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第一页,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视频,久草成色在线,在线观看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国内

推廣 熱搜: ISO9001  音樂版權  知識產權貫標  CMMI  ISO20000  科技服務  質量管理體系  知識產權  測試標準  電池 

假如我是企業的知識產權總監,我打算做些什么

   日期:2025-05-09 02:29:04     來源: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領域原創作者:李銀惠     瀏覽:20    評論:0
核心提示:作為大企業的知識產權部的員工,應該做些什么,自然有部門規章以及領導來決定,并不需要外人插嘴。然而有很多新手入行,以及企業本身的知識

作為大企業的知識產權部的員工,應該做些什么,自然有部門規章以及領導來決定,并不需要外人插嘴。然而有很多新手入行,以及企業本身的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也不足,并沒有配備專業員工的情況下,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很多就是瞎摸索,所以顯得挺有難度。此外,作為一個知識產權服務業的乙方人士,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大概與一直做甲方的人有所不同的,我也談談這些觀點。

知識產權與專利,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我這里實際上說的是專利總監,但問題是絕大多數企業都叫知識產權總監或者知識產權經理或者CIPO,沒聽說過專利總監或者專利經理的。

所以,這篇文章更貼切的主題應該是《企業內的專利負責人該做的事》,這篇文章不僅僅是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值得看看,如果有些企業是老板直接處理知識產權事務的,老板也值得看看。

01、甲方要通才,乙方要專精

在甲方任職,目標應該是: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大企業里,就不能有專業意識,就應該不斷地升職。升職做了管理,就需要放棄專業能力,這才是在大企業的升職之道。在中小企業里就更是需要通才了,因為中小企業里面每個人都是多面手,你什么都要懂一些,什么都要負責,但都不夠專精。

在甲方做IPR,也許專業性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協調溝通能力,打雜的能力,同時處理很多都不難,但很煩的事情的能力。真正的專業能力,專注于某一個方面的能力,大概是乙方才能學到,反而是甲方多半學不到。比如,一個知識產權總監至少得懂專利、商標、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吧,懂歸懂,不可能都精通。但作為一個律師或者專利代理師,是可以只做商標案件或者只做專利案件的,別的可以不管。

為什么企業內叫知識產權總監,而不是叫專利總監?因為企業里關于知識產權的事情非常復雜,專利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主要業務,企業當然是希望一個部門搞定所有知識產權的事情,并不會分的那么仔細。但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因為專利總監這個名字顯得這個崗位很不重要,知識產權這個名字明顯比專利兩字更有份量。

02、甲方和乙方的主要分工

甲方80%的人力和時間是做檢索和分析。

假如一個企業有100個人的知識產權團隊,那么這個團隊的80%的人,主要的工作是做專利檢索和分析。

假如一個企業只有一個專業人士作為專職,負責知識產權工作,那么這個人應該80%的時間用來做專利檢索和分析工作。

為什么會這樣?僅僅是因為甲方來做比較方便。

所有的知識產權工作,歸根結底都是兩件事而已。

第一件事情,自己不要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所以就要知道:①別人的知識產權有哪些,②自己的行為有哪些,③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的知識產權是否有關聯。注意,不要以為知道別人的知識產權是很容易的事情,其實很難很難的。

第二件事情,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也就是:④申請知識產權、⑤維護和管理自己的知識產權,以及⑥知識產權訴訟。

適合企業內部的甲方人士做的事情,是上述6件事情中的:①別人的知識產權有哪些,②自己的行為有哪些,③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的知識產權是否有關聯,⑤維護和管理自己的知識產權。適合作為服務方的乙方做的事情,是上述6件事情中的:④申請知識產權,⑥知識產權訴訟。

上述適合企業內部的甲方人士做的事情,其中②自己的行為有哪些,③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的知識產權是否有關聯,這些事情算是偶發的業務,不到有糾紛的時候,一般也不管。所以,甲方日常工作主要就是:①別人的知識產權有哪些,⑤維護和管理自己的知識產權。

關于①別人的知識產權有哪些,那就是專利檢索和分析工作;⑤維護和管理自己的知識產權,在很多小企業來說,大概就是報項目,報獎;對很多大企業來說,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識產權獲得各種競爭優勢,比如標準必要專利的談判,比如在商業談判中利用專利對合作方施壓。

03、甲方要不要撰寫專利文件?

那么,企業內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是否要撰寫專利申請文件?是否要審核專利申請文件?

