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的數據統計分析,截至2023年,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已連續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截至2023年,東盟包含了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共10個成員國。目前的東南亞國家[1]中,東帝汶于2022年申請加入東盟,有望成為第11個成員。今天我們結合這11個東南亞國家的商標保護現狀,來從宏觀和微觀層面了解出海東南亞的企業,應該怎樣提前規劃商標布局。
一、東南亞國家商標基本申請流程介紹
近期緬甸和越南對商標法進行修訂后,最新的東南亞11國商標申請流程如下圖所示,供大家查閱。目前東南亞國家中,僅東帝汶當前仍采用警示公告制,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商標所有權人的商標信息,聲明所有權,從而對第三方形成公示和警告作用。其余10國采用注冊申請制對商標進行保護。
國家/地區 |
商標申請 流程 |
異議 期限 |
申請 周期 |
說明 |
印度尼西亞 |
申請-形式審查-公告-實質審查-注冊 |
2個月 |
18-24 個月 |
公告 前置 |
越南 |
5個月 |
|||
老撾 |
60天 |
|||
泰國 |
申請-審查- 公告-注冊 |
60天 |
18-24 個月 |
類似 中國 |
新加坡 |
2個月 |
6-10 個月 |
||
菲律賓 |
30天 |
4-6 個月 |
||
馬來西亞 |
2個月 |
18-24 個月 |
||
緬甸 |
60天 |
/ |
||
文萊 |
3個月 |
18-24 個月 |
||
柬埔寨 |
申請-審查- 注冊-公告 |
90天 |
18-24 個月 |
公告 后置 |
東帝汶 |
無商標制度 |
/ |
/ |
警示 公告 |
目前有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文萊此6國采用類似中國的先審查后公告的制度。順利情況下,較快拿證的國家是菲律賓、新加坡,而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文萊則申請周期相對較長。商標所有人在布局時,可據此合理規劃好申請時間。如各國申請時間有先后之分,則建議商標所有人利用好優先權,降低被第三人搶注的風險。
印度尼西亞,越南,老撾此3國目前采用“公告前置”程序。公告前置的比較對象,是中國大陸的商標審查程序。此3國的公告程序,被“前置”到商標申請形式審查與實質審查之間,但就具體的異議審查而言,此3國也有差異。
印尼的異議審查會有單獨的異議決定下發,此決定為終局性的,無復審或上訴途徑。越南自2023年1月1日起申請的商標,采用公告前置程序,但與之前審查類似的是,如在公告期內有第三方發起異議,其異議審查合并至實質審查一并進行。老撾審查員針對異議申請,如認為異議理由充分,會直接下發決定;如否,則下發通知告知商標申請人在60日內進行異議答辯,申請人不答辯則視為放棄注冊申請。
與老撾的異議答辯程序要求相似,采用“公告后置”程序的柬埔寨,如商標申請人在規定的45天答辯期限內未進行答辯,則按規定審查員有權直接下發通知判定該申請人放棄公告商標。
二、東南亞商標申請途徑
1、單一途徑注冊
目前除東帝汶外的其余10國,商標所有人可依據本國商標法遞交商標申請。各商標主管當局對符合申請條件的商標,會準予注冊并下發注冊證。菲律賓,老撾和緬甸從注冊日起算有效期,其余7國從申請日起算有效期,商標保護期均為10年。
商標所有人向各國商標主管機關遞交申請,除商標的基本信息外,泰國,緬甸,柬埔寨目前對申請人所簽字的委托書有公證要求。針對中國申請人而言,在泰國和柬埔寨,目前提供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加蓋商事證明專用章的公證委托書,即可正常辦理申請。在緬甸,目前商標局當前傾向于不接受CCPIT提供的委托書,而需要提供經公證處公證的委托書,請申請人特別留意這些影響商標申請的特殊要求。
近年來,隨著各國推進辦公自動化,商標主管當局下發電子商標注冊證成為趨勢。此舉既節約了申請成本,又能省去注冊證書下發及寄送的時間差、快遞丟失風險,可謂是一舉多得。目前,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四國已采用電子注冊證。
2、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
當前馬德里體系包含130個國家,東南亞11國中有9個是馬德里成員,具體情況請參見下表。
國家/地區 |
是否為 馬德里成員 |
指定規費* (以1個類別為例) |
印度尼西亞 |
是 |
125 |
泰國 |
是 |
418 |
新加坡 |
是 |
261 |
菲律賓 |
是 |
101 |
馬來西亞 |
是 |
259 |
越南 |
是 |
100 |
緬甸 |
否 |
/ |
柬埔寨 |
是 |
139 |
老撾 |
是 |
61 |
文萊 |
是 |
196 |
東帝汶 |
否 |
/ |
說明:指定規費幣種為瑞士法郎(CHF),申請馬德里國際商標有CHF653基礎規費(指定顏色為CHF903)
在馬德里體系的原屬國擁有或申請有本國商標,即可遞交馬德里申請。馬德里國際商標申請,主管當局WIPO僅對申請進行形式審查。WIPO對符合條件的國際申請下發國際注冊證。而指定成員國是否批準商標申請,是由各成員國的商標局審查而定,互不影響。如上述馬德里9個東南亞成員國,最終商標核準注冊,通過馬德里申請途徑并無單獨的注冊證下發。
通常情況下,馬德里指定國家的核準通知/默認核準通知在文件形式上與單一途徑申請的注冊證書差異較大。如商標所有人需要在線下店鋪展示注冊證書,或者在商標糾紛中提供注冊證明,比之常規的注冊證書,商標所有人會需要向相關部門或代理商解釋二者的異同,實踐中可能會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影響正常權利的行使。
東南亞國家目前還未成立或加入類似的組織,故當前東南亞國家的商標申請,無區域性組織商標申請途徑。目前能進行區域性組織商標注冊的,僅有歐盟,比荷盧聯盟(Benelux),非洲知識產權組織(OAPI),非洲地區工業產權組織(ARIPO)。前述組織成員國簽署的知識產權協議,提供商標保護。
三、東南亞商標保護特殊情況說明
問
在東南亞可以申請純中文商標嗎?
