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發布《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
發改產業〔2023〕7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能源局: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推進工業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的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要求,按照《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號),經商有關方面,現發布《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拓展重點領域范圍
結合工業重點領域產品能耗、規模體量、技術現狀和改造潛力等,進一步拓展能效約束領域。在此前明確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燒堿、純堿、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煉鐵、煉鋼、鐵合金冶煉、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電解鋁等25個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的基礎上,增加乙二醇,尿素,鈦白粉,聚氯乙烯,精對苯二甲酸,子午線輪胎,工業硅,衛生紙原紙、紙巾原紙,棉、化纖及混紡機織物,針織物、紗線,粘膠短纖維等11個領域,進一步擴大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
二、強化能效水平引領
對標國內外生產企業先進能效水平,確定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根據行業實際情況、發展預期、生產裝置整體能效水平等,統籌考慮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保持生產供給平穩、便于企業操作實施等因素,結合各行業能耗限額標準制修訂工作,科學劃定各行業能效基準水平。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基準水平視行業發展和標準制修訂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強化能效標桿引領作用和基準約束作用,鼓勵和引導行業企業立足長遠發展,高標準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
三、推動分類改造升級
依據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分類實施改造升級。對擬建、在建項目,應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建設實施,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標桿水平。對能效介于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之間的存量項目,鼓勵加強綠色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應用,引導企業應改盡改、應提盡提,帶動全行業加大節能降碳改造力度,提升整體能效水平。對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各地要明確改造升級和淘汰時限,制定年度改造和淘汰計劃,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在規定時限內將能效改造升級到基準水平以上,對于不能按期改造完畢的項目進行淘汰。對此前明確的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燒堿、純堿、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煉鐵、煉鋼、鐵合金冶煉、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電解鋁等25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對本次增加的乙二醇,尿素,鈦白粉,聚氯乙烯,精對苯二甲酸,子午線輪胎,工業硅,衛生紙原紙、紙巾原紙,棉、化纖及混紡機織物,針織物、紗線,粘膠短纖維等11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四、做好工作統籌銜接
各地要及時總結前期在重點領域能效摸底、技術改造實施方案制定、重點節能降碳項目推進等方面相關工作經驗,結合重點領域能效水平范圍拓展,根據當地產業發展條件,及時將新增領域納入本地區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做到統籌考慮、穩扎穩打、有序銜接、壓茬推進。要不斷優化完善本地區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實施方案,逐步建立動態更新調整機制,確保政策銜接有序,方案穩步實施,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扎實有序推動各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
五、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充分利用已有政策工具,通過中長期貸款、綠色信貸、綠色債券、氣候投融資、階梯電價、工業節能監察、環保監督執法等手段,加大節能降碳市場調節和督促落實力度。推動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向節能降碳改造升級項目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落實節能專用裝備、技術改造、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加快企業改造升級步伐,提升行業整體能效水平。
各地方要深刻認識、高度重視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性,立足本地發展實際,堅持系統觀念,尊重市場規律,細化工作要求,強化責任落實,穩妥有序推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切實避免“一刀切”管理和“運動式”減碳,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執行,《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發改產業〔2021〕1609號)同時廢止。
附件: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pdf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 態 環 境 部
市場監管總局
國 家 能 源 局
2023年6月6日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