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資質認定制度改革,還是加強機構事中事后監管,一系列監管措施的實施和扎實落地,對提高檢驗檢測監管效能、遏制行業亂象、規范市場秩序、提升行業公信力將起到積極作用。而正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也將迎來新的變化。

最近,檢驗檢測圈里有兩則重要消息引發行業熱議。
一是昨天下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通報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的情況,機構資質認定將迎來重要變化。另一則消息是本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就《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辦法》從行為規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機構監管進行法律界定。
這兩則消息一則涉及資質改革準入,一則涉及事中事后監管,對全國近4萬家檢驗檢測機構來說,尤為關注。
推動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 激發市場活力
近兩年,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改革一直是行業熱議的話題。直到今年5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改革措施文件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盡管只是征求意見稿(點擊查閱),機構資質認定改革的方向終于浮出水面。
這次公告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改革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告知承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兩則文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關于進一步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改革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此次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取消“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資格認定”許可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度、實行自我聲明制度、整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逐步實現檢驗檢測機構“一家一證”等方面內容。
而在昨天下午,市場監管總局以“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此次發布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通報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的情況。
從發布會了解到,按照“證照分離”改革精神,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已發布實施《關于進一步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改革工作的意見》,將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檢驗檢測市場活力,促進檢驗檢測機構朝著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并明確提出四個方面的舉措,一是依法界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范圍,逐步實現資質認定范圍清單管理。二是試點推行告知承諾制度。三是優化準入服務,便利機構取證。四是整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實現檢驗檢測機構“一家一證”。
在檢驗檢測市場管理工作中,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放活,一手抓嚴查治亂。在進一步激發檢驗檢測市場活力的同時,依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以問題為導向,繼續加大檢驗檢測市場亂象整治力度,不斷創新完善檢驗檢測機構監管體制機制。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已正式啟動。
規范檢驗檢測機構行為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除了機構資質改革,另一則引起行業熱議的則是一則正在征求意見的新規。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起草《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正在公開征集意見,《辦法》分總則、行為規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5個章節,共33條。
《辦法》對機構行為規范和監督管理進行明確界定。認證君在逐條細讀之后,將其中大家關注的幾個點進行了提煉,供各位同行參考。
1、機構及人員對檢測結果承擔法律責任
《辦法》明確,檢驗檢測機構和相關從業人員對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負責,并對相關的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依法承擔相應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責任。
檢驗檢測機構違法出具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連帶的民事責任。檢驗檢測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償。
2、細化了各環節禁止性行為情形
《辦法》規范了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的核心義務和要求,明確了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在從事檢驗檢測活動中必須履行的過程規范、樣品管理、數據和信息管理、禁止虛假檢測等行為要求,覆蓋了不同專業、行業領域檢驗檢測行為的關鍵環節。
在過程規范、樣品管理、數據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辦法》細化了禁止性行為情形,明確了不得存在的違規行為。(這里不再詳述,詳情可點擊這里查閱)
3、明確界定虛假檢驗檢測
《辦法》對于虛假檢驗檢測,進行了細化,如未經檢驗檢測,直接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篡改、編造原始數據、記錄,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偽造檢驗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簽名,或者非授權簽字人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漏檢關鍵項目、干擾檢測過程或者改動關鍵項目的檢測方法,造成檢驗檢測數據、結果不真實的;調換檢驗檢測樣品,進行檢驗檢測并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等情形,均屬于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結果。
4、擬最高處罰3萬元
《辦法》明確,對于未按規定取得資質認定證書出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等違規行為,將實施最高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
檢驗檢測行業是高技術服務業,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檢驗檢測機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截至2018年底,我國取得資質認定的各類檢驗檢測機構近4萬家,從業人員近120萬人,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產值達到2800億元。
無論是資質認定制度改革,還是加強機構事中事后監管,一系列監管措施的實施和扎實落地,對提高檢驗檢測監管效能、遏制行業亂象、規范市場秩序、提升行業公信力將起到積極作用。
