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職業安全健康管理(一)
俄羅斯經濟轉型國家。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政治動亂、聯盟解體等原因,加之實行所謂“激進”的“休克式”的經濟改革,導致經濟大幅度滑坡,企業普遍虧損,失業人數劇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安全生產條件惡化,工傷事故和職業病人數不斷增加,整個國民經濟進入全面危機時期。隨著經濟的復蘇,俄政府在職業安全與健康方面采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強法制建設,健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機構,增加安全投入和職工培訓等,促使職業安全與健康狀況有所改觀。
職業安全健康狀況
1.現狀。俄羅斯2002年底的就業人員為7250萬人,其中在大、中型企業就業的職工為4030萬人。根據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的數據,俄羅斯20世紀90年代初年工傷人數為43.25萬人左右,千人工傷率為6.6;年事故死亡人數在8400人左右,千人死亡率為0.129,2001年俄羅斯工傷人數為14.5萬,死亡4368人,分別比20世紀90年代初減少了8.7萬人和4000人。2001年千人工傷率為5。其中,建筑和農業的千人工傷率有所下降,林業、木材加工業,造紙業、燃料工業、建筑材料和食品工業的千人工傷率仍然較高。最近幾年,俄羅斯的職業安全狀態呈明顯好轉,千人工傷率的變化如下:1996年為6.1,1997年為5.8,1998年為5.3,1999年為5.2,2000年為5.1,2001年為5.0。
在俄羅斯的職業事故死亡人數構成中,工業的事故死亡人數比重最高,近年來,工業年工傷人數一直在67000人左右,死亡人數在1670次左右,占總死亡人數的36.8%,其余依次為:農業占22%;建筑占15.7%;運輸占10.9%。
最近幾年來,俄羅斯工業和礦山安全狀況有所好轉。1995~2002年重大事故次數由337起減少到207起,下降了38.5%。事故死亡人數由609人減少到361人,下降了40%。其中安全狀況最差的煤炭工業的死亡人數了由1995年的273人減少到2002年的85人,下降了近70%。2002年俄羅斯聯邦礦山與工業監察局所監察的企業共發生工傷亡事故207起,比2001年少36起。其中,石油開采、化工、石油化工、石油加工業的事故率上升,管道運輸、天然氣供應,提升設備和煤炭工業的事故率仍然較高。2002年俄羅斯聯邦礦山與工業監察局所監察的企業共死亡361人,比2001年少67人,下降了16%。除管道運輸和天然氣供應死亡人數有所增加外,其它部門的死亡人數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
2.職業病。在俄羅斯目前的7250萬名職工(3120萬婦女)中,工業職工1470萬運輸和通信業500萬人。其中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有害條件下工作的職工,工業占22.4%,建筑業占10.1%。工業、建筑、運輸和通信業大約有234.8萬名職工在粉塵和瓦斯含量很高的環境中作業,有202.1萬名職工在高頻噪聲下作業,有50.4名職工在高頻振動下作業。此外,大約有7000名職工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
勞動環境差,導致職業病人數居高不下。俄羅斯1997~2001年患職業病的職工人數見下表。
1997~200年患職業病職工人數
見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幾年來由于俄羅斯職工工作條件沒有顯著改善,患職業病的人數仍居高不下。2001年患職業病職工的人數達到11224人,比2000年增加了1944人,其中患兩種以上職業病的人數增加了529人。主要工業部門職業病發病人數逐年增加,煤炭工業的情況尤其復雜和令人擔憂。煤炭行業的職業病人數近6年來一直位居榜首。
