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之所以困難,是由于人們對于質量有一些傳統式的看法,這些看法是他們多年成功地從事非質量管理工作所養成的。
我們有必要對大部分從事管理工作的人,所經常抱持的5個錯誤觀念加以探討。
錯誤觀念1:是認為質量意味著好,或者奢侈、或者光亮、或者份量。
質量這個詞常被用來強調事物的相對價值,因此我們會有下面這樣的詞匯:好質量、壞質量,甚至于像現在流行的冠冕堂皇的“生活的質量”。
所謂生活的質量,實在是一句老掉牙的話,因為每一個聽者都認為說者對這個詞的認識和了解跟他完全一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常常陶醉于高談闊論某些東西,而根本沒有想到去界定這些事情。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把質量定義為“符合要求”的原因。
因此,那些高談闊論生活質量的人,必須把生活這兩個字用確定的條件加以界定。比如說,期盼收入、健康、污染控制、政治活動以及其他可以衡量的各類項目。
只有在這些條件都已經加以定義和解釋之后,衡量生活質量才是可能而實際的。
這一點在企業經營上也是一樣的。
你所有的要求,都必須予以清楚地說明,以便使它們不至于讓人產生誤解,然后你才可以持續地采取衡量的方法,來決定你的要求是否被符合。
如果你的要求沒有被符合,這就是沒有質量;結果質量問題變成了沒符合要求的問題,因而質量就變成可以界定的字眼。
只要你看到質量這兩個字,就可以把他詮釋成“符合要求”。
如果一部凱迪拉克汽車能夠符合所有凱迪拉克要求的話,那么它就是一部有質量的車子;如果一部奇瑞汽車能夠符合所有奇瑞要求的話,那么,它也是一部有質量的汽車。
至于這輛車子是否豪華,要用確定的規范加以清楚地說明,比如車子是用地毯裝潢或者只用橡皮踏墊等。
下一次你若碰到有人說某人、某事或某件東西的質量很差勁,你就要質問那個人:“什么是質量?”一直到你能夠確定他的用意時為止。
錯誤觀念2:質量是無形的,因此無法衡量。
事實上質量完全可以用最古老而且最受人普遍尊敬的衡量標準——金錢——來加以衡量。
對于事實的無知,使得許多管理者排斥質量,認為質量無法管理。
他們認為質量就是“好”,并且把時間只用在情緒性的討論上,使得管理層無法采取明確而且合理的行動來獲得質量。
質量是用質量成本來衡量的。
正如我們所說的,質量成本就是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浪費,也就是把事情做錯所造成的成本。這些成本可以分為預防、評估以及故障等范疇,然而它們都是由于第一次沒有把事情做對所造成的結果。
你可以輕輕松松地就花掉全部營業額的15%到20%。一家有著良好質量管理方案的公司,可以只花營業額的2.5%于質量上面,而這2.5%是用在預防和監督等必要的活動上,以便確定公司仍舊維持其一貫的卓越標準。
你應該建立一套衡量的標準,以便衡量質量的總成本,并看出某一特定產品或制造程序在目前的情況下是否合乎規定。
這些衡量標準應該予以公開展示,以便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它們。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為它們能為進步和改進提供清楚可見的證據,并且能為成就提供贊賞。衡量標準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們喜歡看到成果。
錯誤觀念3:認為有一種經濟質量(economics of quality)。
管理者對于質量之所以沒有采取行動的原因,最常見的說法便是:“我們的業務性質不同。”其次,則是經濟質量不允許他們這么做。
他們真正的意思是:他們做不起這么好的東西。其實這可以看出來他們不了解質量這個詞的意思,而他們也只不過是希望你趕快走開而已。
如果你進一步逼問他們,他們會講一些自圓其說的理由給你聽。說有一個設計者由于堅持加上某一個豪華的零件,以至于整個產品根本賣不出去。
這時你應當對他解釋質量這個字的真正意思,并且指出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總是比較經濟的。
如果他們想確定他們所使用的加工方法才乃是最便宜的,那么他們就應該深入研究加工方式確認(Process Certification)以及產品合格規范的建立(Product Specification)。這些都是成熟質量方案的一部分。
不能讓那些毫無意義的廢話來欺騙我們,經濟質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錯誤觀念4:認為質量的一切問題都是由工人,特別是在那些制造工廠的工人所引起的。
我們幾乎找不到哪一本商業雜志,其中沒有文章述及工人水準的低落和裝配線質量的差距。
很少有質量專家能夠在討論產品規范是否符合的問題時,能夠不強調現在工人的工作精神大不如前。
事實上,工廠現場的工作人員工作跟以往一樣努力,而且比以往更有生產力。他們所造成的問題,比他們的白領同事要少得多。
事實上這只是一個記錄角度而已,中上經濟階層的犯罪率并不比低階層的人要少。
有些昂貴的犯罪案,比如電腦犯罪,完全是由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所犯的,然而大多數人卻認為貧民窟所產生的罪犯比較多。
人們總是拿監獄的例子來證明這點,因為監獄關的主要是來自低收入的人。
這一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窮人比較會犯罪,而是由于警察比較傾向于在人們比較不會流動、比較容易找出來、而且比較不會自我防衛的領域里面尋找罪犯。
負責質量管理的人跟警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們對于會計、工程設計、電腦程序處理以及營銷等的缺陷視而不見,而只會在生產工廠尋找錯誤。
不幸的是,的確在那里發現了許多的錯誤,所以要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工廠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然而,制造工廠內的人對于防止問題的發生所能貢獻的只有一點點,因為所有的計劃和構思,都是在別處完成的。
在討論到要降低質量成本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的往往就是這些“別處”。
你將會發現:我們所費不菲的問題往往發生在鉛筆與電話線的那一端。
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往往事情的末端是最容易出錯誤的地方,比如出廠前檢驗,但這些問題往往與質量鏈整個環節都相關。
因此,我們在發現問題時,如果需要預防的話,我們必須找到相關各方。
錯誤觀念5:質量問題的根源在于質量部門。
很不幸,大部分的質量專業人員都認為,他們應該為他們公司的質量負責,因此這一個觀念的確是根深蒂固的。
然而,那些堅持為公司質量負責的質量管理人員,其陣亡率是如此之高,那倒是一件值得我們深思的事。
那些堅持“質量發生問題等于質量管理部門犯了某種錯誤”的人,可說是為自己留下莫須有的涉嫌痕跡;他們應學習用“出處”來為問題命名,比如:會計問題、制造問題、設計問題、環境整潔問題、柜臺服務問題等,否則,他們將會被責成解決一些非他們所能控制的問題。
質量部門的人員應當運用各種他們所能處置的方法,來衡量要求是否有被符合;應當清楚而客觀地報導結果,應當身先士卒地領導大家改進質量,培養一種正確而積極的態度,應當運用一切有助于改進質量的教育方法,而不應該越俎代庖地去替別人做他們應該做的事,否則,別人永遠不會改變他們不正當的方式。
質量工作并不是那么簡單,當然它也不是那么困難。只不過它所包含的決不只是一句簡單的哲理而已。
做好質量管理,需要你有絕不退縮的堅持、奉獻、耐心以及時間。最重要的是要修正以往的錯誤觀念,不要犯自以為是的錯誤。
以上就是我們整理的關于質量管理中的5種常見錯誤觀念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對各位質量管理層同仁有所幫助,可能有很多不足之處,歡迎各位質量同仁們多多提出自己的寶貴建議,歡迎留言!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