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以供讀者朋友們參考交流。本榜單對截至2020年9月30日,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進行統計排名。入榜前100名企業主要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占比43%,日本占比14%,中國占比12%。
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
數據提取:
incoPat全球科技分析運營平臺
數據提取的參考數據:
截至2020年9月30日,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申請數量
2020年,中美科技競爭的焦點中,量子計算絕對榜上有名。這一點,從7月份美國的各種“防守”動作中可以窺見。7月23日,美國能源部公布了在美國創建量子互聯網的藍圖,提出要確保美國處于全球量子競賽的前列,預計在10年內創建出一個全國性的量子互聯網。追溯到今年2月份,美國白宮網站發布了《美國量子網絡戰略構想》,提出美國將開辟量子互聯網,確保量子信息科學惠及大眾。在量子計算領域美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IBM、谷歌、微軟、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都在爭相展示各自解決新型復雜計算問題的能力,谷歌更是在2019年宣布實現“量子霸權”;初創公司如IonQ、Rigetti等也不遑多讓,在研發技術產品的同時,也獲得了金額不菲的資金資助或融資;甚至連工業巨頭霍尼韋爾也涉足量子計算,并在今年推出了量子體積為64的量子計算機。
與美國相比,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起步比較晚,但我國針對量子計算的投資、科研力度不斷加大,先后啟動“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和重點研發項目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推動量子計算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落地。國內企業在量子計算領域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百度、阿里、華為、騰訊(簡稱“BATH”)等巨頭紛紛建立了量子計算實驗室或者研究所專門發展量子計算技術,主要側重于算法、軟件等方面的研發。在此,我們對截至2020年9月30日,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供參考。
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
對截至2020年9月30日,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進行統計排名。本排行榜中量子計算技術領域限制在量子計算處理系統及方法、量子線路的運行方法及裝置、量子態層析方法及裝置、量子程序的轉化方法及裝置、量子邏輯門的操作優化方法、超導量子處理器及量子測控等技術領域;未包含量子密鑰加密、抗量子計算密碼等技術領域。
入榜前100名企業主要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占比43%,日本占比14%,中國占比12%。其中來自美國的科技公司IBM以554件專利位列第一,加拿大量子計算公司D-Wave以430件專利、美國科技公司Google以372件專利分別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





入榜前100名企業主要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占比43%,日本占比14%,中國占比12%,其次為加拿大占比7%、英國占比6%、以色列占比4%,澳大利亞和德國各占比3%,法國、芬蘭、瑞士各占比2%,韓國、愛爾蘭分別占比1%。

入榜企業國家/組織/地區分布 數據來源:incoPat 數據整理:IPRdaily
說明:本排行榜專利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在全球公開的量子計算領域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本排行榜檢索的量子計算技術主要涉及量子計算處理系統及方法、量子線路的運行方法及裝置、量子態層析方法及裝置、量子程序的轉化方法及裝置、量子邏輯門的操作優化方法、超導量子處理器及量子測控等技術領域;未包含量子密鑰加密、抗量子計算密碼等技術領域。統計以企業和該企業同一控股股東下的關聯公司為原始申請人取得的專利。本排行榜出現部分企業的專利件數相同,未做并排合并,是依據檢索結果依次排列。以上排行榜僅為趨勢性參考。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