前蘇聯十分重視礦工保健,政府撥給專項經費。1981~1985年用于改善煤礦勞動保護的經費達17億盧布,職工除享受全民免費醫療外,每年還到療養院和休養所度假。
近年來,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經濟惡化,靠國家補貼的煤炭工業資金匱乏,步履維艱,煤炭工業職業病發病率急劇上升,高出其他行業25~3倍。在職業病中,振顫病、粉塵支氣管炎、塵肺病等的發病率分別為34.3%、20%和14.8%。煤炭工業職工一般疾病的發病率高出全俄居民平均水平的27.9%。煤炭工業職業病發病率高的地區依次是羅斯托夫州(35.4%)、克麥羅沃州(23.7%)、伯朝拉煤田(16%)和濱海邊疆區(6%)。
職業安全健康監察體系
在俄羅斯,所有制結構和管理體制發生的變化,給生產安全、勞動保護和健康的管理帶來了極大困難,曾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頻繁的生產事故和不斷增多的職業病病人使俄羅斯政府認識到,在所有制結構改變,部門管理轉為企業自主管理的情況下,國家必須認真承擔起對生產安全和勞動保護的管理和監督職能。為此,俄政府相繼成立了俄羅斯聯邦勞動監察局和俄羅斯聯邦國家衛生與流行病學監察部,同時,改組俄羅斯聯邦礦山和工業監察局,賦予其工業安全管理方面的更大權力。
俄羅斯目前實施勞動法和勞動保護基本法監察的國家機構是聯邦礦山和工業監察局、聯邦勞動監察局、國家動力監察局和國家原子能監察部。實施監察的機構是俄聯邦國家衛生與流行病學監察部。
俄聯邦工業和礦山監察局。俄羅斯政府于2001年對俄羅聯邦工業和礦山監察局進行了改組,賦予它在工業礦山安全管理方面更大的權力。其主要任務是:監督有關工業安全立法的執行情況和提出改善措施;通過對高危行業頒發許可證來對生產安全進行管理和監督;制定防范生產事故的措施;參與安全生產的科研工作。
俄聯邦礦山和工業監察局機關機構設置圖
俄聯邦工業和礦山監察局局機關共設11個司局和7個外窒,其組織機構見上圖。該局下設46家地區監察機構,實行垂直管理。具體的礦山與工業安全監察業務則由46家分支機構負責執行。這46家地區監察機構共設有430個地區監察處。目前俄聯聯礦山和監察局共有監察人員4873人,其中局機關179人,地方監察機構4694人。該局從2004年4月起改名為聯邦技術監察局,劃歸為俄羅斯工業和動力部。
俄聯邦礦山和工業監察局目前通過建立安全證書制度,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對高危生產企業實行單獨注冊,只在獲得安全許可證才能進行生產。2002年在國家注冊登記的危險生產企業8.5萬家,危險生產項目19.07萬個,同時,還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通過頒發、中止和收回許可證來進行管理和督促。
國家勞動保護和勞動法規監察。以前,勞動法規和勞動保護監察是工會的監察機構的職能。鑒于工會是民間組織,不應承擔政府職能,故以上職能已移交給俄羅斯聯邦勞動監察局。
俄羅斯政府于1999年明確規定,在勞動和社會發展部內設立國家勞動保護和勞動法規監察局,亦稱聯邦勞動監察局。聯邦勞動監察局實行垂直管理,下設89個俄聯邦主體和各地區間國家勞動監察局,共同履行國家監察和檢查職能。
該局的主要職能是:勞動法和勞動保護基本法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對生產事故和職業病進行調查和統計;寫出安全監察報告,并提出糾正違反勞動法規行為的要求;向基層組織提出有關改進建議幫助他們解決與勞動法有關的問題;進行勞動法規和宣傳等。(待續)
相關統計
表1 1980~2001年俄羅斯各業安全統計
見表
數據來源:俄羅斯統計年鑒,2002年,俄文版
表2 1999~2002年俄羅斯礦山和工業部門事故統計
見表
數據來源:俄羅斯礦山和工業監察局1999~2002年工作總結,俄文版
表3 2001年俄羅斯生產企業事故造成的損失統計
見表
數據來源:俄羅斯礦山和工業監察局2001年工作總結,俄文版
(康麗華)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