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香港這25年來的知識產權制度迭代、改革,在歷史的蹤跡中感受香港在祖國的召喚下所迸發出的生機活力。”
1997年7月1日,香港終于回歸祖國的懷抱,中國政府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25年過去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香港作為中國對外的一個窗口不斷蓬勃發展,其知識產權制度也不斷演進迭代,在經歷了多次的改革、完善后逐漸實現了香港知識產權制度的本地化和現代化。
如今,我們回望香港這25年來的知識產權制度迭代、改革,在歷史的蹤跡中感受香港在祖國的召喚下所迸發出的生機活力。
一、溯源:香港回歸前的知識產權概況
香港沒有獨立知識產權法,在很大程度上與英國知識產權法融為一體,即使是香港本地制定的有關知識產權法條例和規則,也頗受英國知識產權法影響。例如,除商標法是本地單獨立法外,專利法、外觀設計法和版權法等均是通過在香港指定有關條例和法令使英國專利法、外觀設計法和版權法延伸適用于香港。同時,香港的知識產權法律淵源還包括相關的國際公約和條約,如《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等。【1】
在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上,具體而言,據香港回歸前其專利法律規定,香港不單獨受理或者審查專利申請,香港僅注冊申請人在英國所獲專利。在版權保護方面,香港的版權管理除了依賴于對英國法律的直接適用外,還出臺了大量與版權管理相關的法律,如《本地報刊注冊條例》《書刊注冊條例》等,構成了二元式結構的法律體系。在外觀設計方面,與內地將外觀設計、實用新型以及發明三者統一由專利法進行調整不同,香港將外觀設計作為一項單獨的權利進行立法,因此對外觀設計的保護與對專利的保護相異。【2】
另外,1873年,香港立法局就制定了《商標條例》,比英國1875年的第一部商標法還要早兩年;1874年,香港又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標注冊處。雖然香港的商標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國法律影響,但其自成體系,具有獨立性。除了香港本土的成文法,受英國不成文法方面的影響,相關的普通法和衡平法被大量援引,構成了香港商標法的部分內容。
香港知識產權署于1990年7月2日成立,接替注冊總署處理專利注冊、貨品的商標注冊及其他相關工作。知識產權署署長取代注冊總署署長擔任商標注冊處處長及專利注冊處處長的職務。同時,知識產權署亦從律政署接收處理有關版權事宜的職能。香港知識產權署轄下的商標注冊處、專利注冊處、外觀設計注冊處和版權特許機構注冊處,分別負責商標、專利、外觀設計和版權特許機構注冊的事宜。【3】
二、改革:香港回歸后的知識產權新境況
1997年,香港終于回歸了祖國的懷抱。
根據《香港基本法》的要求,回歸后香港的社會制度不變,其原有法律也相應予以保留,包括原香港法院所產生的判例也繼續有效,同時以社會發展要求為基準,對原有法律進行相應調整。
1997年5月28日,香港立法局通過了新出臺的《專利條例》,并于6月27日生效實施?!秾@麠l例》建立了獨立的專利制度,包括標準專利和短期專利,短期專利效果類似于我國內地的實用新型專利制度。
1997年6月4日,香港通過了新出臺的《注冊外觀設計條例》,該條例所設置的運行模式為注冊制,即由香港知識產權署受理外觀設計的申請,不經實質審查,且不要求檢索,申請只需滿足格式要求,即可獲得外觀設計的注冊。
九十年代,也是香港的影視行業和音樂行業大放異彩、稱霸亞洲的時代。針對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等可能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1997年6月24日,香港通過了《版權條例》,并于6月27日生效實施。針對版權的主體,《版權條例》采用普遍優惠待遇原則,即任何人所創作、任何地方所發表的作品,均可依《版權條例》獲得保護;針對版權的客體,《版權條例》完善了作品的類型;針對版權的內容,《版權條例》規定版權主體享有精神權利(包括署名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和財產權利(包括發行權、復制權、廣播權、表演權以及改編權),對錄音制品和電腦程序還設置了租賃權。【2】
與版權、專利和外觀設計法律不同,香港在回歸后其商標法律變動較小,基本延續回歸前的法律制度。香港的商標主管機關為香港知識產權署,其下設商標注冊處,負責受理商標的注冊申請,并對商標予以保存。
三、發展:香港現今的知識產權制度
自1997年7月1日回歸后,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下保持著獨立的知識產權制度,這一制度在平穩過渡的同時,更有了長足的發展變化。近幾年來,其變化主要體現在專利制度及版權制度上。
2019年12月19日,香港正式推行新專利制度。在新制度下,專利申請人可在香港直接申請最長為期20年的標準專利保護。新專利制度主要引入原授專利制度,為專利申請人開辟直接途徑,在香港尋求最長為期20年的標準專利保護,是現行“再注冊”途徑以外的另一選擇。原授專利申請必須經注冊處進行實質審查,以決定有關發明是否符合資格注冊為專利。新專利制度也優化了短期專利制度,并禁止在香港使用某些與專利執業有關而具誤導性或令人混淆的名銜或描述。【4】