答
中國與東南亞經貿往來頻繁,且華人華僑較多,中文在東南亞的識別度較高。商標所有人如欲基于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可以在東南亞國家對中文商標進行注冊保護。
目前已知越南傾向于不接受純中文商標注冊,有較大概率下發官方審查意見,如能提供證明表示該申請商標有顯著性,實踐中有通過復審成功核準注冊的中文商標在先案件。一般情況下,商標申請人可結合英文,拼音或圖形與中文進行組合商標申請。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這兩個居住華僑華人人口較多的國家,當地商標局還接受系列商標申請,商標所有人可將中文簡體和中文繁體作為一個系列商標進行申請,以盡可能全面的保護商標。
在海外,中文商標一般被視為圖形商標進行審查,故中文簡體和中文繁體商標在審查時,有可能被視為兩件不同的圖形商標申請。對于中文商標而言,如繁簡體不一致,可考慮對繁體也進行保護。
問
在東南亞建議申請何種語言的商標?
答
東南亞國家,例如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有自己的官方語言,商標所有人在本地市場滲透時,可考慮在此類非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申請選定中文或英文對應的本地語商標,以更好滿足本地化需求。
一些知名的海外企業,尤其是化妝品等快消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有對應的中文品牌,就是成功的本地語商標申請先例。中國企業在進軍海外市場時,也可以參照這些企業的做法,提前申請對應國家本地語商標。
問
在東南亞,商標審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
泰國的商標審查相對較為嚴格,3個或以下簡單字母申請的商標,容易被官方認為缺乏顯著性而下發審查意見。在審查時,泰國商標局審查員會依據商品或服務的關聯性進行跨類審查。舉例,如果企業未及時在第35類申請某手表的批發和零售服務,則企業在申請第14類手表類商標時,即有可能遭遇官方跨類引證駁回。
越南商標局不接受相同商標的重復申請。如商標所有人此前為方便管理,通過馬德里指定越南申請過某商標,后期如考慮到需要注冊證書,而再次以單一途徑申請該商標于相同商品上,則審查員會下發審查意見。因此,建議商標所有人提前考慮好要布局的商標,或者對在先申請的商標進行設計,以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問
在東南亞,哪些國家有商標使用要求?
答
東南亞國家中,菲律賓和柬埔寨兩國目前均有使用要求。商標所有人需按規定將已注冊的商標,及時投入商業使用,按期遞交使用聲明&證據,以維持商標效力。
相關詳情,可參見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海外商標維護,2024年你的使用聲明遞交了嗎?對于要布局菲律賓和柬埔寨的企業而言,建議有使用規劃時,按需布局。
隨著中國企業“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在“一帶一路”戰略政策利好前提下,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的商業模式,儼然已在眾多行業——如新茶飲行業,寵物用品行業等,被快速探索出一條合適的發展路徑。
企業出海,商標先行。在商標依申請注冊而獲權的主流背景下,提前進行布局商標,可有效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東南亞國家商標保護制度各有特點,企業提前規劃好布局策略,可以盡量降低本區域的商標風險,下一步,就可以集中精力研究下一個出海新市場啦。
[1] 本文提及的東南亞11國的信息來源為作者寫作前在百度百科的檢索結果,此信息有可能變化或更新。本文旨在討論該11國的商標情況,如對地理信息說明有偏差,敬請諒解。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