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河北省市場監管局開始對截至2018年底前獲得資質認定的全省1991家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全覆蓋式監督檢查和能力驗證考核。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記者近日進行了探訪。
部分檢驗檢測機構涉嫌虛假檢驗
管理體系運行存在多項缺失,人員能力不能滿足檢測要求,現場環境和儀器設備多處不能滿足檢測要求,多項檢測涉嫌虛假檢驗。在對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監督檢查時,該公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讓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十分震驚。
省市場監管局認可檢測處副處長李昕婷介紹,按照工作安排,7月4日和5日,檢查組對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等問題進行了監督檢查。
“現場對鋼筋反向彎曲檢測人員進行提問,該檢測人員不能準確描述檢測過程;水泥檢測人員不能明確說明試塊上標注數字的含義;室內環境檢測人員對相關標準規范的基本規定不了解。”李昕婷介紹,該公司除了人員能力問題外,還發現了多項涉嫌虛假檢驗問題。現場發現用于保溫材料燃燒熱值檢測的標準物質苯甲酸兩瓶,出廠日期是2014年10月5日,包裝劑量為25克共25片。經核對現場,瓶內剩余11片,而設備運轉記錄2019年度已經進行了39組試驗。后經核實,該機構自2017年至監督檢查時共出具該項目檢測報告130余份。現場檢查時,該公司無法提供苯甲酸的購買發票、標準物質證書、標準物質的入庫記錄、領用記錄和使用記錄。
檢查組認為,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基本能力和條件不能滿足資質認定要求,未經檢測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或結果。建議對該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行為做進一步調查取證和依法處理。
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問題并非孤例。省市場監管局認可檢測處處長李俊海介紹,當前,檢驗檢測行業準入門檻較低,部分機構運用低價等手段承攬業務,個別機構惡性壓價、使用虛假檢測報告等不正當手段,使檢驗檢測結果很難體現公正性。
河北省檢驗檢測機構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問題。截至2018年底,全省檢驗檢測機構中從業人員超過100人的不足100家。大的綜合檢驗檢測集團還沒有形成,在全國檢驗檢測市場的競爭力不強。從統計數據看,檢驗檢測機構的重復建設、同城競爭、同項目競爭現象比較普遍,尤其在環境、建工建材、機動車等領域表現更加突出。
檢驗檢測行業對高新技術產業支撐能力不足。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檢驗檢測機構發育不足,電子信息行業檢驗檢測機構的基礎、科技支撐能力和盈利能力仍需壯大。在新能源、清潔生產、新型化工、先進制造、綠色農業等產業發展方面的支撐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針對問題,省市場監管局決定對全省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全覆蓋式監督檢查和能力驗證考核。“對全部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河北省是第一次,也是全國第一個省份。”李俊海說,要采取措施,對虛假檢測報告等行為零容忍。
大力整治檢驗檢測行業亂象
實際工作中,監管人員對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管存在一定難度。李俊海介紹,檢驗檢測監管工作技術含量較高,特別是虛假檢驗檢測活動的隱蔽性強、專業性強,監管人員必須依靠技術專家才能開展監管工作,基層監管人員發現并查處檢驗檢測違法活動的難度較大。此外,檢驗檢測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和社會聯合懲戒制度尚不完善,違法成本較低,也讓檢驗檢測機構存在僥幸心理,不惜鋌而走險。
“這次全覆蓋監督檢查要做到逐家檢查、逐家規范、逐家整改、逐步推進。”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金洪鈞說,要通過監督檢查,大力整治檢驗檢測行業亂象,進一步規范檢驗檢測行為。
根據工作方案,對建工建材、食品、機動車、環境(職業衛生)四個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直屬檢驗檢測機構和市場監管系統內檢驗檢測機構及社會第三方其他檢驗檢測機構,分領域、分階段采取現場檢查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對煤炭、疾控(公共衛生)兩個領域檢驗檢測機構,參照能力驗證方式考核機構持續保持能力。
監督檢查由省市場監管局與各相關領域行業主管部門聯合進行,重點檢查不檢測出報告、虛假檢測報告等問題。按照“規范、提升、爭創”工作思路,加強檢驗檢測機構規范管理,引導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促進檢驗檢測行業健康發展。合理調配監管資源和技術專家,注重加強對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現場監管技能實操指導幫帶,不斷提高基層監管專業化水平。
強化監督檢查結果綜合運用
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通報了對全省457家建工建材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的專項監督檢查結果。該局選派資質認定管理部門行政監管人員、資質認定技術審查部門管理人員和住建、交通、水利、人防、市政等行業部門技術專家人員進行隨機搭配,聯合組成25個檢查組,每組3名檢查成員,對全省457家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
檢查中,發現機構問題2465項,每家機構平均問題5項,具體問題清單均已現場交辦機構整改。其中,2家機構存在涉嫌出具虛假檢測報告問題,1家機構存在第三方公正性問題,1家機構存在規定的整改期限內未完成整改問題,15家機構存在不具備資質認定條件問題,126家機構存在數據失實或超出資質認定范圍出具報告等問題,62家機構存在部分能力不能持續滿足資質認定條件問題,36家機構現場能力考核不合格問題,其他247家機構存在一般性問題或現場直接通過。
