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住房補貼政策法律規定
國家為在職職工解決住房問題而給予的補貼資助即為住房補貼。那么,有資格申請住房補貼的職工可以享受到哪些住房補貼的權益呢?那么職工住房補貼政策法律規定有哪些呢?小編為您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介紹。
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往房補貼制度,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從1998年底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職工在個人合理負擔的基礎上,通過使用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租住房貸款購買住房。
二、什么是住房補貼制度?
無房和住房未達標職工(含離退休職工),在按經濟適用住房價格和市場現購買住房(包括新建經濟適用房、騰退的舊公有住房和商品房)時,均可規定申請住房補貼。
申請住房補貼的購房職工,應向所在單位如實提供本人和配偶住房狀況等有關資料。
三、職工現住房面積為標準核定:
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職工現住房面積標準核定對照表
科技部專業技術人員住房補貼面積標準
單位:建筑平方米
職級、職稱住房面積標準住房控制面積標準
科級以下6070
正副科級,25年(含25年)以上工齡的科員、辦事員、初級職稱7080
副處級、中級職稱8090
處級、高工、副高級職稱90105
副司(局)級、高級職稱105120
司(局)級120140
技術工人中的初、中級工和25年以下工齡的普通工人6070
技術工人中的高級工、技師和25年(含25年)以上工齡的初、中級工、普通工人7080
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8090
四、職工現住房面積怎樣核定?
下列住房的面積均朽定為職工住房面積:
(一)職工(含離退休人員、下同)及其配偶按規定的普通公有住房租金標準承租的公有住房;
(二)職工及其配偶以房改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的公有住房;
(三)按照城市房屋拆遷政策,對被拆遷公有住房使用人和執行統一租金標準的城鎮私人出租住房的使用人,已實行貨幣補償的,其計算貨幣補償金額的房屋建筑面積。
(四)職工及其配偶按房改成本價或標準價集資合作建造的住房。
(五)有兩個(含)以上家庭共同承租公有住房的,往房面積按職工居住的居室面積與應分攤的面積之和核定。
(六)房屋原承租人去世后,實際承租人經房屋產權單位同意并按規定辦理變更租賃手續的,核定為實際承擔人及其配偶的住房面積。
(七)職工及其配偶承租或購買一套以上公有住房的,住房面積合并計算。住房現承租人或購買人無論是職工及其配偶,還是其子女,原則上核定為職工及其配偶的住房面積。
(八)職工現有住房面積按建筑面積核定,陽臺均接建筑面積的50%核定為職工往房面積。
五、什么樣的住房不核定為職工住房面積?
(一)職工全額出資以市場價或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購買、建造的住房和以市場租金承租的住房。
(二)已按規定補交房價款購買的超標部分公有住房。
(三)職工及其配偶以繼承、受贈等方式取得的私有住房。
六、什么是住房未達標?(差額)
按上述第四條(職工現莊房面積怎樣核定?)合并計算后,現住房建筑面積低于上述第三條(職工購房補貼建筑面積標準是什么?)規定的補貼建筑面積標準的,為住房未達標。如某一正處級干部按成本價購買的現佐房建筑面積為85平方米,又無其他住房,其補貼標準為90平方米,屬未達標。差額面積為5平方米。
七、什么是無房?
職工及其配偶既未以規定的普通公有住房租金標準承租公有住房,也未以房改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公有住房的,為無房職工。
(一)98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為無房老職工,可采取一次性補貼(98年12月31日前〕和按月補貼(99年1月后)兩種補貼。
(二)99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的為無房新職工,新職工的住房補貼按月補貼。
八、什么是住房超標?
按上述第四條合并計算后現住房建筑面積超過第三條規定的補貼建筑面積標準的,為住房超標。
九、未達標住房職工補貼額如何計算
購房補貼的計算公式:
1、按月補貼:按月補貼額=職工當月標準工資×年度月購房補貼系數。其中:標準工資為基礎工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和工齡工資之和,年度月購房的補貼系數為0.66。
2、一次性補貼:一次性發放房補貼額=(職工1998年月均標準工資×1999年度月購房補貼系數×職工1998年底前的工作月之和)十(1999年年度工齡補貼額×職工建立
往房公積金制度前的工齡×職工購房補貼建筑面積標準)。其中:年度工齡補貼額為13元。
3、差額補貼:差額補貼額=(1999年度基準補貼額1999年度工齡補貼額×建立住房公積金前的工齡)×差額面積。其中:年度基準補貼額為1265元,差額面積=職工
住房面積標準—現住房建筑面積。
我國對職工住房補貼有大方向的規定和限制,而在不同的省份、直轄市又有各自的住房補貼相關法律法規,具體的情況請參照自己本地區的規定。以上是小編整理的職工住房補貼的相關規定,希望上述內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請登錄網頁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