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英國專利的條件和程序?
在1876年,英國拿到了一個對世界發展、人類進步有著巨大推動力的發明專利,這個發明就是“電話”,是英國人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率先提出的,電話一經問世,人類的交流方式便不再只局限于固定的空間,跨越了距離的障礙,這一發明更是使整個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了,雖然隨著社會再發展,電話呈現出被淘汰的趨勢,但是由它而來的衍生品“手機”,已經是遍布全球,人手必備的必需品了,可以說手機就是站在“電話”的肩膀才能夠站起來;人們都說,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而知識的廣泛傳播離不開手機這個大工程,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中,英國對專利的保護就是首屈一指的,今天來談一下申請英國專利的條件和程序吧:
專利的申請條件:
在英國,具有新穎性、創造性、能夠產業應用(包括農業)的發明可以申請被授予專利。不可授予專利的主題包括:
● 文字、戲劇、音樂或藝術作品;
● 經營方式(但包含經營方式之外的技術功能的除外)、思考方式、游戲規則;
● 動物或人體的治療或診斷方法;
● 發現、科學理論或數學方法;
● 信息呈現;
● 計算機軟件(但包含軟件之外的技術功能的除外);
● 動植物品種或其生產的任何實質生物學方法;
● 對人類胚胎進行工業或商業目的的使用;
● 商業利用違反公共政策或道德的發明等。
申請授予專利的程序:
1.提交申請
需準備提交的專利申請文件包括申請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必要的附圖以及摘要(第14條)。申請人不是發明人或并非唯一發明人,需同時提交發明身份和專利申請權聲明(第7條)。符合條件的專利申請將獲得UKIPO的收據以及分配的申請號。想要快速獲得專利的申請人可以在提交專利申請的同時提出檢索和實質審查請求。
中國人在中國首次提出發明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在英國再次提出同一主題的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中國的申請日為優先權日。
注意,提交申請后需要依法按時繳納續展費,才能維持專利申請和授權專利的效力,否則專利會面臨失效(lapse),但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恢復(restore)(第28條)。
提交專利申請后12個月對同一發明有所改進的,可以撤回原申請,提交新申請并享有原申請的申請日為優先權日。
2.初審
繳納專利申請費后UKIPO將進行初審以確保申請符合特定的形式要求。
3.請求檢索
申請人自專利申請日起12個月內須向UKIPO請求檢索并繳納檢索費。
UKIPO檢索的目的是審查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特征,一般在在6個月內完成檢索并作布檢索報告。
4.首次公開
自專利申請日起18個月后,只要專利申請通過了初步審查和檢索,UKIPO將在專利期刊上公開專利申請。
自專利申請公開后至授權前,任何人認為申請授權的發明不符合授權條件的都可以向UKIPO提交意見(第21條),UKIPO在審查時將予以考慮。
英國專利申請中沒有異議程序。
5.實質審查
專利申請首次公開的6個月內,專利的申請人需要向UKIPO繳納實質審查費用并請求專利局進行實質審查。實質審查內容包括發明是否足夠具有創造性和新穎性等。
經實質審查,專利申請存在問題的,UKIPO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修改補正,否則將予以駁回。
申請人不服UKIPO作出的決定的,可以向UKIPO控制官(comptroller)申請單方聽證,聽證官將作出最終的決定,申請人不滿不服最終決定的,還可以向專利法院(Patent court)或者蘇格蘭高等民事法院(Court of Session)上訴。
6.授權
專利申請符合法律規定的,UKIPO將予以授權、公開并發給授權證書。專利有效期最長為專利申請日起20年。
專利授權后,專利權人可以因為各種原因向法院或UKIPO申請修改(amend)專利(第27條),也可以向UKIPO申請放棄(surrender)專利(第29條)。
專利授權后,任何人認為授權專利無效的,可以請求法院或UKIPO撤銷(revoke)專利。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