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法院2023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情況、知識產權保護電影短片征集活動有關情況,發布相關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鄧光輝,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林廣海和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姬忠彪主持。
圖為發布會現場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司法理念,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抓實公正與效率,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
一是堅持公正司法,顯著提升審判質效。去年全國法院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4萬余件,審結數量與新收數量基本持平,分別比2022年上升3.41%和0.13%。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有力激發創新活力、維護公平競爭、促進文化繁榮。二是堅持嚴格保護,重拳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去年全國法院在319件知識產權民事侵權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達11.6億元。最高人民法院審結“盼盼”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對惡意攀附商譽的行為適用4倍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超1億元;審結“橡膠防老劑”技術秘密侵權案,判賠2.02億元,創同類案件判賠金額新高。三是堅持能動履職,推動實現案結事了。人民法院積極探索知識產權特色治理模式,有效緩解知識產權案件量快速增長態勢,減少人民群眾訴累。最高人民法院審結“蜜胺”發明專利及技術秘密侵權案,在判賠2.18億元的基礎上,執行中促成全面和解,侵權方獲得使用許可,權利人最終獲償6.58億元,該案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穩妥化解科技“獨角獸”企業系列侵權互訴案,促成10多起專利糾紛達成一攬子和解,使創新主體輕裝上陣,集中精力進行科研攻關。
二、深化改革創新,健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
一是持續健全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體系。深化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改革,優化技術類案件審判資源。開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專題調研,促進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程序集約化、人員專業化。二是探索完善知識產權專門訴訟制度。加快研究制定《知識產權訴訟特別程序法》立法建議稿。持續完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全國法院技術調查人才庫”已覆蓋主要技術領域,全國范圍技術調查人才資源實現共建共享、按需調派。三是深入推進“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加強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溝通,推動形成共識。目前全國已有25個高院、242個中院和287個基層法院有序開展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集中管轄。天津、內蒙古、浙江等十二地法院全面實現轄區內三級法院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審判,有效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
三、統一法律適用,增強知識產權司法公信力
一是統籌部署全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第五次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全面總結并系統謀劃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深化知識產權審判理念變革,引領、促進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推進司法解釋起草和專項調研工作。加快推進反壟斷、知識產權刑事、商標、著作權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就數據產權保護、酒店民宿視聽作品侵權等問題開展專項調研,促進司法保護規則完善統一。三是積極開展案例發布及條線業務指導工作。發布8件知識產權保護指導性案例、10件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8件電影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15件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組織舉辦知識產權培訓班,利用法答網、審判指導叢書等加強條線監督指導,著力提升審判能力。
四、牢記國之大者,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保護,支撐科技強國建設。妥善審理涉及5G通信、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種業種源等高新技術領域知識產權案件,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有力服務保障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二是營造誠信經營環境,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有力打擊商標惡意注冊和侵權仿冒,依法加強對馳名商標、傳統品牌和老字號的司法保護力度。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規范和引導誠信經營。三是優化創新權益保護模式,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加強人工智能技術司法保護研究,開展數據產權保護等新類型案件專項調研,探索完善數據保護裁判規則,服務保障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五、強化協同配合,促進知識產權案件訴源治理
一是積極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深化落實“總對總”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現在,全國已實現知識產權調解組織全覆蓋,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司法需求。湖南法院建立著作權糾紛“專業審判+專業定價+行業調解”聯合解紛工作機制;貴州貴陽中院與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設立知識產權訴訟服務中心,成功調解多起知識產權糾紛。
二是充分發揮司法建議的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就涉電影知識產權糾紛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并在2023年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首次舉辦“電影知識產權保護論壇”,推動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天,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鄧光輝同志受邀參加發布會,將就如何做好該司法建議的后續工作介紹相關情況。江蘇法院全年共發出司法建議25份,無錫中院向行業協會發出司法建議,推動解決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保護的共性問題,提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新疆高院向自治區廣播電視局發出司法建議,推動加強節目內容著作權權屬審查,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持續加強與行政機關的協同配合。進一步加強與行政機關業務交流、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推進完善協同配合機制。最高人民法院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協同保護意見,與農業農村部聯合舉辦全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培訓。河北高院與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就種業、中醫藥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開展專題座談;浙江高院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動建立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跨市域專利案件司法行政協作;海南高院與省知識產權局等8家單位攜手推進全省知識產權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六、加強國際交流,擴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影響力
一是公平公正審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4月22日發布的十大案件之一“西門子”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人民法院全額支持權利人1億元的賠償主張,彰顯中國法院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大力打擊惡意攀附行為的鮮明態度。二是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治理。最高人民法院持續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深入推進交流合作,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加強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指導多地法院與該組織仲調中心開展訴調對接,積極為全球知識產權治理貢獻中國司法智慧。三是發揮典型案例宣傳功能。推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案例數據庫(WIPO Lex)中國案例的更新錄入,在國際商標協會通訊雜志等國際刊物登載中國商標案例,用案例講好中國知識產權審判故事,傳播中國法治聲音。
2024年,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講政治、顧大局、促公正、提效率,不斷提升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以法治之力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附《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23年)》全文
(原標題: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