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有機氯農藥殘留量的測定方法
2、初步掌握國產103型氣相色譜儀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氣相色譜法是一種比較新型的物理分離的分析方法,其作用原理是當樣品組分經氣化呈氣態的載氣的攜帶下,通過填滿固定相的色譜柱時,由于樣品組分在氣-液(或氣-固)兩相中的分配(或吸附)系數的不同而得到分離。在柱后接上檢測器,顯示色譜峰,與有機氯農藥標準溶液比較即可定性和定量地測得樣品的組成成分。
三、試劑與儀器:
1、試劑
(1)丙酮重蒸
(2)石油醚60-90℃經全玻璃系統蒸餾器重蒸至色譜圖無異常.
(3)無水硫酸鈉(AB),550℃灼燒4小時。
(4)內標溶液,以環氧七氯為內標:稱環氧七氯0.0100克以上,用少許丙酮溶解,用石油醚定容至100毫升。
(5)農藥的標準溶液:
λ分另Jj稱取2-666,β-666,γ-666,δ-666,PP`-DDE,0P,-DDT,PP`-DDD,PP-DDT標準樣品
各0.01克用少量丙酮溶解后,以石油醚定容100毫升,(100ug/ml)稱A液。
B、精密吸取2-666,γ-666,A溶液5毫升,δ-666A溶液10毫升,
β-666,PP`-DDE,0P-DDT,PP`-DDD,PP-DDTA溶液各25毫升,置于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石油醚定容為B液,δ-666,γ-666,B液濃度為(0.5ug/ml),6-666B液濃度為(1ug/ml),β-666,PP`-DDE,0P`-DDT,PP-DDD`,PP-DDT`濃度為(2.5ug/ml),
c、配制幾種不同濃度應用的標準C液。
分別取8種B液各16毫升,14毫升,12毫升,10毫升,8毫升置5個100毫升容量瓶內,分別加100微升環氧七氯后用石油醚定容到100毫升為C液。
2、儀器
103型氣相比色譜儀,電子捕獲檢定器。
色譜柱長1.2米,內徑3毫米螺旋形不銹鋼柱固定液用OV-173%及QF15%混合液。
柱體Chromosorbw 80-100目
柱溫190℃,載氣高純N2
檢測溫度210℃,載氣流40ml/分
汽化溫度210℃。
四、高脂樣品的提取:
(1)消化:
稱取均樣10克于200毫升園底瓶中,加入35毫升高氯酸冰醋酸(1:1)混酸于90℃水浴上加熱(加熱時要不停地振搖以免結成炭粒),直到樣品完全溶解為止,溶液呈紫紅色液體,冷卻,加水35毫升(水:酸=1:1),如溶液發熱仍需冷卻。
(2)抽提:
用(bp60-90℃)石油醚,以40,30,30毫升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通過無水硫酸鈉柱子,抽提液全量為100。
(3)凈化:
將l00毫升石油醚抽提倒入250毫升分液漏半中,加10毫升濃硫酸(酸:石油醚=1:l0),輕輕振搖,靜置分層(放置過夜),然后放掉下層酸液,重復1-2次,加2%硫酸鈉40,30,30毫升洗至中性,加入無水硫酸鈉5克,定容至l00毫升,并加入內標環氧七氯lOml,進入氣相色譜儀進行測定。
(4)測定
a、將配制的各種濃度標準c液進入色譜儀得到各種濃度的標準色譜圖山峰順序為α-666,β-666,γ-666,δ-666,環氧七氯PP`-DDE,0P-DDT,PP`-DDD,PPl-DDT,并量其峰高值。
b、取凈化液適量(一般在0.2UL-lOul之間,使其響應值在檢測器線性范圍內)注入氣相置譜儀內,并選取與樣品峰高相近的標準農藥峰高代入下式。
計算:
農藥殘留含量PPm。
按下式用內標校正。
殘留量:
PPM=(H/H2) × (C/W) X (HO/HO`) X (WO/CO`)
H/H`:樣品中該組分的峰高和標準液中該組分峰高。
HO/HO:標樣中內標的峰高和試樣中內標的峰高。 ·
C/W:注入到色譜儀中的標準液所含該組分的濃度(ug/m1)和樣品的重量。
WO/CO,:樣品W中所加人的內標重量(ug)和標準液中所含的內標濃度(ug/ml)。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