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普及,人們在獲得極大生活便利的同時,對網絡安全的依賴程度同樣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信息社會的網絡安全問題例如交易欺詐、敏感數據泄露、網絡攻擊等嚴重影響了個人、公司和政府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安全科技的發展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多項政策為網絡安全的發展注入了有力的支持。2021年,中國網絡信息安全市場規模達到926.8億元。未來市場規模增幅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400億元。全球各大公司對安全科技投入了大量的成本進行研發。
本報告通過對全球安全科技領域的專利進行檢索、梳理和分析,以了解安全科技技術的投入及發展狀況。
一、何為安全科技?
安全科技也稱信息安全技術,是一種涉及保護信息系統、網絡和計算機系統以及與之相關的數據和信息的技術和方法。安全技術涵蓋了眾多維度,本文將從業務安全、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三個技術維度對安全科技的相關專利進行分析。
業務安全相關技術涉及保障業務目標、業務連續性的技術范疇。業務安全可劃分為交易安全、核身安全和內容安全。其中,交易安全側重資金安全,例如支付風控、反洗錢、反欺詐等。核身安全側重用戶身份驗證,例如生物識別、活體識別等。內容安全側重對敏感內容(涉黃、涉暴)的識別與管控。
數據安全相關技術涉及防范數據被竊取、濫用、篡改的技術范疇。由于近年來隱私安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將數據安全進一步劃分為數據層面安全和隱私層面安全。其中,數據層面安全側重數據脫敏、加密、水印等傳統防竊取、盜用和篡改的技術。隱私層面安全側重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等隱私計算技術。
系統安全相關技術涉及保障系統按照預期功能工作的技術范疇。系統安全可劃分為網絡終端安全、權限管理等。其中,網絡終端安全側重網絡、終端和應用防攻擊、漏洞、病毒等。權限管理側重訪問權限、操作權限等。
二、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
通過檢索與人工粗篩,截止2023年4月底,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共計擁有25572項專利族。
2.1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專利申請趨勢
圖1 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申請趨勢
圖1為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近30年的專利申請趨勢,圖中以專利族數量為單位進行展示。從圖1可以看出,上世紀九十年代互聯網興起后安全科技專利數量開始增長 ,2000年后增長速率加快,2010年雖然稍有回落,但截止到2020年,10年間Top10申請主體的安全科技專利數量增長了近6倍,可見專利數量增速極快。
基于已公開的數據,2022年申請且已公開的安全科技專利已達1559項專利族,可見專利數量仍在持續增加。從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專利申請趨勢可以看出,整個安全科技領域的專利數量也仍在持續增長中。
2.2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排名
圖2 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
圖2為以專利族數量為統計單位,展示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排名,以及各申請主體的專利族數量。由圖2可以看出:螞蟻集團擁有3806項安全科技專利族,排名第一,IBM和華為緊隨其后,分別擁有3545項和3433項安全科技專利族。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中,中國的申請主體占據半數以上。這與我國龐大的市場是相匹配的,也說明了我國的申請主體對于安全科技的認識高度,在技術上,也形成了比較高的自主性。
2.3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國家/地區布局分布
圖3 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國家/地區布局分布
?圖4 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國家/地區布局分布
圖3和圖4為以專利件數為統計單位,展示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國家/地區布局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安全科技專利主要的創新地在中國和美國,其中中國占比54.4%,達半數以上,是安全科技專利的最大布局國家。
2.4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技術布局分布
圖5 安全科技專利Top10申請主體的技術布局分布
由圖5以家族數量為統計單位。可以看出,各主體的安全科技專利技術布局分布匹配其主營業務。例如螞蟻集團業務安全專利和數據安全專利占比較高,說明其在支付風控、反洗錢、反欺詐、數據被竊取、濫用、篡改的以及隱私保護等領域投入了較大的研發。IBM作為一家信息技術與業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系統安全方面的專利占比較高。華為作為一家信息與通信技術公司,也是系統安全方面的專利占比較多。微軟、國家電網、中興、英特爾等主體的專利布局集中在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業務安全相對較少;中國工商銀行的業務安全專利數量占比最高等。
值得注意的是,技術類別之間并不完全隔離,一些專利會存在跨類別的情況,例如數據安全的專利也可能解決業務上的問題,會同時被劃分至業務安全,所以各主體一級技術類別下專利數量和值可能會多于其安全科技專利總數量。
三、總結
綜合業務安全、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三個技術維度的專利情況來看,中國和美國共計擁有全球77%的安全科技專利,是安全科技專利布局最主要的國家。總體而言,各申請主體在專利申請數量上都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可以反映出,各申請主體均已經在安全科技投入了較大的資源來完成各自安全體系的建設,而從申請趨勢上來看,各申請主體依舊保持了對于安全科技的投入,可見各申請主體對于安全科技的持續重視。能夠預見,安全科技的相關技術創新,在各大申請主體內部依舊會保持熱度。
注:以上數據源自 PatSnap數據庫
附:《安全科技專利分析報告》全文
(原標題:專利技術保障信息生活——安全科技專利簡析報告)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