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01項目簡介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主管部門為工信部,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自2019年至2022年立項四批,2022年為第一批企業復核。根據公示名單,科新統計,上海市每批立項企業分別為:17家、63家、182家和243家,第一批復核通過12家。截止目前,上海有效期內家數總計為500家。
2023年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方式線上填報與線下報送相結合的方式,網上申請時間為3月15日--4月10日,線下遞交紙質和電子版材料另行通知。
02主要申請要求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指標(詳情見相關申報通知)。
行業:
重點培育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屬于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
傳統消費、娛樂、餐飲、批發零售、房地產等暫不列為培育對象。
產業鏈:
重視產業鏈關鍵環節,深入挖掘企業在產業鏈關鍵領域實現補短板、填空白或進口替代等成效。
市場占有率:
證明有3種方式:①省級以上行業協會出具證明②權威媒體公開報道③企業自證,前兩者為佳。細分市場占有率說明一定要有,盡量找權威單位出具,實在沒有自證的描述一定要清晰,具備邏輯性,重點表述相關量化的數據,數據來源有公信力。
數字化:
“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重點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的信息系統,企業數字化賦能要有,同時建議制造企業需往信息化方向靠。
主要申報指標
①企業自測符合工信部《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
②從事特定細分領域3年以上,即企業至少成立3年及以上;
③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④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⑤企業研發費用每年達到一定的比例,5千萬-1億之間的企業,每年研發費占比不低于6%,1億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銷售5千萬以下的企業,需融資、研發費等滿足一定的要求;
⑥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10%以上;
⑦擁有2項以上Ⅰ類知識產權。
其他重要加分點:
①參加標準修訂、制定等;
②企業獲得的資質較多,如企業技術中心、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質量標桿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以及一項市級、國家級技術獎項等等;
③承擔市級以上重點課題研究、重大科技項目等;
03第五批主要申報變化
①【研究領域已獲得成果及應用情況】由30字增加至300字。
②【是否在產業鏈關鍵領域實現“補短板”“填空白”】由30字增加至300字。
③【所屬產業鏈】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刪除了原本的高端新材料、集成電路等14個特定產業鏈的選擇,變為由企業根據自身主營業務產品所屬產業鏈進行填報。
④【企業總體情況簡要介紹】由500字增加至2000字。
⑤【其他指標】增加了“已獲得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有效期內)”的評價標準。
04 上海市第四批獲批名單分析
第四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全國總計4357家。上海獲批243家,占比約5.6%。
上海第四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1、重點支持3+6重點培育產業,其中三大先導產業126家,占比25.2%,六大重點產業308家,占比61.6%。
2、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7.54%和36.5%。
3、戶均營收4.46億元,戶均凈利潤3654萬。
4、戶均研發費用3680萬元,平均研發強度8.25%。
5、戶均Ⅰ類知識產權21.65項,戶均發明專利19.4項。
總得來說,創新能強,研發強度高;市場規模大,細分領域占有率高;資產負債率合理;企業成長性好,收入、凈利潤增長性高的企業,能獲得多輪融資的企業獲批率較高。
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
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的通知
工信廳企業函〔2023〕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決策部署,根據《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組織開展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和推薦要求
(一)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可申請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出復核申請,相關申請均不收取任何費用。審核堅持公平公正,隨機抽取專家,未委托任何機構開展培訓,不需要也不建議通過任何中介機構輔助申請。企業只需如實填報,并提供資料即可。
(二)申請企業需符合《辦法》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關認定標準,相關指標需按《辦法》附件4中“部分指標和要求說明”嚴格把握。
(三)對于已成為我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或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不再推薦申請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于與我部已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控股關系的企業,以及同一集團內生產相似主導產品企業,不予推薦。
(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以下統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責任、嚴格把關。如推薦企業明顯不符合《辦法》標準,我部將進行通報。
二、工作程序
(一)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審核
推薦和初核。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初核和推薦工作,擇優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填寫“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附件1),初審核實后提出推薦意見。
審核公示。我部組織專家對各地上報的推薦材料進行評審并實地抽檢。各計劃單列市推薦的企業名單按省匯總后,根據《辦法》要求的標準開展審核,不設立名額上限。根據審核結果,對擬認定的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進行公示。
(二)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復核
推薦和復核。復核工作以地方為主,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組織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填寫復核申請書(附件2),并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復核材料要求。要堅持嚴標準、進行嚴把關,通過現場調研與材料審核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逐一審查、核實后,提出推薦意見。對于未推薦的第二批復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需說明原因。復核申請書及佐證材料留存備查。
審核公示。我部將組織專家按照《辦法》要求的標準對各地復核推薦企業進行審核并實地抽檢,根據審核結果,對復核擬通過的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進行公示。為加強政策銜接,在正式復核通過名單印發前,原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依然有效;名單印發后,原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自動失效,以該名單內企業為準。
三、申報和推薦方式
(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和復核采取線上填報與線下報送相結合的方式。線上與線下數據應保持一致。
(二)企業通過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zjtx.miit.gov.cn)統一申報。按照本通知列明的申報材料,自2023年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間上傳。
(三)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于2023年5月10日前將加蓋公章的正式文件、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紙質件(附件1),推薦匯總表(附件3)、復核情況匯總表(附件4.以上均為一式兩份),通過郵政特快專遞(EMS)郵寄至: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北京市西長安街13號,100804)。
附件:
1.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請書
2.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申請書
3.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匯總表
4.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情況匯總表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23年2月20日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