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培訓講義
第一章ISO9000標準概況(簡介)
一、ISO9000標準的產生及背景
1.產生原因:
(1)主宰全球經濟命脈的三大組織:一是世界銀行;二是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三是世貿(關貿總協定),統稱為經濟聯合國。
(2)技術聯合國:也稱國際標準化組織。國與國之間存在著壁壘(一是技術壁壘,二是關稅壁壘)。
ISO9000標準就是隨著貿易的發展,為了消除貿易壁壘(技術壁壘)而產生的。
2.ISO9000的概念:
由國際標準化組織下設的TC176委員會所制定的一系列有關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標準,統稱為9000標準(也稱9000族或9000系列)。
二、ISO9000標準和全面質量管理之間的關系:
1.有關ISO9000的例子:
(1)第一個通過ISO9000認證的企業是美國杰克·韋爾遜的GE公司(通用公司)。
(2)全世界有62萬多家企業已通過ISO9000認證。
(3)國內第一個通過ISO9000認證的企業是青島的海爾公司。
(4)通過認證的最好的企業是北京的301醫院,它是用三年時間通過的。
(5)ISO9000標準是國際376個專家經過7年半的時間研究出來的。
(6)ISO9000標準適用于所有企業、所有類別、所有規模的企業。
2.指導思想:一切為顧客服務;一切以預防為主。
3.基本做法:一是四全;二是PDCA循環。
4.ISO9000標準里沒有客戶、用戶的名詞,統一稱為顧客。
總的來說,ISO9000標準就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引申和發展,全面質量管理是ISO9000標準的基礎。
三、ISO9000標準的核心和精華:
1.規范企業管理:
(1)制度化管理,制度大于總經理,一流的企業靠制度;二流的企業靠人才;三流的企業靠業務。
(2)規范就是要以執行為主,說到的一定做到;做到的一定要有記載;做不到的決不寫。
2.變人治為法制:
一般的企業經過三個階段:一是跳棋階段;二是象棋階段;三是圍棋階段。
四、企業是怎樣建立質量體系?通常要經歷幾個階段?
1.培訓階段:(強化質量意識的作用)
(1)ISO9000概貌培訓;
(2)八項管理原則(6-8小時);
(3)貫標;
(4)內部員工培訓;
(5)全員培訓。
2.編制體系文件(三個層次)
(1)質量手冊;
(2)程序文件
;(3)三級文件(支持性文件)。
3.試運行階段(至少3個月)
4.組織內審
5.管理評審
6.外審(取證階段)
五、認證的目的和意義:
1.通過培訓提高了員工的素質(文化水平、管理水平、操作技能);
2.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3.是企業通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4.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美譽度);
5.提高了企業的產品質量;
6.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六、名詞含義:(對某一領域里專業名詞的特定解釋)
質量:反映實體滿足明確的、隱含的、各種需要的特性的總和。
企業:能夠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資源來獲取盈利的組織。
產品:活動及過程的結果。
第二章ISO9000族的八項質量管理原則
ISO9000認證是以八項管理原則為主線展開的。
一、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在ISO9000的標準里,“顧客”為ISO9000的專用名詞。用戶、客戶、服務對象、顧主不允許出現。
(企業發展應有兩個宗旨:一是拓展市場;二是保證質量。)
服務理念:
(1)服務意識;
(2)服務時間(遵守承諾,按規定的時間提供服務,視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做不到的不能定);
(3)服務方式(要具體);
(4)服務態度(善待顧客,冷靜面對埋怨,切記主觀);
(5)售后(回訪)溝通。
二、領導作用:
在9000的認證里,領導起推動和促進作用。
1.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系:
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在ISO9000標準里,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
2.領導的職責(普通領導)
(1)要以身作則(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權力是別人給的,威信是自己樹立的);
(2)在管理上同樣的錯誤不允許有第二次(法制);
(3)領導是調和矛盾的(起協調作用)。
3.總經理的要求:
調研、決策、用人(建班子、帶隊伍、定戰略)。
(1)管理上不能出現空白、重疊(要明確各崗位任職資格、任職條件,明確各級、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
(2)績效管理機制(一是自我評價;二是直接上司或部門領導評價;三是團隊精神);
(3)逐級負責、承擔責任。
三、全員參與:
1.全企業;2.全部門;
3.全過程:
如:交接班記錄:
(1)設備狀態;
(2)任務的完成情況;
(3)當班操作工的情況;
(4)安全情況;
(5)質量狀況;
(6)環境衛生;
(7)其它事情。
4.全體員工。
四、過程方法:
過程:就是由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組活動和資源。過程就是環節,活動就是物料消耗、人力資源消耗、水電消耗。
1.對人的控制:
(1)各級各類人員的資質認定。
(2)焊工證、電工進網證、司爐證、特殊工序(關鍵工序要在企業內部進行考試,然后頒發合格證);
(3)優先任用有資質的人員,本著“任人唯賢”的原則,保證企業所有崗位尤其是關鍵崗位上崗人員的能力水平達到要求。
2.機器設備:
(1)企業要有設備的臺帳;
(2)要有設備的檔案;
(3)設備的檢修計劃;
(4)設備的報表制度;
(5)設備的完好統計;
(6)設備內部調撥手續;
(7)設備維修記錄;
(8)設備的潤滑記錄。
l計量:一是全廠的計量器具的臺帳;二是計量器具的校準表;三是計量器具分類統計表。
新購進的計量器具也必須校準,而且要有記錄。
3.原輔材料:
(1)采購計劃要經過審批簽字,程序按規定辦;
(2)分供方基本情況調查表(資質、營業執照、法人代表、生產許可證);
(3)對分供方進行選擇評定;
(4)提交正式的合格供方名錄;
(5)不允許出現不合格供方名錄。
4.工藝方法;
5.環境:
(1)清理干凈;
(2)整理;
(3)條理(次序);
(4)整潔;
(5)遵守制度;
(6)道路通暢。
五、管理的系統方法:
(企業要盡量采用先進的數據統計工具)
1.計劃方面采用甘特圖(也叫橫杠圖)、網絡圖;
2.找原因要用因果圖(也叫樹枝圖、魚刺圖);
3.對比分析用柱狀圖(產量、銷量、產值、回款、成本)和折線圖。
4.生產控制用控制圖,一般是針對關鍵工序,分為控制上線和控制下線。5.CP值(工序能力指數,<1;=1;>1)
6.優選法(1/2法,0.618法)
7.正交試驗;
8.關聯圖法。
六、持續改進(方方面面不斷提高)
PDCA循環。計劃、實施、檢查、處理
(1)實施就是落實;
(2)檢查實施情況;
(3)處理:好的納入經驗標準,不好的拋掉。
七、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各級各類領導對上級提供的數據情報、報表必須真實可靠。不能讓矛盾激化,不能讓事態發展。
八、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1.要與供方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
2.要建立穩定的供應渠道;
3.與供方在經濟往來結算上要盡量協商,盡量征求供方的意見和結算方式。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