。
對因災造成唯一住房倒塌或嚴重損壞無房可住、無生活來源、無自救能力或自救能力差的受災群眾實施過渡期生活救助,確保受災人員基本生活。經應急管理部門應急期救助和過渡期救助后,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仍存在較大困難的,按照“先行救助”有關政策規定,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幫助其盡快渡過難關;對符合低保條件的,按照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因災導致的特困人員,及時落實救助供養政策,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