而正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也將迎來新的變化。

最近,檢驗檢測圈里有兩則重要消息引發行業熱議。
一是昨天下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通報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的情況,機構資質認定將迎來重要變化。另一則消息是本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就《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辦法》從行為規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機構監管進行法律界定。
這兩則消息一則涉及資質改革準入,一則涉及事中事后監管,對全國近4萬家檢驗檢測機構來說,尤為關注。
推動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 激發市場活力
近兩年,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改革一直是行業熱議的話題。直到今年5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改革措施文件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盡管只是征求意見稿(點擊查閱),機構資質認定改革的方向終于浮出水面。
這次公告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改革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告知承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兩則文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關于進一步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改革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此次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取消“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資格認定”許可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度、實行自我聲明制度、整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逐步實現檢驗檢測機構“一家一證”等方面內容。
而在昨天下午,市場監管總局以“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此次發布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通報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的情況。
從發布會了解到,按照“證照分離”改革精神,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已發布實施《關于進一步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改革工作的意見》,將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檢驗檢測市場活力,促進檢驗檢測機構朝著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并明確提出四個方面的舉措,一是依法界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范圍,逐步實現資質認定范圍清單管理。二是試點推行告知承諾制度。三是優化準入服務,便利機構取證。四是整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實現檢驗檢測機構“一家一證”。
在檢驗檢測市場管理工作中,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放活,一手抓嚴查治亂。在進一步激發檢驗檢測市場活力的同時,依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以問題為導向,繼續加大檢驗檢測市場亂象整治力度,不斷創新完善檢驗檢測機構監管體制機制。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已正式啟動。
規范檢驗檢測機構行為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除了機構資質改革,另一則引起行業熱議的則是一則正在征求意見的新規。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起草《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正在公開征集意見,《辦法》分總則、行為規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5個章節,共33條。
《辦法》對機構行為規范和監督管理進行明確界定。認證君在逐條細讀之后,將其中大家關注的幾個點進行了提煉,供各位同行參考。
1、機構及人員對檢測結果承擔法律責任
《辦法》明確,檢驗檢測機構和相關從業人員對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負責,并對相關的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依法承擔相應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責任。
檢驗檢測機構違法出具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連帶的民事責任。檢驗檢測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償。
2、細化了各環節禁止性行為情形
《辦法》規范了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的核心義務和要求,明確了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在從事檢驗檢測活動中必須履行的過程規范、樣品管理、數據和信息管理、禁止虛假檢測等行為要求,覆蓋了不同專業、行業領域檢驗檢測行為的關鍵環節。
在過程規范、樣品管理、數據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辦法》細化了禁止性行為情形,明確了不得存在的違規行為。(這里不再詳述,詳情可點擊這里查閱)
3、明確界定虛假檢驗檢測
《辦法》對于虛假檢驗檢測,進行了細化,如未經檢驗檢測,直接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篡改、編造原始數據、記錄,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偽造檢驗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簽名,或者非授權簽字人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漏檢關鍵項目、干擾檢測過程或者改動關鍵項目的檢測方法,造成檢驗檢測數據、結果不真實的;調換檢驗檢測樣品,進行檢驗檢測并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等情形,均屬于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結果。
4、擬最高處罰3萬元
《辦法》明確,對于未按規定取得資質認定證書出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等違規行為,將實施最高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
檢驗檢測行業是高技術服務業,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檢驗檢測機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截至2018年底,我國取得資質認定的各類檢驗檢測機構近4萬家,從業人員近120萬人,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產值達到2800億元。
無論是資質認定制度改革,還是加強機構事中事后監管,一系列監管措施的實施和扎實落地,對提高檢驗檢測監管效能、遏制行業亂象、規范市場秩序、提升行業公信力將起到積極作用。
而正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也將迎來新的變化。
關于檢測認證前應該怎么收集相關的資料?認證前期所準備的相關資料不知道是否可以找咨詢公司進行處理?商標注冊商標轉讓前應該怎么檢查商標?這些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