就我個人觀點來說,甲方人士絕對不要自己撰寫專利申請文件,因為寫專利申請文件非常耗費時間,而且寫申請文件又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如果甲方人士負責撰寫申請文件,那就意味著多半是不可能有時間做那些必須甲方才能做的事情了。必須甲方才能做的事情,就是我說的①和⑤。

如果甲方內部專門培養了一個專利撰寫團隊,專職寫專利,這種情況是可行的,因為這個團隊能夠做到足夠專業,而且專利撰寫人距離技術發明人也不遠,相互溝通技術就算是不順暢,也總比甲方和乙方的溝通順暢,畢竟都在一個公司內部,專利質量會比普通的專利代理機構更好些。只是,成本太高,而且全世界范圍內看,幾乎沒有什么公司是在內部寫專利的,大概二三十年前中國臺灣公司和日本公司會有這樣的情況,但是現在都沒有了。日本和中國臺灣的公司常常是螺螄殼里做道場,在現有技術里面挖空心思搞些專利,大概是需要技術人員緊密參與,純粹靠乙方寫,不可能完成。但是社會潮流是分工,現在是沒有什么大公司自己寫專利的了。

我說的主要是富士康,富士康10年前還自己寫專利呢,現在也已經不自己寫了。

我甚至見過真的親自寫專利的技術人員,以及親自寫專利的技術出身的老板,但是他們的專利撰寫都一眼能看出來存在嚴重的保護范圍問題,與身經百戰的專利代理人的撰寫方式完全不同,真要上戰場的時候這些專利都可能做炮灰。

04、甲方要不要審核專利文件?

(1)從供應商的角度來說,驗貨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乙方撰寫的申請文件當然要經過甲方確認,才能提交,甲方沒有確認,乙方不能提交。

(2)但確認并不一定是審核,確認只是個形式問題,但審核是要仔細看專利申請文件的內容,如果有毛病,甲方需要有能力指出。然而,實際經驗告訴我們,甲方一般要求通才,乙方一般要求專精,讓一個通才審核一個專精的作品,結果大概是不如不審核。

這種情況并不是僅僅發生在中小企業里面,僅僅是做兼職的知識產權管理者,實際上對于頂級大公司來說,企業內部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絕大多數的專利水平也是不如乙方的普通專利撰寫人員的。這并不是鄙視或者胡說,而是寫專利這件事情是熟能生巧,經驗為王的,而大公司里的這些智商很高、學歷很高,水平很高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絕大多數是根本沒寫過專利,或者寫過很短時間的專利(也就是在乙方飄過一段時間)。

你能想象這樣的人懂得寫專利和審專利?根本問題不在于這些人的專業水平不夠,根本問題在于這些人的主攻方向就不是寫專利啊。最難受的是那些半瓶子水的甲方,3年乙方經驗的人跑去甲方后,審核5年撰寫經驗的乙方的案子,我建議只審核錯別字之類的形式問題,不要審核實質問題。

所以,如果我是企業內的知識產權總監,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把專利文本發給另外一個代理機構做審核,額外給一筆審核費,要求互相之間都不知情。撰寫方不知道審核方的存在,審核方也不知道撰寫方是誰。如果這筆錢不好支出,那就砍掉三分之一專利申請費用作審核費。因為一個高質量專利的作用遠遠超過10個垃圾專利。

05、關于專利挖掘和布局的多重思考

作為企業內的知識產權總監,最重要的事情當然就是前面說的①④⑤這三件事。第一,挖掘和布局專利,盡可能保證專利質量,確保覆蓋自己的技術方案沒有漏洞,專利文件保護范圍大而且穩定性強,訴訟可視化程度高;第二,檢索到一切對自己有風險的專利,對自己有參考的專利,適當地提前規避以及提出公眾意見或者無效宣告;第三,將專利實際運用到企業經營中,包括企業宣傳和商務談判中,當然包括終極大招:侵權訴訟。

關于挖掘和布局專利是我擅長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了。但這個問題確實是知識產權總監永遠的難題,理想的情況是:①技術人員本身就精通專利知識,寫專利交底書輕而易舉,②準確掌握現有技術與技術創新之間的界限,將必須表達的技術特征寫得清清楚楚,將需要保密的技術特征隱藏得恰到好處,而且能③將技術特征與技術效果之間的關聯技術原理闡述得準確無誤。學過TRIZ的就知道,不管做得到還是做不到,至少先考慮最優解。很明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最優解的專利發明人(極端個別情況下是有的,但完全不能作為普遍性的代表),絕大多數發明人寫技術交底書都吭哧癟肚,抓耳撓腮,心理壓力無限大,根本不知道寫點啥。

