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333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
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國家標準已于2009年3月11日發布,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實施。國家認監委在《關于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有關要求 的通知》(國認可[2009]44號)中規定,由于《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的內容適用于各類組織,屬于組織建立能源管理體系的通用要求。因此,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的依據應是以國家標準為基礎,根據我國不同行業能源使用和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行業認證實施規則。
一、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制定的背景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中國資源不足,能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現階段還是粗放型經濟,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造成能源嚴重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能源的緊缺形勢又給我國的資源不足和環境治理造成巨大壓力。節能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由于缺乏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科學的能源管理理念、機制和方法,就會造成能源管理脫節。使能源使用無依據、分配無定額、考核無計量、管理無計劃、損失無監督、節能無措施、浪費無人管等現象。一些思想前瞻的組織建立了能源管理隊伍,在能源管理中,逐漸認識到開發和應用節能技術和裝備僅僅是節能工作的一個方面, 單純的依靠節能技術并不能最終解決能源供需矛盾等問題。應用系統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行為節能,進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成為能源管理的關鍵。有計劃地將節能措施和節能技術應用于實踐,使得組織能夠持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不僅促進了系統管理能源理念的誕生,也推動了許多國家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開發與應用。
二、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的主要內容
1、總要求:組織應建立并實施能源管理體系,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體系應覆蓋組織與能源管理有關內部過程和外包過程。
2、管理職責:包括管理承諾、能源方針、作用、職責和權限等方面的要求。
3、策劃:包括能源因素、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能源管理基準及標桿、能源目標和指標、能源管理方案等方面的要求。
4、實施與運行:包括資源,能力、培訓和意識,信息交流,文件控制,記錄控制,運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5、檢查與糾正:包括監視、測量與評價、合規性評價、不符合,糾正、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內部審核等方面的要求;
6、管理評審:包括總則、評審輸入、評審輸出等方面的要求。
三、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的好處
1、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形象,為節能減排做出貢獻,贏取有利的況爭優勢。
2、有助于能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降低生產(服務)經營成本,有利于經濟效益的增長,在能源資源價格不斷上漲時保持競爭力;
3、有利于滿足市場、用戶和各相關方的要求,有利于減少信貸和保險機構的風險,有利于吸引投資,有利于產品銷售和市場開拓;
4、有利于完成國家對下達的節能指標;
5、有利于獲得國家各類獎勵及財稅政策支持,如國家對節約每噸標準煤給予組織200-250元的政策補貼,條件是組織必須擁有完善的能源管理體系制度;
6、有利于為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做準備,培養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為能源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7、有助于克服技術性貿易堡壘,甚至可以與國外相互認可,得到外商的青睞,擴大國際營銷渠道。
8、有利于建立節能減排的理念,樹立持續改進的信心,逐步形成節能減排的自律機制。
9、整合管理體系,提高企來綜合管理水平,應用系統的管理手段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
10、申請國家政策輔助及資金支持。
本公司專業辦理“公共建筑行業”“紡織行業”“公共汽車行業”能源管理體系認證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申請需要準備的資料
1、 認證申請書
2、 營業執照
3、 組織機構代碼證
4、 稅務登記證
5、 開戶行許可證
6、 其它資質證書
今天通過對《GB2333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學習,相信你對認證有更好的認識。如果要辦理相關認證,請聯系我們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