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購物狂歡季,各大商家絞盡腦汁為自家產品尋找賣點,科技含量無疑是其中獨具分量的一個標簽,而有專利加持更是相當于一塊金字招牌。
當越來越多的產品宣稱獲得國家專利,消費者如何才能辨別“實坑”與“真金”?今天,京小槌就來交給你一把巧識專利信息的“金鑰匙”。
1專利號的前世與今生
專利號的“前世”叫專利申請號,是指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一件專利申請時,給予該專利申請的一串標識碼。一個專利申請號共包含5部分,分別是國別號、受理年份、種類號、流水號和校驗位。
2003年10月1日之前的申請號為9位數字:
2003年10月1日之后的申請號為13位數字:
國別碼是兩位字母,代表專利受理國或地區的縮寫,中國是CN。
專利受理年份,以2003年10月1日為界,之前采用公元紀年的后兩位數字,之后采用后四位數字。
流水號是當年申請的順序號。
校驗位由標點“.”和一位數字或字母組成,主要用于校驗整個申請號的正確性,并無特殊含義。
中國專利申請號以CN開頭,專利申請一旦經審查獲得授權,把數字前面的CN換成ZL(“專利”二字首字母縮寫),就成了專利號。
因此,以“CN”“US”等國別碼開頭的是專利申請號,相關專利申請尚處于審查程序中未被授權。在中國,“ZL”開頭的才是專利號,是被正式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
2你看到的專利并不一定是你以為的專利
即使商家標注的是ZL開頭的專利號,也并非萬事大吉,我們還要辨別商家標注的專利號是否對應其宣傳的專利。專利號中表明種類號的數字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快速甄別方法。
申請號和專利號中表示種類號的數字有1、2、3、8、9,其中1和8代指發明專利,2和9代指實用新型專利,3代指外觀設計專利。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條規定: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例如,同樣是名稱為“保健枕”的專利,外觀設計保護的是照片中保健枕的形狀、圖案和色彩所帶來的視覺效果,該保健枕具有何種功效在所不問。
至于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雖均保護具有實用性和創造性等要求的技術方案,但保護對象和外觀設計相比亦有所不同。而且,相較于實用新型只保護產品的形狀和構造,發明專利保護的范圍要廣泛得多,例如:
名稱為“保健枕”的實用新型的一項權利要求表述如下:
一種保健枕,包括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上表面中部設有矩形凹槽,枕芯縱向上與矩形凹槽相連的第一側和/或第二側設有向上凸起的頸靠結構,頸靠結構為沿枕芯橫向延伸的圓弧面。
名稱為“保健枕”的發明專利的一項權利要求表述如下:
一種保健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換氣組件和控制模塊;還包括設于所述枕芯上與所述控制模塊相連的聲音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能夠通過所述聲音傳感器來識別入睡者的鼾聲并在出現鼾聲期間里控制所述換氣組件。
因此,如果一個保健枕宣稱其具有止鼾功效,專利號中的種類號卻是3,那么該專利是一項外觀設計,與保健枕的功能性效果沒有任何關系。
除了保護對象之外,發明專利的審查過程與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亦有所不同。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只需通過初步審查即可獲得授權,而發明專利必須經歷實用性、創造性等方面的實質審查。可以說,發明專利是三種專利類型中含金量最高的一種。
值得一提的是,“以公開換保護”是專利制度的基本原則,所有已授權專利的信息均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3專利宣傳需謹慎、違法追責價更高
雖然消費者可以通過專利號和專利審查信息查詢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辨別專利宣傳的真偽,但健康誠信的商業環境還需商家主動營造。法律當然也對虛假標注專利信息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二條規定:
廣告中涉及專利產品或者專利方法的,應當標明專利號和專利種類。未取得專利權的,不得在廣告中謊稱取得專利權。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
違反該規定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規定:
下列行為屬于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假冒專利的行為: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或者終止后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二)銷售第(一)項所述產品;
(三)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
(四)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五)其他使公眾混淆,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假冒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并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各位消費者們,
趕快拿著這些專利小知識
去檢查一下自己的購物車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