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弗爐實驗室基礎實驗設備,結構原理簡單,操作容易,但是,操作不當也會出現使用故障。
接下來,小編就其使用方法和日常維護保養等方面跟大家進行一下探討,希望大家能在正確使用馬弗爐的同時學會如何維護和保養哦~
馬弗爐的分類
馬弗爐(Muffle furnace)主要用于燃料測定水分、灰分、揮發分、熔點分析、灰成分分析、元素分析。也可以作為通用灰化爐使用。在食品、環境、制藥等方面也常有用處。
馬弗爐根據其加熱元件、使用溫度和控制器的不同有以下幾種分類:
1、按加熱元件區分有:電爐絲馬弗爐、硅碳棒馬弗爐、硅鉬棒馬弗爐
2、按使用溫度來區分一般分為:1000度以下箱式馬弗爐,1100度~1300度馬弗爐(硅碳棒馬弗爐), 1600以上用的是硅鉬棒馬弗爐
3、按控制器來區分有如下幾種:PID調節控制馬弗爐(可控硅數顯溫度控制器),程序控制馬弗爐(電腦時溫程控器)
4、按保溫材料來區分有:普通耐火磚馬弗爐和陶瓷纖維馬弗爐兩種。
日常維護保養注意事項
1、當馬弗爐第一次使用或長期停用后再次使用時,必須進行烘爐。烘爐的時間應為200℃至600℃四小時。使用時,爐溫最高不得超過額定溫度,以免燒毀電熱元件。禁止向爐內灌注各種液體及易溶解的金屬,馬弗爐最好在低于最高溫度50℃以下工作,此時爐絲有較長的壽命。
2、馬弗爐和控制器必須在相對濕度不超過85%、沒有導電塵埃、爆炸性氣體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工作。凡附有油脂之類的金屬材料需進行加熱時,有大量揮發性氣體將影響和腐蝕電熱元件表面,使之銷毀和縮短壽命。因此,加熱時應及時預防和做好密封容器或適當開孔加以排除。
3、馬弗爐控制器應限于在環境溫度0-40℃范圍內使用。
4、根據技術要求,定期經常檢查電爐、控制器的各接線的連線是否良好。連接到控制器的各測溫熱電偶可能對控制器產生干擾,出現控制器顯示值跳字、測量誤差增大等現象,爐溫度越高,此現象越明顯。因此,務必將熱電偶的金屬保護管(外殼)良好接地,必要時,使用三線輸出的熱電偶。總之,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小干擾。
5、熱電偶不要在高溫時驟然拔出,以防外套炸裂。
6、經常保持爐膛清潔,及時清除爐內氧化物之類東西。
7、使用過程中,在爐內用堿性物質熔融試樣或灼燒沉淀物時,應嚴格控制操作條件,最好在爐底預先鋪一層耐火板,以防止腐蝕爐膛。
使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使用時切勿超過本電阻爐的最高溫度。
2、裝取試樣時一定要切斷電源,以防觸電。
3、裝取試樣時爐門開啟時間應盡量短,以延長電爐使用壽命。
4、禁止向爐膛內灌注任何液體。
5、不得將沾有水和油的試樣放入爐膛;不得用沾有水和油的夾子裝取試樣。
6、裝取試樣時要戴手套,以放燙傷。
7、試樣應放在爐膛中間,整齊放好,切勿亂放。
8、不得隨便觸摸電爐及周圍的試樣。
9、使用完畢后應切斷電源、水源。
10、未經管理人員許可,不得操作電阻爐,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灰分檢測的注意事項
1、樣品經初步灼燒后取出冷卻,可從坩堝邊緣慢慢加入少量去離子水(不可直接灑在殘灰上,以防殘灰飛揚)使水溶性鹽類溶解,被包住的碳粒暴露出來,在水浴上蒸干,置于120℃~130℃烘箱中充分干燥(充分去除水分,以防再灰化時,因加熱使殘灰飛散),再灼燒到恒重。
2、把坩鍋放入馬弗爐或從爐中取出時,要在爐口停留片刻,使坩堝預熱或冷卻,防止因溫度劇變而使坩堝破裂。
3、坩堝鉗在鉗熱坩堝時,要在電爐或馬弗爐上預熱片刻。
4、灼燒后的坩堝應冷卻到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中,否則因熱的對流作用,易造成殘灰飛散,且冷卻速度慢,冷卻后干燥器內形成較大真空,蓋子不易打開。
5、當坩>堝放入干燥器后,先蓋上蓋子,再慢慢推開蓋子,放出空氣。這樣重復數次,把蓋子蓋緊并冷卻至室溫。
6、從干燥器內取出坩堝時,因內部成真空,開蓋恢復常壓時,應該放輕動作,使空氣緩緩流入,以防殘灰飛散。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