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2023年組織開展的“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點擊查看),并發布了“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地方典型經驗,浙江、江蘇、河北、山東、山西、福建、上海、廣西、新疆9個省份入選。認證君分期發布典型經驗,供學習借鑒。本期3個案例如下:
上海:定制提升模式,幫扶消防技術服務行業,厚植質量管
2023 年,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市消防救援總隊以促進行業質量管理體系提升為目標,以標準引領、精準指導、標桿示范、數字賦能為路徑,引導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以下簡稱企業)由打“價格戰”轉打“質量牌”,為超大型城市運行安全提供高質量服務。
一是兩級聯動合作,達成提升共識。市級層面聯合發文確定年度目標及措施安排,為各區局及消防救援支隊指明具體實施方向。全市 16 個區召開溝通、協調、部署等會議累計近 50 次,確定共同行動方案及任務分工,共推企業增強質量管理意識和能力。
二是制定地方標準,填補行業空白。指導認證機構與消防技術研究所等單位以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編制了全國首部規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質量管理全過程的地方標準《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質量管理要求》(以下簡稱地方標準),為精準開展提升行動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三是廣泛宣貫培訓,強化質量意識。首先,在全市范圍開展地方標準宣貫,消防救援總隊領導進行培訓動員,全市消防救援干部、企業和社會單位等 3100 余人參加。其次,依托上海市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以“面上普及+專場精講”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培訓,先后邀請總局原認證司司長、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交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等行業專家,講解質量基礎、認證發展史、消防技術法律法規等知識,共舉辦 10 期專家講座和 2期經驗交流活動,超 10 萬人參與;各區局聯合消防救援支隊針對轄區企業需求圍繞體系知識進行精講培訓。
四是整合技術資源,分類精準幫扶。服務平臺整合質量管理及消防技術兩方專家資源,組建 35 人專家小組提供技術保障,設置綠色通道專門收集消防技術服務類幫扶需求并分類處置,對一般咨詢問題,開設“幫扶熱線”,由專家電話解答指導;對質量管理技術問題,以轄區為單位,組織專家現場“坐診開方”,逐一向企業釋疑;對疑難問題,安排專家“上門”給出可行性解決方案,累計幫扶 380 余家企業,指導改進質量管理問題 3040 項。此外,認證機構為消防部門開展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制定專門的質量管理體系檢查指引,協助開具 435 份體系檢查建議書,研究提出質量提升措施 214 項,以問題為導向推動企業提升體系運行效能。
五是延伸幫扶觸角,賦能質量提升。一方面,指導浦東新區先行試點評選了 8 家質量提升先進企業與10 個優秀服務項目,并試行先進企業“首違不罰、降低檢查頻次”等激勵機制。另一方面,認證機構依據消防部門需求開發專門服務認證項目—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質量管理能力認證,對體系運行效果好、質量管理水平高、消防技術服務能力強的企業,以服務認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消防技術服務品牌。目前已有 24 家通過了該項服務認證。
廣西:高端品質認證打響“桂字號”,助力小微企業質量提
廣西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將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與高端產品認證相融合,以體系認證為基礎、產品認證為落腳點,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助力企業打響“桂字號”、質量提升“走出去”,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一是政策引領,高位推進質量認證提升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加快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將質量認證提升行動列入質量強桂重點工作和自治區政府對設區市質量考核內容,推動各級地方政府在專項資金支持、金融信貸等方面出臺支持政策。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質量改進、品牌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質量技術創新能力。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印發《廣西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統籌質量認證提升行動總體部署、組織協調、資源要素、監督檢查、總結評估等,以“質量認證提升”引領示范為支撐,實施“重點產業質量認證提升行動”。
二是技術支撐,問診把脈賦能企業產品提質升級。組建優秀技術服務團隊深入走訪調研為企業“畫像”,建立“小微臺賬”,引入大數據分析和應用,基本實現“一家企業、一個方案、一隊人馬、一本檔案”。幫助企業發現和補齊質量管理短板,對標國際先進,建立契合企業實際的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企業開展高端品質認證,助力小微企業質量認證提升專項行動。開展與國際接軌的檢驗檢測并實現實驗室結果互認,幫助企業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滿足國內外客戶標準、合格評定的需求。柳州市聚焦質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提升,制定柳州地方標準《預包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范》,指導小微企業按照 ISO9001 質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2023年共幫助柳州螺螄粉企業梳理完善覆蓋全產業鏈 6 個子體系 564項標準,新制修訂發布標準 84 項,共幫扶 52 家預包裝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共計獲得認證證書 136 張,其中 ISO9001 證書 48 張,香港優質正印認證證書 28 張,預包裝柳州螺螄粉企業質量認證覆蓋率超過 50%。
三是品牌提升,高端品質認證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從區域特色產業規劃布局出發,整合質量品牌資源優勢,拓展小微企業質量提升的周邊特色和亮點,渲染高端品質認證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底色。賀州市局全力開展有機產品認證,今年 10月被中共賀州市人民政府黨組列為主題教育正面典型案例。賀州積極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區),2023 年新增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存量、增量排名廣西第一,是廣西唯一實現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縣(區)全覆蓋的地級市。打造了昭平茶、芳林馬蹄、富川臍橙、鐘山貢柑等廣西“桂字號”品牌,產品暢銷國內國際市場。全市有機種植面積 14000 多公頃,產值達 5. 4 億元,直接帶動6000 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助力了鄉村振興產業發展。