《版權條例》前后共經歷了六次修訂,為更新該條例以加強在數字環境中的版權保護,香港曾分別于2011年和2014年兩次提出修訂條例草案,但相應立法程序均未能在當屆立法會會期屆滿前完成。直到2022年5月27日,《2022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刊憲。這一條例草案以2014年的條例為基礎,主要立法建議涵蓋已有廣泛共識的五個范疇,包括賦予版權擁有人科技中立的專有傳播權利,確保他們的作品以任何電子傳送模式向公眾傳播都會得到保護,以及配合專有傳播權利訂定相關侵權行為的刑事法律責任。【5】
四、融合:粵港澳知識產權事業開啟新篇章
粵港兩地于2003年8月第六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后成立「粵港保護知識產權合作專責小組」,旨在加強粵港兩地在知識產權不同范疇的交流和合作,包括推廣和教育、培訓、執法、調查研究以及資訊發布等方面。
2018年8月,粵港保護知識產權合作專責小組召開會議,提出要共同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新機制,推動粵港知識產權合作進一步發展。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毒V要》提出,依托粵港、粵澳及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合作機制,全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在知識產權保護、專業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加強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貿易方面的國際合作,建立完善知識產權案件跨境協作機制。充分發揮香港在知識產權保護及相關專業服務等方面具有的優勢,支持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有利于激勵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大灣區知識產權信息交換機制和信息共享平臺。【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賦予了香港新的定位,其中提出,中央人民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政策導向不僅指明了粵港澳知識產權事業融合發展才能更好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創造的作用,也表明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在新形勢下不斷深化合作,各自在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突破傳統合作模式的同時,知識產權也逐漸成為新的突破口和經濟增長極。
回歸25周年,香港的知識產權事業在祖國的引領下彰顯出活力與朝氣,以穩健且不斷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來護航創新創造。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不斷成長為世界重要的創新創造之源時,香港的知識產權事業也將繼續昂首奮進!
參考資料:
【1】熊哲文.港澳與內地知識產權立法比較研究[J].特區理論與實踐,2000(04):33-36.李廣輝,張曉明.粵港澳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研究比較[J].國際經貿探索,2009.25(06):27-31.
【2】謝琳,李奇.香港回歸二十年以來知識產權管理和制度變遷[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7.14(12):41-46.
【3】香港知識產權署 http://www.ipd.gov.hk/sc/home.htm
【4】IPRdaily《香港新專利制度將于12月19日實施!(附:新專利制度的詳細修改和優勢)》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22898.html
【5】IPRdaily《#晨報#香港特區政府就更新香港版權制度咨詢公眾》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29745.html
【6】國家知識產權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 要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http://www.cnipa.gov.cn/art/2019/2/20/art_499_134226.html
(原標題:25年的變革發展!香港回歸后知識產權事業一覽)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