對此問題我也是經歷過很多變化的心路歷程。首先是覺得,培訓很重要,只要給發明人做好培訓就行了。事實證明我幼稚了,這種實操性質的培訓就跟游泳一樣,看視頻不會學會游泳,下水才能學會游泳。培訓發明人寫交底書,不能照著PPT念稿,必須是讓發明人寫一份交底書,然后當面指出,你哪里寫的不對,欠缺了什么。等發明人寫了十份交底書以后,你也給他挑了十次毛病以后,他大概就會寫交底書了。乙方有這樣足夠充分的時間和預算給甲方的發明人做這樣的培訓嗎?乙方的腦子進了多少水,才會愿意這么費勁地幫甲方培訓發明人,如果甲方為培訓付費,可以做,但甲方明顯不可能為此付費,有這個培訓時間我專利申請文件都寫完了。

然后是覺得,只要每個甲方培訓一個懂專利的負責人就行了,由甲方內部懂行的人來審核交底書就好了。這個方法行不通的原因是,絕大多數甲方根本就沒有這么一個崗位需求,你總不能培訓總經辦的行政專員去學吧,你總不能培訓技術部的經理去學吧。即便是對于一些規模很大的企業,有充足的崗位供應,這個辦法也是用不了的。因為專職專利管理崗位的人有更多其他的事要做,審核專利交底書的質量常常并不是最重要的工作。

最后我覺得,乙方只能是派人到甲方現場做專利挖掘,直接面對技術載體來挖掘專利,不要讓發明人非要寫個技術交底書的文字版了,反而是最快速有效的專利代理工作模式。

06、關于專利質量的一些吐槽

我基本上從未看到過某個企業會設置一個專門用來提高本企業專利質量的崗位或者部門(某些比較高端的企業確實是有),我覺得也許不是因為不重視專利質量,而是根本招聘不到合適的人吧。重申我之前說的一句話,4+1.才是真正懂專利的標配。①會寫專利(當然包括挖掘專利和答復審查意見)、②會檢索(檢索對比文件,無效證據檢索)、③會無效(寫過并提交無效宣告請求、應對過無效宣告請求、出席過無效口審、贏過也輸過)、④會訴訟(取過證、提起過訴訟、應對過訴訟,開過庭、贏過也輸過),這四個方面都經歷過了,并且都有一定的實操年限,所以叫做4+1.沒有這些經驗的,都不叫真正懂專利。

當然,從事專利行業的某一個方面的并不一定需要真正懂專利,比如做專利運營的負責人完全不需要懂得如何應對無效口審,不需要懂得如何進行侵權訴訟,只需要懂得怎么做商務談判就夠了。但是,負責真正提高專利質量的崗位的人,必須是真正懂專利的。只寫過三年五年專利,或者只是做檢索的三年五年,或者只是從事專利侵權訴訟三年五年經驗的,對專利質量的掌握都遠遠不夠全面。我自認為是懂專利的,如果讓我去企業負責專利質量部門,我肯定是勝任的,但我根本不會去啊。不會去的原因,包括錢少,崗位級別太低,做的事情不出彩,不受領導重視。做專利最出彩的崗位當然是做訴訟,把官司打贏,或者做被告的時候把對方的專利無效掉,這才是出彩的工作。而專利質量這種默默練內功的崗位,實在是沒亮點。

這個默默練內功的崗位,才是專利界最重要的崗位,遠遠比專利無效和訴訟,以及專利運營,更加地重要。中國與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給乙方的專利代理費實在是太低了,這就導致專利質量不可能好。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一個正常的發明專利,我認為用至少兩個禮拜的時間,讓專利代理人與發明人翻來覆去地探討,像搞技術開發一樣地做各種實驗進行驗證,再用兩個禮拜的時間翻來覆去地對專利稿件進行修改,然后再提交。這才是一個專利真正該有的模樣。一個最優秀的發明人,一個最優秀的專利代理人,全神貫注地花一個月的時間去討論一個技術方案,形成一系列的專利申請(不見得是一件,有必要當然要拆分出無數個“非正常申請”才是合情合理的),需要多少錢?簡單點說,當你公司起訴別人專利侵權,或者你們公司被別人起訴專利侵權的時候,你愿意花多少律師費,你就應該給專利代理機構多少代理費,實際上我認為應該比律師費翻倍才是合理的。就我實際經驗來看,無效宣告的難度至少是專利侵權訴訟的難度的10倍。無效宣告代理費應該是侵權訴訟的律師費的2倍以上才是合理的。

