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批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四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后,生態環境部再就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兩個方法學征求意見,這也意味著ccer項目將延伸至這6個領域方向。
值得注意的這兩個方法學各有特點,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是針對甲烷控排、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是針對交通領域節能。
據測算,當前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已建項目可產生的年減排量約為450 萬噸 二氧化碳當量(CO2e),至 2030 年減排量可增加至約 2000萬噸 CO2e。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項目年減排量約為30 萬噸二氧化碳,至 2030 年減排量可增加至100萬噸二氧化碳。
若按100元/噸的價格算,這兩個項目將為項目業主帶來約21億元的減排收入!
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增溫潛勢高,壽命 短,對全球溫升的貢獻約占一半。煤炭甲烷逃逸排放是我國最主要 的人為甲烷排放源,約占全國甲烷排放總量的 40%。煤礦瓦斯利用 是煤炭甲烷減排的主要途徑,目前我國濃度高于 30%的煤礦瓦斯可 以直接用于民用和工業用氣、壓縮天然氣(CNG)、發電等,濃度 在 8%—30%的煤礦瓦斯可以用于內燃機發電,經濟性較好。濃度低 于 8%的低濃度瓦斯及風排瓦斯可以通過無焰氧化技術進行銷毀,過 程產生的氧化熱用于供電,但投資成本高、經濟性差,仍處于項目 示范階段。本方法學支持甲烷體積濃度不超過 8%的煤礦瓦斯以及風 排瓦斯的利用,避免甲烷直接排放,減少化石能源發電產生的溫室 氣體排放。經估算,當前已建項目可產生的年減排量約為 450 萬噸 2 二氧化碳當量(CO2e),至 2030 年減排量可增加至約 2000 萬噸 CO2e。
煤礦瓦斯利用是煤炭甲烷減排的主要途徑,對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作用。煤 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項目是將甲烷體積濃度不超過 8%的煤礦瓦斯和風排瓦斯進行無焰 氧化分解銷毀,分解產生的熱用于發電,避免甲烷直接排放。
隧道照明系統是營造車輛安全運行環境、保障公路隧道安全運 營的關鍵系統,也是公路基礎設施耗能的主要環節。根據公開數據 測算,我國公路隧道年均電能消耗約為 106.7 億度,其中照明系統 電能消耗占比高達 60%—80%。為推動隧道運行綠色轉型,有效降 低公路基礎設施運行能耗,迫切需要在保障運行安全的前提下,積 極推廣隧道照明節能技術。采用高光效隧道照明燈具和智能照明控 2 制系統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的有效手段,符合政策導向且減排效果 明顯。但因其投資成本較高,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較低,需要相關 激勵政策予以推廣。本方法學支持采用高光效隧道照明燈具和智能 照明控制技術,減少隧道照明系統電能消耗及電力相關的溫室氣體 排放。依據調研結果估算,本方法學發布后,項目年減排量約為 30 萬噸二氧化碳,至 2030 年減排量可增加至 100 萬噸二氧化碳。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是隧道運行綠色低碳轉型的有效手段,對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具有積極作用。通過采用高光效隧道照明燈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如有),可減少隧道照明系統 電能消耗及電力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本方法學屬于交通運輸業和能源需求領域。
關于就《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公開征求意見的函
為進一步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體系,鼓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開展溫室氣體減排行動,規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設計、實施、審定和減排量核算、核查工作,根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現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可登錄生態環境部網站(http://www.mee.gov.cn)“意見征集”欄目檢索查閱。
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意見請書面反饋我部,電子版材料請同時發至聯系人郵箱。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4年8月12日。
聯系人:應對氣候變化司 侯冠羽、孫慧
電話:(010)65645639、65645665
郵箱:qihouhezuo@mee.gov.cn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2號
郵編:100006
附件:
1.征求意見單位名單.pdf
2.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征求意見稿).pdf
3.《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煤礦低濃度瓦斯和 風排瓦斯利用(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pdf
4.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征求意見稿).pdf
5.《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公路隧道 照明系統節能(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pdf
6.反饋意見格式.docx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