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發布認證行業“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結果通報。包括天津市、云南省、山東省、遼寧省、廣東省、山西省、貴州省等通報了百余家認證機構檢查結果,其中多家認證機構被移交查處。詳情如下:
1、天津市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 一公開”檢查結果的通報
津市場監管認〔2023〕23號
各區市場監管局,各有關認證機構及獲證組織:
為進一步規范認證市場秩序,提升認證有效性和公信力,按照《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通知》(市監認證函〔2023〕83號)要求,市市場監管委組織開展了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F將檢查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檢查基本情況
本次檢查依托全國統一的“認證行政監管系統”,由市場監管總局統一抽取被檢查對象,市市場監管委統籌協調安排,由獲證組織所在區市場監管局采用獲證組織現場查驗、檔案檢查、從業人員詢問等方式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認證機構認證人員不到現場、偽造認證檔案、超范圍認證、認證實施過程中未對關鍵過程和場所進行審核、未作認證決定即頒發認證證書、未按規定實施監督審核、嚴重減少審核時間、審核組不具備相應資格和技術專業能力、遠程審核不規范、上報信息不及時不準確等行為。
此次專項檢查,共抽取位于我市的181個獲證組織,覆蓋全市16個區,涉及27家國內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181張,其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37張,商品售后服務評價認證證書12張,有機產品認證證書6張,其他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7張,其他服務認證證書8張,其他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1張。
本次專項檢查共發現認證機構及獲證組織存在的各類問題74個,涉及16家認證機構和48家獲證組織,問題發現率分別為59.3%、26.5%。具體情況詳見附件。
二、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此次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部分認證機構違法違規開展認證活動。主要表現在:遺漏認證規則規定的程序;在認證過程中未按照認證基本規范進行審核;認證合同存在涂改情況、未填寫覆蓋人數與審核時間;審核計劃中審核范圍前后不一致、審核報告內容與證書覆蓋業務范圍不符等。
二是部分獲證組織能力保持不足。主要表現在:部分管理制度未有效落實,管理者代表對企業管理體系相關知識不了解;內審和管理評審不完善;質量管理手冊有變化未及時進行修訂;程序文件有錯漏,未及時更新;外來文件未更新;質量認證體系運行中記錄清單不全,獲證組織文件檔案管理不規范。
三是部分獲證組織無法現場查驗。由于停工停產或異地搬遷等原因,執法人員未能進一步核實認證活動的有效性。針對上述情況,相關區市場監管局已督促認證機構對相關獲證組織的認證證書進行了暫停或撤銷處理。
其中,勞盛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因涉嫌存在遺漏認證規則規定的程序行為,被立案調查;山東賽格認證技術有限公司因涉嫌在認證過程中未按照認證實施規則規定的程序要求進行,問題線索已移送至屬地市場監管局。朗實認證(北京)有限公司、山東賽格認證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認證機構因認證活動中存在不規范的行為,相關區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限期整改或督促自行整改。我委將繼續跟進相關問題的整改,做好后處理。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視檢查結果,扎實開展問題整改。各認證機構、獲證組織要高度重視本次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引以為戒、杜絕類似問題重復發生。相關認證機構要全面分析查找原因,對照認證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的要求,逐條逐項進行查漏補缺,自查自糾。同時要協助獲證組織查找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做到全面整改,不留死角。
二是依法依規開展認證,確保認證真實有效。各認證機構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則的要求,完整、客觀、公正地開展第三方認證;不得超出批準范圍從事認證活動;不得在認證活動中隨意增加、減少或者遺漏程序要求;及時對認證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實施有效的跟蹤調查,發現不能持續符合認證要求,應及時暫停其使用或者撤銷認證證書并予公布。
三是加大認證監管力度,規范認證市場秩序。各區市場監管局要嚴格履行認證監管職能,加快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的辦理進度,及時跟蹤相關認證機構和獲證企業的問題整改清零情況,做到問題清單整改不完不放過;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方式,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減少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對檢查發現問題較多的、投訴舉報多的,要加大認證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嚴查認證違法行為,規范認證市場秩序,在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中做出貢獻。
附件:2023年天津市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結果匯總
2023年10月16日
(此件主動公開)
2、云南省
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3年自愿性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情況公示