從專業難度上看,做律師很容易,做一個優秀的專利代理人太難。這也是為什么發達國家的專利代理人是比律師更值錢的金領。以及為什么在中國只會看到專利代理人轉行做律師,從未見到律師轉行去做專利代理人。

07、關于檢索和分析,我不太擅長,但強調檢索分析是甲方自己的工作,一般不是乙方的工作

怎樣在風險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就找到有威脅的專利,常規的工作一般是預設關鍵詞,主要是競爭對手公司的關鍵詞,同行公司的關鍵詞,上游供應商的關鍵詞,以及下游客戶的關鍵詞,這些關聯公司的原有專利以及新申請專利,都可以很輕易地通過專利權人的名稱,檢索到相關的專利,然后組織人馬閱讀分析就好了,這個工作是常規性質的硬功夫,工作量大,技巧性不大。這些是甲方內部的工作。

有難度的工作主要是針對特定的有威脅專利的無效證據檢索,以及針對本公司新開發、新上市的產品的風險檢索(就是FTO自由實施分析的檢索),這兩個檢索的不確定性太強,檢索范圍無邊無界,就算是檢索到了,閱讀的時候能不能把關鍵點找到也是很難的。這種情況下的檢索才是真正需要技巧、能力、專業經驗的檢索。這些才是乙方的工作。

具體需要什么技巧,我就不懂了。檢索分析毫無疑問很重要,但重要性還不如專利撰寫崗位呢,所以屬于更加不出彩的崗位了。

昨天我還看了“楊熙的熙說”的文章說,有個R哥的領導,想找一個乙方對某個行業的專利技術做一個深入的檢索分析,要在技術上有深度,要有深度。結果找了很多家乙方都做不到,無奈之下在自己公司找了幾個資深人士,自己做了分析報告,給自己企業的技術人員深度講解了本行業內的最新專利技術布局。我看完了以后,我發現熙說竟然沒有留言的地方。這個R哥的領導可能是個外行啊,甲方和乙方各自能做什么都搞不清楚啊,竟然想讓乙方做技術分析,簡直是阿嬌啊,很傻很天真。

在此,我需要再次認真地搞一個科普:乙方的能力僅僅是對專利權的有效性進行檢索和分析,可以針對某個具體的專利權是否有效出具檢索文件和是否有效的意見。但是乙方是不可能對一個行業內的技術如何發展做出技術上的解讀的,對于技術的熟悉程度,乙方是遠遠不如甲方的,這不是乙方的能力問題和態度問題,而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問題。

甲方可以做的是技術分析,就是不考慮專利的保護范圍,僅僅是把專利文獻作為技術的載體去閱讀理解,這是甲方擅長,而且也只能甲方去做的事情,不要讓乙方去做。乙方不僅做不好,而且也不樂意做。非要乙方去做,就好像一口飯,你非要乙方先嚼兩口以后再喂給你吃,你是癱瘓還是智障啊。現在不流行這樣的幼兒喂養方式了。

乙方擅長的是權利分析,就是這個技術是否高深我根本就不管,我只看到保護范圍是什么樣的。甲方想要無效掉某個專利,乙方只看檢索到的對比文件與無效目標之間的重復程度。甲方想要看到某款新產品是否有在先的有威脅專利,乙方的檢索結果也是只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的風險,而不管你技術怎么樣。

08、企業日常專利管理的唯一核心問題是給專利導彈找到瞄準目標

關于專利的使用,專利的價值實現途徑,專利訴訟是最重要手段和終極保障,完全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代。

作為企業的知識產權總監,專利侵權訴訟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方式是必須懂的。專利挖掘布局、專利檢索分析、專利侵權訴訟,知識產權總監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方面的專業技能。只是專利挖掘布局以及檢索分析是企業內必然要做的工作,是隨時隨地都要做的工作,是稍微有一點點專利業務的企業就肯定要做的工作,但是專利侵權訴訟的發生數量和概率確實是非常小,即便是對于頂級大企業來說,也不是天天都有專利侵權訴訟要打的。

最近幾年我已經不太寫專利挖掘和布局的文章了,絕大多數都是寫專利訴訟相關的文章了。關于專利侵權訴訟的各種事情,我的公眾號里直接搜訴訟,就有很多文章可以看了。我這篇文章就不寫訴訟的事情了,主要是我對于企業日常管理專利的一些思考,雖然我從未在甲方混過,但是經常去甲方講課啊,接觸到很多企業的專利管理現實。