四是實踐成果,彰顯廣西特色經驗。打開認證產品國際市場:質量提升活動開展以來,廣西圍繞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提升質量認證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水平,讓質量提升服務更有精度。截至目前廣西新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2832 張,其中小微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1433 張,占證書總量的 50. 6%。累計幫扶推動 787 家企業 886 款產品獲得香港優質“正”印認證、香港綠色標志認證、香港安全標志認證等香港高端品質認證證書,助力企業開拓香港市場,并利用香港連接國際市場的優勢便捷“走出去”,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過 350 多億元,被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稱贊為“桂港合作的典范”。諸多廣西優質特色產品通過香港認證標志被境外消費者快速識別和信任。橫州市“周順來”品牌茉莉花茶取得香港優質“正”印認證后,品牌競爭力提高,年出口增長了 40%,價格也翻了一番。2023 年廣西預包裝柳州螺螄粉遠銷美國、加拿大等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跨洋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取得新突破,去年實現出口 8300 萬元,較上年度增長 61%。提升“桂字號”品牌品質:聚焦廣西地域特色產業,幫扶更多企業對標國際先進管理體系,取得高端品質認證。為產業提供從新標準制定到生產設備計量檢定校準,再到產品創新研發測試、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等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綜合技術服務,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優化生產工藝技術,高端質量認證提升了“桂字號”品牌品質。通過幫扶廣西梧州茶廠、廣西梧州茂圣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和高端認證,有效促進了六堡茶企業在科學質量管理、產品工藝、安全預防、現場區域劃分等諸多方面持續改進,推動全產業鏈、銷售鏈間的合作共贏,企業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示范帶動產業快速發展。涌現出三鶴、中茶、茂圣、天譽等一批優秀企業品牌。截至 2023 年 4 月,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 37. 64 億元,獲評 2022 中國茶葉最具品牌傳播力品牌,暢銷港澳地區以及東盟、日本、歐美等國家。
新疆:春風化雨潤萬家,提質增效鑄品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圍繞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發展需要,深入推進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不斷擴大惠企覆蓋面,做大做強“新疆品質”區域公共品牌,為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和活力。
一是堅持統籌推進,實現有機融合。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和“新疆品質”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統籌安排,研究出臺《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方案》和《“新疆品質”區域公共品牌培育方案》,堅持一并跟進、聯合督查、共同考核,推動認證提升與品牌發展實現雙贏。2023 年先后實施 6 項認證提升政策措施,為 136 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撥付財政專項資金 4100 萬元,為 5137 家企業提供“新質貸”等 59 項金融服務,助力企業技術改造、產品研發和創新發展。結合“3·15 消費者權益日”“世界認可日”“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宣傳周”“服務認證體驗周”“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等系列活動,倡導提升行動,凝聚發展共識,形成了抓質量、創品牌、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二是發揮資源優勢,提升質量效益。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當前林果種植面積占全國的 13%、棉花產量占全國的 87%以上,牛羊肉產量居全國第二位,還素有能源基地、瓜果天堂、金玉之鄉等美譽,很多特色優勢產業都是由中小微企業支撐發展的。由于缺乏先進的認證手段和營銷策略,好產品沒有好品牌,好產品賣不出好價錢,急需打造“新疆品質”金字招牌助力賦能。近年來,新疆局堅持高標準引領、高品質認證,研制出臺“新疆品質”區域公共品牌 17 項團體標準、4 項認證規則和 74 種產品目錄,通過“標準·認證+”市場化手段,引導小微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如今,全疆葡萄酒業產量達 55 萬千升,形成了天山北麓、焉耆盆地等“4+2”產業發展布局;特色林果產量高達 1815 萬噸,形成了從種植到產銷的全產業鏈條;畜禽肉產量 190. 94 萬噸、奶制品 222. 58 萬噸,帶動上千萬群眾增產增收。
三是實施精準幫扶,推動梯次發展。由于新疆地處邊遠,信息、物流和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小微企業面臨困難矛盾比較多,新疆局調研梳理小微企業精準幫扶需求 224 個,充分運用“百萬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培訓平臺”等多種資源開展教學培訓131 場次,向 1758 家企業提供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幫助 44 家企業有效解決 218 個痛點難點問題。圍繞實施新業態國家標準,致力雙碳減排,增加優質供給,全疆共獲綠色低碳節水等產品認證獲證證書 705 張,有機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獲證證書 1422 張,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 11. 73%、7%,有效拓展了小微企業的發展空間。按照“一縣一特、一業一策”的總體規劃,培育和發揮“鏈長”“鏈主”和“領航”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指導全疆 20 家企業 56 項產品通過“新疆品質”認證,煥發出強勁的發展活力,形成了梯次推進、健康有序的發展格局。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