各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有關認證機構: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通知》(市監認證函〔2023〕83號)和《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2023年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市監辦發〔2023〕5號)要求,我局組織各州(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了2023年自愿性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本次“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共計對17家認證機構簽發自愿性認證證書所涉的180家獲證企業的現場審核、管理體系運行、關鍵過程控制、證書及標志使用等方面情況進行現場查驗,并通過問詢認證人員、調閱認證檔案以及到獲證組織現場檢查等方式對相關認證活動進行了追溯,核查有關認證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和有效性。經核查,其中11家認證機構簽發證書所涉的32家企業存在42個認證運行問題,其余6家認證機構簽發證書所涉企業暫未發現相關問題。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通知》(國市監信〔2019〕38號)要求,現將檢查情況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加大對認證活動、認證結果的監督檢查力度,以問題為導向,依法嚴厲查處并堅決糾治認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規范認證市場秩序,推動云南省認證行業高質量發展。
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11月8日
3、山東省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3年自愿性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結果的通報
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認證機構、獲證組織:
為進一步規范認證市場秩序,維護質量認證的有效性和公信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和《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通知》(市監認證函〔2023〕83號)等要求,省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自愿性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F將檢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監督檢查采用獲證組織現場檢查與認證檔案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市場監管總局抽取山東省內50家自愿性認證獲證組織,涉及17家國內認證機構,包括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綠色產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等11種自愿性認證類型;省市場監管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要求,隨機抽取監管人員和相關領域技術專家,對有關獲證組織實施現場檢查,并對認證機構的認證活動檔案進行檢查。
從檢查的總體情況看,認證機構基本能夠按照《認證認可條例》《認證機構管理辦法》和相關認證規則的要求,依法依規開展認證活動,對獲證組織實施有效的審核、評價和跟蹤監督;獲證組織基本能夠按照認證要求建立管理體系,并保持有效運行,規范使用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保持認證的有效性。
二、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認證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認證機構減少或遺漏認證程序。存在嚴重縮短審核時間,減少審核人日數,技術專家不到現場;遺漏認證范圍內的重要部門、重要場所、重要環境因素或重要生產過程;認證審核把關不嚴,降低認證要求;做出認證決定時間早于不符合項整改完成時間;現場審核未安排在生產或服務活動正常運行時,或未對易發生風險的生產階段進行審核等問題。
2.個別認證證書內容與實際不符。存在認證范圍超出獲證組織營業執照的營業范圍;認證范圍超出獲證組織獲得的行政許可范圍;認證范圍與獲證組織的實際生產、服務范圍不符;認證證書變更內容超出變更申請范圍;認證證書的發證日期存在錯誤等問題。
3.個別認證審核人員專業能力不符合要求。存在審核組不具備與認證審核要求相符的專業能力,或專業小類與獲證組織實際生產、服務活動不符;實習審核員獨立實施審核;非專業審核員獨立審核專業條款等問題。
4.個別認證機構審核的有效性不足。存在審核引用的標準錯誤或未及時更新;對獲證組織的生產或管理過程審核不夠充分詳細;檢驗規范或檢驗報告項目不符合要求;遠程審核開展不規范等問題。
(二)獲證組織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獲證組織實際運行不符合認證要求。存在生產現場比較混亂;不按照認證的管理體系要求實施生產;缺乏必要的生產設備或檢驗設備;計量器具、關鍵設備超期未檢定/校準/校驗;未按規定實施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日常監督檢查和體系關鍵活動運行記錄缺失;原材料檢驗、過程檢驗、產品出廠檢驗不符合標準或規范要求等問題。
2.部分獲證組織認證檔案管理不規范。存在認證檔案管理意識淡薄,不能妥善保存認證檔案材料;獲證組織情況發生變化(如注冊地址、企業名稱等)后不及時向認證機構申請變更等問題。
三、處理建議
(一)依法嚴肅處理違法問題。對本次檢查發現涉嫌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山東省內認證機構,由機構所在地市級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依規進行立案查處;對本次檢查發現涉嫌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外省認證機構,由省局移交機構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對需要撤銷認證機構資質的,按照程序上報省局,由省局上報市場監管總局進行處理。
(二)督促抓好問題整改落實。進一步加強對本次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跟蹤和督促落實,實行問題清單銷號管理。對存在一般問題的認證機構,由獲證組織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責令認證機構進行整改。對存在一般問題的獲證組織,由獲證組織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相關認證機構,督促其指導獲證組織整改,并加強對獲證組織的證后監督,保持認證的有效性;對不能持續符合認證要求的,督促其及時暫停或撤銷認證證書。
