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武漢金銀潭醫院醫生黃朝林等人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對新冠肺炎最初41個病例臨床特征的研究結果來看,首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發現癥狀的日期為2019年12月1日,從文章披露的內容看,其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家人也未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癥狀;至12月10日,才另有3人發病,其中兩人也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
2019年12月1日,是我國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時間。那時沒有任何人想到,這將是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在我國將疫情控制下來后,也沒有任何人預料到,這場戰役竟然打了一年之久!
從去年12月1日官方正式向公眾宣布新冠(COVID19)疫情爆發到至今的整整一年,回首這一年的經歷,盡管蝸牛納有過對一浪高過一浪的疫情的恐懼,也有過對缺少口罩導致無法隨意走出家門的無奈,但卻從來沒有動搖過我們最終會戰勝新冠疫情的信心。
如今2020年已經步入最后一個月,不知不覺抗擊新冠疫情已經一年了,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很多磨難,所幸我們挺過來了,而這都要感謝當初那些奔赴一線戰疫的醫護人員們。
雖然到了12月我們仍要戴著口罩預防新冠疫情的反撲,甚至在2021年也要繼續與疫情斗爭下去,這讓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外出旅行、與朋友聚餐、不需要隔著口罩呼吸新鮮空氣。既然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那么就過好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讓自己活得更清醒、更豁達、更珍惜、更感恩。
已是12月了,如果不想讓未來留有遺憾,就應該把握好機會改寫明天的現在,讓糟心的2020能有個值得懷念的結尾。不懈怠、不退縮,加倍珍惜、加倍努力,向著未來繼續出發。
猶記得疫情前的12月,我們可以拖著做年總結,可以慢慢準備跨年禮物,也可以等春節后再寫新年規劃,但不可以拖到跨年后才還清一身債。
是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晚點辦,就是這債務最好早點還完。俗話說“舊賬不跨年,來年都能發大財”。若希望自己在2021年也過得很開心,那么這債就得越早還越好。但又有一句話是“欠債的是大爺,要錢的是孫子”。
有些人在被親朋好友開口借錢的時候,會找一些理由拒絕,生怕借了錢后就跟打了水漂一樣沒了;有些人是真借給人家了,可后面礙于情面又不好催促對方還錢。
不管怎樣,好歹是親朋好友的關系,硬著頭皮提一提也就行了,以后抬頭不見低頭也要見,對方肯定不能欠債到天荒地老對吧?
至于做錢財方面生意的企業,就沒這么敢按著欠債人的腦袋催賬了。
有一種難,叫賒賬容易催債難。在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要求欠債人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兒,然而面對不想還債的客戶,礙于日后還要繼續合作的公司應該如何優雅又不是禮貌的催收賬單?
別家的公司可能就是經常打電話和發微信,但騰訊公司不一樣,他們為了讓催債的己方和欠債的客戶能開開心心跨年,發明了一項專利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現在騰訊申請了催賬相關的專利,號稱可以因人而異催賬。以后若有人在微信、QQ或者其他應用中欠了騰訊公司的錢,他們就可能會用上這種科學化的催賬手段。
通過官方專利檢索平臺,我們能看到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項專利申請,該專利名稱為“基于預定催收系統的賬單催收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申請公開號是CN111986018A,申請日為2019年5月22日。
據該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實施例涉及信息處理技術領域,方法為采用與風險評估信息相匹配的賬單催收方式對逾期客戶進行催收,不僅實現了因人而異、更加科學的賬單催收方式,而且提高了催收效率和催收收益。
據愛企查現實,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是騰訊旗下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海峰,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世紀凱旋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持股。
財付通是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為微信支付、QQ錢包提供安全的底層技術支持,幫助線上交易雙方完成支付和收款,結合不同行業特性提供快捷支付、余額支付、分期支付、委托代扣等多種支付產品。同時,平臺還提供資金結算解決方案、理財等服務。
不得不說,在催債方面,騰訊真的是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技術優勢,讓催收賬單成為一種很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有點意思的是,目前P2P業務已經全面清零,由此可見傳統的暴力催收路線是行不通了,這或許也是騰訊一方對于規則作出的轉變吧。
此外,從申請催賬專利及其他項專利的舉動能看出,馬化騰是不會輕而易舉地放棄互聯網金融這塊美味的大蛋糕。
這也太省事了吧?而且在疫情之下,騰訊可以在不頻繁騷擾他人的情況下,以無接觸方式催收賬單。
對于無法享受該催賬功能的人來說,還是要掌握催賬技巧。如果對方根本沒有還款意愿,存心賴賬,就冷靜下來直接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然后通過法律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話又說回來了,就想問啥時候能給抹不開面催賬的人發明這種催賬神器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