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穩步提升,達到15.34%。在全國15—69歲人群中,具備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的人數據推算超過1.58億。這一結果說明,中醫藥健康文化的普及度越來越高,中醫藥在群眾日常健康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守正,意味著堅守正道,堅持按事物的本質要求和發展規律辦事。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核心,就在于中醫學思維的規律。中醫學思維的特征可用一個“和”字概括。這既包括形神中和、氣血中和、臟腑中和,也包括天人中和、人我中和、人物中和。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具有深厚的歷史傳統,發端于中國古老的經典《易經》,后為儒家、道家和醫家所繼承并發展。中醫學講究調和致中,如果失調就會生病,治病就是把失調的狀態調到中和、平衡的狀態。
中醫學的傳統中,有“醫源于易”的說法,是指中醫學理論的基本概念、思維方式源于“易”。易學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包容創新,既表示自強不息、變易創新,也意味著厚德載物、包容廣大。中醫學歷史上,從元代前后出現了不同學術流派,各學派在思維方式上借鑒了宋儒對易學的創新和發展。到了近代,中醫學也經歷過這樣那樣的沖擊。當時一批中醫學家以中西醫匯通的方式應對變化,另一方面仍堅持發揚傳統,從未丟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哲學根基和精神實質,挺起了中醫藥的脊梁。
可見,中醫學之所以能歷盡千年而不衰,能夠世代傳承并不斷發展,就是因為守住了中醫學調和致中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這既是中醫學經千百年發展的智慧選擇,也是中醫學發揚光大的守正要義。只有守正,中醫學才能實現文化自信、創新發展,為人類健康作出新的貢獻。
如果說守正是固本,創新則決定著未來。中醫學如何創新?“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是核心要義所在。當前,中醫學的創新大致可分為兩個思路。一是主張繼承就是創新,強調完全按照傳統中醫來治病、授徒。二是主張充分利用現代醫學和科學的理論、方法、手段等,強調中西醫并重、共同發展。兩種思路都有可取之處,綜合起來,就是要走一條守正創新的路子。中醫學的守正創新強調以中醫為主導和本體,以西醫及現代科學為支持,推動中醫藥實現真正的創新發展。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中醫學的歷史就是一部守正創新的歷史。正因為受到不同時代哲學成果、科技成果的滋養,中醫藥才能不斷發展進步。當代中醫學絕不能畫地為牢、固步自封,否則不僅無法實現創新,甚至可能在自我封閉中變得更加脆弱。我們相信,中醫學只要守住最核心的思維精華和價值觀念,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大膽創新、不斷開拓,就一定能始終保持生機活力,更好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新科中心承擔廈門-臺灣科技產業聯盟秘書處,是國臺辦指定的廈門七個對臺交流的基地之一,也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新興科技產業人才、技術、資本、項目對接推廣平臺。新科中心順應時運,緊抓機遇,率先在兩岸發起成立治未病產業聯盟,積極協調政、產、學、研、用、投等優勢資源,開展中醫守正創新及全球治未病產業項目交流,共享上醫治未病產業聯盟的成果,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