(三)加大公開曝光力度。各有關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快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辦進度,并做好宣傳和信息公開工作。對行政處罰結果等信息,要及時公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信用中國(山東)網站等向社會公開公示,切實構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社會共治格局。
請各市局于12月8日前將本次監督檢查問題處理情況報送省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處。
附件:2023年山東省自愿性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結果匯總表.doc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11月7日
4、遼寧省
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3年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結果的通報
為進一步規范認證市場秩序,維護質量認證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按照《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通知》(市監認證函〔2023〕83號)要求,遼寧省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工作,現將檢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組織開展了強制性產品認證活動監督檢查。以社會關注度高的汽車、電動自行車、兒童玩具、家用燃氣器具、防爆電氣、電線電纜等強制性認證產品和CCC免辦產品獲證組織、自我聲明產品生產企業為重點,主要對獲證組織出廠、銷售的產品是否獲得CCC認證證書,認證證書是否真實有效,獲證組織是否持續滿足認證要求,認證機構認證活動是否符合認證規則要求,適用自我聲明產品是否按照要求使用CCC認證標志,申報材料是否與實際一致,免辦產品申報材料是否真實有效,是否按照申報用途使用等情況開展了監督檢查。本次檢查省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62人次,對隨機抽取的60家獲證組織開展了監督檢查,涉及認證機構8家。檢查結果符合檢查要求的45家,責令整改7家,注銷證書2家,因證書暫停、停止營業、無法聯系企業等原因不具備檢查條件的6家。
(二)組織開展了自愿性認證活動監督檢查。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統一部署,主要對認證機構認證人員不到現場、偽造認證檔案、超范圍認證、未作認證決定即頒發認證證書、未按規定實施監督審核、嚴重減少審核時間、審核組不具備相應資格和技術專業能力、遠程審核不規范等行為開展了監督檢查。本次檢查,全省共完成了195家自愿性認證獲證組織的監督檢查。其中,省局檢查獲證組織30家,涉及認證機構15家,檢查通過的13家,整改通過13家,注銷證書1家,撤銷證書1家,涉嫌存在違法行為移交執法部門處理2起。
2023年遼寧省市場監管局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結果已通過遼寧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公開(檢查結果查詢網址:https://hlwjg.ln.gov.cn/)。
二、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獲證組織不能持續保持認證要求。有些獲證組織不能按照認證要求進行管理和生產,存在檔案管理不規范、記錄文件缺失、管理體系運行不完善等問題,個別獲證組織甚至對相關認證要求不清楚。
(二)部分認證機構違法違規開展認證活動。部分認證機構存在證后監督審核不規范、不及時,檢查人員責任心不強,指導獲證組織整改問題不及時,審核內容與獲證組織實際情況不符,審核內容、時間與實際不一致等問題。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堅持問題導向,嚴格規范認證活動。針對發現的問題,相關認證機構、獲證組織要認真分析查找原因,引以為戒,杜絕類似問題重復發生。各認證機構要嚴格按照認證相關要求,依法依規開展認證活動,加強證后監督,及時對認證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實施有效的跟蹤調查,確保認證有效性。
(二)加強認證監管,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加大對虛假認證、超范圍認證等嚴重認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進一步規范認證市場秩序,切實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30日
5、廣東省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2023年自愿性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情況的通報
粵市監認監〔2023〕508號
各地級以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認證機構: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通知》(市監認證函〔2023〕83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2023年度雙隨機抽查工作計劃的通知》(粵市監信監〔2023〕98號)要求,我局組織各地級以上市市場監管局對全省198家自愿性認證獲證企業共200張認證證書相關認證活動進行了監督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認證追溯、調查核實和依法處置,現將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出動行政監管人員及技術專家700余人次,對24家認證機構簽發的200張自愿性認證證書所涉的198家獲證企業的體系運行、關鍵過程控制、信息通報、證書及標志使用等方面情況進行現場查驗,并通過問詢認證人員、調閱認證檔案以及到認證機構現場調查等方式對相關認證活動進行了追溯,核查有關認證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和有效性。本次監督檢查活動向稽查執法部門移交認證違法線索14條(見附件),累計暫停認證證書5張、注銷/撤銷認證證書9張。
二、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未嚴格按照認證規范、認證規則開展認證審核活動。一是合同評審、方案制定不符合規范,未能有效識別申請認證組織資質不齊、認證覆蓋場所及人員不全等問題,存在審核計劃人日數不足、現場審核時間占比偏低、審核場所不符、審核人員專業領域覆蓋不全等情況。二是認證審核計劃執行不嚴不實,存在認證審核人員現場審核時間不足、審核場所不全、關鍵環節或程序有遺漏減少等問題。三是認證流程與質量管控不到位,存在審核資料填寫錯漏、審核報告部分內容與實際不符等情況。