我認為專利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否把企業已經授權的專利,與企業的競爭對手之間的產品關聯起來,老板問起來的時候,隨時都知道自己應該用哪個專利去打擊競爭對手。這個事情才是企業專利管理的唯一核心問題,至于說如何進行專利運營的商務談判,如何利用專利在商業競爭中獲得相對優勢,那都是建立在把我說的這件事情做完的基礎上,才談得到下一步。

也許有些人會問了,已經發現自己的專利可以起訴競爭對手的某些產品侵權了,為什么不直接起訴,反而僅僅是掌握信息,卻不動手呢?這是商業問題,這不是專利問題,不是法律問題。能不能給自己公司的專利導彈找到目標,是知識產權總監的工作職責。但要不要把導彈打出去,是老板的命令,不是知識產權總監有權力決定的。

還有一些人會問,我們公司的專利就是找不到侵權目標啊,同行根本就沒有跟我們自己的專利近似的產品啊。這當然是因為你們公司的專利都是沒用的垃圾專利造成的啦。其實專利導彈的瞄準目標,要么瞄準同行的產品,要么瞄準自己的產品。如果找不到同行的侵權產品,那就把自己的專利與自己公司的產品的逐個對應的映射關系建立起來,把自己的專利導彈瞄準自己公司的產品。

把專利導彈瞄準上游、下游或者競爭對手同行的某些可能侵權的產品,目的是對方在可能侵權的情況下,才能在商業上做出讓步,才能在沒有發生專利侵權訴訟的情況下就使專利在商業上起到作用。所以,如果你申請了一堆專利卻根本不知道這些專利能對市場上的哪些競爭對手造成威脅的話,你這些專利就都是毫無作用,根本沒必要浪費錢去申請。

如果根本就找不到外界的瞄準目標,那就要把專利導彈瞄準自己的產品,要確保任何一個銷售人員都知道自己推銷的這些產品附帶了哪些專利號。這樣做的好處是因為,只有銷售人員最清楚市場上的競品的威脅,只有銷售人員才最有動力把市場上出現過的侵權產品報告給企業的知識產權總監,當競品威脅了自己的某款產品的時候,通過這款產品附帶的專利號,就可以很容易把專利號與競品的侵權關系關聯上,知識產權總監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該用哪幾個專利去起訴競品侵權了。

09、總 結

這篇文章大概開頭了一年多了,停頓沒寫。就這篇文章引申出去的想法都寫了兩篇文章了。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在甲方找工作,只是因為我想了這些,想把它寫出來而已。去甲方的心思早就完全沒有了,雖然知道甲方才是專利權的真正磨練場,乙方的這點專利工作都僅僅算是皮毛,不算重要,無論多么精通也都是皮毛,不是專利的核心。然而我更深刻地知道,專利價值的實現根本就不是法律問題,他是個商務問題和管理問題。我的能力僅僅在于專利實務,而不是商務問題和管理問題,甚至于商務和管理恰恰是我的弱項,把事情搞爛的概率更高。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把自己能做好的發揮好就夠了。

現在開始做個簡短的總結。

第一,注重專利質量,要花錢,花時間,花精力,這是基本問題。

第二,提高專利的實際用途,一定要把自己現有的專利的瞄準目標找好,這是知識產權總監最核心的工作了。

第三,總監的工作是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至于不懂某些技能完全不重要,你只需要招聘會做的人就行了,但你一定得知道該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

本文來源: http://www.rumin8raps.com/zs/202201/ccaa_33514.html

 
打賞
 
更多>同類知識產權知識
0相關評論

知識產權推薦服務
知識產權推薦圖文
知識產權推薦知識
知識產權點擊排行
ISO體系認證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蜀ICP備075049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军事| 平武县| 刚察县| 双桥区| 灵寿县| 咸丰县| 白银市| 呼伦贝尔市| 巴南区| 罗定市| 原阳县| 沙河市| 威远县| 诏安县| 宣化县| 宁蒗| 海伦市| 乌苏市| 紫阳县| 图木舒克市| 合肥市| 隆化县| 卓尼县| 福泉市| 沧州市| 鲜城| 通州区| 宝坻区| 岢岚县| 张家川| 洛隆县| 虎林市| 龙胜| 上饶县| 木兰县| 泰和县| 甘洛县| 平陆县| 苏州市|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