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商標權利人無法提供被訴侵權產品實物并證明其非正品,則因難以排除指示性使用而無法認定侵權,除非被告在相關證據中自認為生產商、供應商。對于被訴侵權人而言,如銷售的為正品,保存相關進貨證據,并證明銷售均為正品極為重要。”
一、何謂商標許諾銷售
許諾銷售的概念主要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十八條規定專利法第十一條所稱的許諾銷售,是指以做廣告、在商店櫥窗中陳列或者在展銷會上展出等方式作出銷售商品的意思表示。
我國商標法未明確規定商標“許諾銷售”是否侵權,而是強調商標的“使用”行為,以“使用”涵蓋“許諾銷售”內涵。
二、商標許諾銷售侵權認定及舉證責任分配
侵權訴訟中,商標權人如主張“許諾銷售”行為構成侵權,通常需公證購買獲得實物,確定實物為侵權產品,否則難以排除商標指示性使用的可能,原告應當被訴產品為侵權產品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在(2016)京73民終934號案件中,北京航天凱撒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告”)認為吉林省長垣管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未經授權,在其官網上擅自將帶有航天凱撒公司注冊商標的產品圖片進行宣傳推廣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
?本案中,原告公證到的多是被告網站的產品照片,文字介紹部分為“該公司經營各種系列產品”,且被告一直堅稱其是經銷商,并不從事產品制造,故法院認為在原告不能提供被訴侵權產品實物的前提下,不能認定被告實施了生產被訴侵權產品的行為。
關于被告在其經營網站上介紹“鋁合金襯塑管曲彈雙熔管件”、“航天凱撒管ASAK-PIPE系統直觀圖”的行為,法院認為屬于為銷售目的展示產品,即許諾銷售,符合商標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商標性使用。
但關于上述許諾銷售是否侵權,法院認為原告應當證明被告銷售的產品系由第三方生產的冒用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而非經其合法授權的公司生產的標有涉案商標的產品,即需排除合理使用。
該案由于原告無法提交被訴侵權產品實物,不能證明產品是否為正品,且被告堅稱尚未實際銷售被訴侵權產品,法院認為不能認定被告在其官網上許諾銷售的涉案產品系侵權商品,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在(2017)滬73民終244號案中,雷莫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告”)系“LEMO”商標的權利人,其公證到深圳市埃弗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網店的頁面上表述為“Lemo連接器、ODU連接器的中國制造商/供應商”。
?法院認為,該表述顯然為被告自認其是Lemo連接器的中國制造商、供應商,所售Lemo連接器系其制造并供應。故原告雖未能提供涉案侵權產品的實物,但該種情形下應由被告證明其所銷售產品系“Lemo”品牌正品。基于民事訴訟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法院認為現有證據足以證明被告使用涉案商標不構成商標的合理使用。
實務中,部分品牌商標,尤其是國際高知名度商品,在商品進入流通市場后,經銷商在生產商、品牌方體系外以相對低廉價格經營,對生產商、品牌方經營,尤其是價格體系產生較大干擾。此時生產商、品牌方往往稱銷售方為未經許可銷售,主張其侵權。在過往的案件中,如能證明所售貨物進貨渠道及銷售均為正品,即可主張原告商品知識產權權利用盡,且被告使用為指示性使用,不構成侵權。
故,對于銷售量巨大的代購商,保存相關進銷貨證據,做到銷售紀錄與資金流水可一一對應極其重要。此前曾有一網絡代購商,其代銷某正品服裝達三千余萬。庭審中,原告不愿確認其通過公證購買的商品為正品,法庭亦無法確認。在此情況下,代理人通過整理了所有三千余萬的貨款所涉進貨途徑(系原告商場經銷商),最終該案原告認可被告為其體系外正品經銷商并撤訴。
因此,網絡代購代銷經營者,經營中保持相關證據以及證據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非常重要。
概而言之,如商標權利人無法提供被訴侵權產品實物并證明其非正品,則因難以排除指示性使用而無法認定侵權,除非被告在相關證據中自認為生產商、供應商。對于被訴侵權人而言,如銷售的為正品,保存相關進貨證據,并證明銷售均為正品極為重要。
(原標題:商標許諾銷售侵權的舉證責任分配)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