(二)認證機構跟蹤調查責任落實不到位。一是監督審核不及時,存在超規定時限未實施監督審核的情況。二是未有效督促獲證組織持續保持認證條件,存在獲證組織地址、營業范圍等條件變化后未及時變更等情況。三是對獲證組織監督審核或內審的不符合項整改、驗證等情況跟蹤不足,問題糾治不到位,認證有效性存在不足。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嚴肅落實問題整改。各有關認證機構要嚴格按照認證有關法律法規及認證規范、認證規則要求,對監督檢查中指出的問題認真剖析原因,找準問題癥結,逐一抓好整改落實,確保獲證企業持續保持認證條件,整改情況于2023年12月31日前報省市場監管局。
(二)舉一反三,主動做好問題防范。全省認證機構要全面落實認證機構主體責任,充分汲取個別機構的教訓,對照通報的問題,舉一反三,主動開展問題自查自糾,推動監督檢查行動實現“查處一批、教育一片”的懲前毖后效果。
(三)強化自律,維護認證市場秩序。各認證機構及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強化協會成員、機構內部的教育培訓,筑牢認證機構及人員的責任意識、合規意識,自覺維護認證市場良好秩序。
下一步,省局將加大對認證活動、認證結果的監督檢查力度,以問題為導向,依法嚴厲查處并堅決糾治認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規范認證市場秩序,推動廣東認證行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28日
(聯系人:田澤維,聯系電話:020-38835950)
6、貴州省
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關于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
各市、自治州市場監管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規范自愿性認證市場秩序,提升認證有效性和公信力,按照《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通知》(市監認證函〔2023〕83號)要求,我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檢查由市場監管總局統一抽取被檢查對象,采取統籌協調、分級實施,通過獲證組織現場查驗與認證檔案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點核查自愿性認證活動中認證機構人員是否到現場,認證機構是否在認證過程中對關鍵過程和場所進行審核,認證機構是否按照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規定的程序開展認證,認證過程記錄材料、檔案材料是否完整等情況。
此次專項檢查,全省共抽取認證證書200張、涉及12個認證領域、22家認證機構,186家獲證組織。其中,9家獲證組織因為搬遷、關停等原因未能完成現場檢查,實際檢查獲證組織177家、認證證書191張,涉及20家認證機構。省局直接檢查獲證組織10家,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自主檢查167家。
二、主要問題
從檢查總體情況看,大部分認證從業機構能夠執行《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認真落實《認證機構管理辦法》《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精心組織認證活動,嚴格認證證書的管理。大部分獲證組織能夠落實主體責任,按照所建立的管理體系運行,及時開展內審和管理評審,提升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在完成現場檢查的191張認證證書中,發現存在輕微問題的8張、責令限期整改的18張、移交獲證組織所在地市場監管局進行經濟處罰的6張。
(一)認證機構存在的問題:審核不規范,對關鍵工序審核不到位;審核人日不足;未能提供實施遠程審核的合理理由,組織實際人數與上報信息中體系覆蓋人數及審核策劃人數嚴重不相符;對同一獲證組織認證的三個體系專業判定不一致。
(二)獲證組織存在的問題:體系運行存在不足,企業人員對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不熟悉;內審和管理評審不完善;獲證組織注冊地址與實際運營地址不符,企業信息發生變化未及時向認證機構申請變更;使用的儀器設備未按規定進行檢定或校準;文件檔案管理不規范。對認證活動涉嫌存在違規行為的中泰聯合認證有限公司、蘇州國強認證有限公司等兩家認證機構,已移交獲證組織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本次檢查發現涉嫌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認證機構,由獲證組織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堅決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存在一般問題的獲證組織,由獲證組織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相關認證機構,督促其加強對獲證組織的證后監督,保持認證的有效性;對不能持續符合認證要求的,督促其及時暫?;虺蜂N認證證書。
(二)加大公開曝光力度。各有關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快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辦進度,并做好宣傳和信息公開工作。對行政處罰結果等信息,要及時公開,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貴州)、信用中國網站等向社會公開公示,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構建信用激勵約束機制。
(三)加強信息報送。各地要及時收集匯總后處理及立案處罰的相關情況,并將后處理結果及時報送省局認證認可檢測處。聯系人:吳春宣,聯系電話:0851-86509801.
7、山西省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結果公示
按照《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認證從業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通知》(市監認證函〔2023〕83號)和《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2023年度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晉市監函〔2023〕233號)要求,現將市場監管總局派發認證活動檢查任務的監督檢查結果公示如下:
附件:2023年認證活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結果
2023年11月2日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