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 23331-2009)于2009年3月19日發布,2009年11月1日實施。此標準的發布實施標志著我國節能減排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也預示著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推廣和建立能源管理體系的時機已經到來。
一、什么是GB/T23331
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概念的產生源自世界范圍內的能源緊張和對能源問題的關注。世界經濟的發展需求與能源制約的矛盾喚醒和強化了人們的能源危機意識。在能源管理中,人們逐漸認識到開發和應用節能技術和裝備僅僅是節能工作的一個方面,單純的依靠節能技術并不能最終解決能源供需矛盾等問題。應用系統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行為節能,進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成為能源管理的關鍵。一些思想前瞻的組織建立了能源管理隊伍,有計劃地將節能措施和節能技術應用于生產實踐,使得組織能夠持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不僅促進了系統管理能源理念的誕生,也推動了許多國家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開發與應用。
二、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制定的背景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中國資源不足,能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現階段還是粗放型經濟,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造成能源嚴重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能源的緊缺形勢又給我國的資源不足和環境治理造成巨大壓力。
節能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由于缺乏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科學的能源管理理念、機制和方法,就會造成能源管理脫節。使能源使用無依據、分配無定額、考核無計量、管理無計劃、損失無監督、節能無措施、浪費無人管等現象。一些思想前瞻的組織建立了能源管理隊伍,在能源管理中,逐漸認識到開發和應用節能技術和裝備僅僅是節能工作的一個方面, 單純的依靠節能技術并不能最終解決能源供需矛盾等問題。應用系統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行為節能,進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成為能源管理的關鍵。有計劃地將節能措施和節能技術應用于實踐,使得組織能夠持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不僅促進了系統管理能源理念的誕生,也推動了許多國家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開發與應用。
(一)相關國家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制定及實施情況
國際上有關國家制定并實施了能源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如英國能源效率辦公室針對建筑能源管理制定的《能源管理指南》、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制定的MSE2000《能源管理體系》、瑞典標準化協會制定的《能源管理體系說明》、愛爾蘭國家標準局(NSAI)制定的《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丹麥標準協會發布的《能源管理規范》等。此外,韓國也發布了相應的國家標準,德國和荷蘭也制定了相應的能源管理體系規范。另外,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和歐洲電氣技術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共同組建了一個特別工作小組,研制三個與能源管理有關的歐洲標準,其中即包括一項能源管理體系標準。
(二)國際組織對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研制的推動情況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也在積極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制定進程。2007年初至今,先后在奧地利、泰國和中國召開了3次關于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國際研討會,特別是2008年4月在北京由國家標準委(SAC)和UNIDO共同組織召開的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國際研討會上,ISO、UNIDO以及相關國家標準化組織的代表和專家就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結構、核心理念、要素、與其他國際標準的差異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討論,并就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框架內容達成基本共識。這幾次重要會議的召開為我國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研制提供了改進和完善的機會。
為推動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制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ISO/PC242-能源管理體系項目委員會,由美國、中國、巴西和英國共同承擔該委員會的相應職務,由美國和巴西承擔秘書處的工作。該委員會已于2008年9月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起草標準草案。
總之,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能源嚴重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能源緊缺已成為全球問題,節能管理體系化被全球關注。
為了推動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制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ISO/PC242-能源管理體系項目委員會,由美國、中國、巴西和共同承擔該委員會的相應職務,由美國和巴西承擔秘書處工作。
中國率先制定GB/T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要求》標準。
三、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概述
能源管理體系是以“能源”為核心進行控制和管理, 組織通過識別能源因素、確定具體的能源目標和指標,并通過建立能源管理體系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因此,能源管理體系主要是通過“活動、產品和服務”識別能源因素,圍繞“產品實現全過程以及減少外部影響所產生的能源消耗”來確定相關的管理要求。
1、堅持全過程控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是在產品實現和服務提供的行為活動中體現的,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更應注重對過程的控制要求。
2、運用PDCA循環:通過在組織內各層次應用PDCA概念進行能源因素識別、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制定,以及運行控制、檢查和管理評審等活動,最終實現保持和持續改進能源管理的過程能力。
3、充分結合能源管理的特點:將能源管理的特點充分體現在能源管理體系的各項具體要求中,努力與現行的能源管理方法,如與能源診斷、綜合能耗計算、節能量計算等技術相結合。
4、充分借鑒現有的管理體系標準:我國能源管理體系標準遵循了管理體系標準的國際慣例、發展趨勢和一般要求,借鑒ISO9001、ISO14001、ISO27001等應用比較廣泛的國際管理體系標準的理念和方法,在標準構架、相關表述和要求方面與國際通行的管理模式相協調。
總結能源管理體系,該標準利用ISO14001國際標準結構框架、原理、方法、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目的的管理體系。它包括總要求、管理職責、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管理評審等內容。
四、GB/T23331標準適用范圍:
1、該標準規定了能源管理體系;
2、適用于各種類型和規模的組織;
3、建立系統規范的能源管理體系,規范內部需要;
4、開展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評價或認證等。
五、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的主要內容
1、總要求:組織應建立并實施能源管理體系,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體系應覆蓋組織與能源管理有關內部過程和外包過程。
2、管理職責:包括管理承諾、能源方針、作用、職責和權限等方面的要求。
3、策劃:包括能源因素、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準及標桿、能源目標和指標、能源管理方案等方面的要求。
4、實施與運行:包括資源,能力、培訓和意識,信息交流,文件控制,記錄控制,運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5、檢查與糾正:包括監視、測量與評價、合規性評價、不符合,糾正、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內部審核等方面的要求;
6、管理評審:包括總則、評審輸入、評審輸出等方面的要求。
六、實施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國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其他要求的實施。建立能源管理體系標準能夠有效地將組織現有的管理制度與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機結合,形成規范合理的一體化管理體系,使組織能夠科學的強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組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2、有利于組織將節能工作落到實處。這是由于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決了“誰來做、做什么”的問題,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由執行者憑個人的經驗甚至意愿來決定,導致有些節能工作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更不可能實現能源管理的持續改進。通過系統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源管理體系,能夠大大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和整體水平,同時,還可通過能源管理績效評價,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3、有利于及時發現能源管理工作中職責不明確、程序不規范、結果不清楚等問題,為建立和完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能源管理體系結構提供保障。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將強化“工作到位、責任落實,一切工作要結果”的管理要求,通過挖掘節能潛力以及查找能源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不斷的降低組織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而實現組織的能源方針和能源目標。
七、現實中實施能源管理體系能為組織帶來什么
1、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國家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綠色生活做出貢獻;
2、有助于企業能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在能源資源價格不斷上漲時保持競爭力;
3、有利于滿足市場、用戶和各相關方的要求,有利于減少信貸和保險機構的風險,有利于吸引投資,有利于產品銷售和市場開拓;
4、有利于完成國家對企業下達的節能指標;
5、有利于獲得國家各類獎勵及財稅政策支持,如國家對節約每噸標準煤給予組織200-250元的政策補貼,條件是組織必須擁有完善的能源管理體系制度;
6、有利于企業為今后開展的,以此標準為基礎的國家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做準備,同時培養企業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為組織能源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