李俊海介紹,為強化監督檢查結果綜合運用,省市場監管局將依法依規對違規檢驗檢測機構進行處理。同時,把相關結果和數據導入信息監管系統,對失信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信用處理。對能力較差的檢驗檢測機構,列入市場監管系統招標“黑名單”;對問題較為嚴重的檢驗檢測機構,通過新聞媒體曝光。選擇一批管理規范、檢驗數據結果精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通報表揚,并作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抽檢項目招標中優先中標的重要條件。
重點對涉嫌出具虛假數據的關鍵崗位人員進行失信處理,三年內不得在河北省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從業,推動“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有效落實。將檢查結果和數據抄送省、市、縣各行業主管部門,凈化全省檢驗檢測市場環境。
監督檢查中,相關部門加強對高新技術檢驗檢測機構的走訪調研,了解機構發展需求,協調做好政策保障。全力支持高新技術檢驗檢測機構參與市場監管部門設立的各類評選活動,打造一批檢驗檢測機構高端品牌。梳理整合省市場監管局技術機構優勢科技資源,引進外部力量,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合作,力爭3至5年創建1至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心)。
部分檢驗檢測機構涉嫌虛假檢驗
管理體系運行存在多項缺失,人員能力不能滿足檢測要求,現場環境和儀器設備多處不能滿足檢測要求,多項檢測涉嫌虛假檢驗。在對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監督檢查時,該公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讓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十分震驚。
省市場監管局認可檢測處副處長李昕婷介紹,按照工作安排,7月4日和5日,檢查組對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等問題進行了監督檢查。
“現場對鋼筋反向彎曲檢測人員進行提問,該檢測人員不能準確描述檢測過程;水泥檢測人員不能明確說明試塊上標注數字的含義;室內環境檢測人員對相關標準規范的基本規定不了解。”李昕婷介紹,該公司除了人員能力問題外,還發現了多項涉嫌虛假檢驗問題。現場發現用于保溫材料燃燒熱值檢測的標準物質苯甲酸兩瓶,出廠日期是2014年10月5日,包裝劑量為25克共25片。經核對現場,瓶內剩余11片,而設備運轉記錄2019年度已經進行了39組試驗。后經核實,該機構自2017年至監督檢查時共出具該項目檢測報告130余份。現場檢查時,該公司無法提供苯甲酸的購買發票、標準物質證書、標準物質的入庫記錄、領用記錄和使用記錄。
檢查組認為,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基本能力和條件不能滿足資質認定要求,未經檢測出具虛假檢驗檢測數據或結果。建議對該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行為做進一步調查取證和依法處理。
唐山建華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問題并非孤例。省市場監管局認可檢測處處長李俊海介紹,當前,檢驗檢測行業準入門檻較低,部分機構運用低價等手段承攬業務,個別機構惡性壓價、使用虛假檢測報告等不正當手段,使檢驗檢測結果很難體現公正性。
河北省檢驗檢測機構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問題。截至2018年底,全省檢驗檢測機構中從業人員超過100人的不足100家。大的綜合檢驗檢測集團還沒有形成,在全國檢驗檢測市場的競爭力不強。從統計數據看,檢驗檢測機構的重復建設、同城競爭、同項目競爭現象比較普遍,尤其在環境、建工建材、機動車等領域表現更加突出。
檢驗檢測行業對高新技術產業支撐能力不足。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檢驗檢測機構發育不足,電子信息行業檢驗檢測機構的基礎、科技支撐能力和盈利能力仍需壯大。在新能源、清潔生產、新型化工、先進制造、綠色農業等產業發展方面的支撐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針對問題,省市場監管局決定對全省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全覆蓋式監督檢查和能力驗證考核。“對全部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河北省是第一次,也是全國第一個省份。”李俊海說,要采取措施,對虛假檢測報告等行為零容忍。
大力整治檢驗檢測行業亂象
實際工作中,監管人員對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管存在一定難度。李俊海介紹,檢驗檢測監管工作技術含量較高,特別是虛假檢驗檢測活動的隱蔽性強、專業性強,監管人員必須依靠技術專家才能開展監管工作,基層監管人員發現并查處檢驗檢測違法活動的難度較大。此外,檢驗檢測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和社會聯合懲戒制度尚不完善,違法成本較低,也讓檢驗檢測機構存在僥幸心理,不惜鋌而走險。
“這次全覆蓋監督檢查要做到逐家檢查、逐家規范、逐家整改、逐步推進。”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金洪鈞說,要通過監督檢查,大力整治檢驗檢測行業亂象,進一步規范檢驗檢測行為。
根據工作方案,對建工建材、食品、機動車、環境(職業衛生)四個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直屬檢驗檢測機構和市場監管系統內檢驗檢測機構及社會第三方其他檢驗檢測機構,分領域、分階段采取現場檢查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對煤炭、疾控(公共衛生)兩個領域檢驗檢測機構,參照能力驗證方式考核機構持續保持能力。
監督檢查由省市場監管局與各相關領域行業主管部門聯合進行,重點檢查不檢測出報告、虛假檢測報告等問題。按照“規范、提升、爭創”工作思路,加強檢驗檢測機構規范管理,引導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促進檢驗檢測行業健康發展。合理調配監管資源和技術專家,注重加強對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現場監管技能實操指導幫帶,不斷提高基層監管專業化水平。
強化監督檢查結果綜合運用
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通報了對全省457家建工建材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的專項監督檢查結果。該局選派資質認定管理部門行政監管人員、資質認定技術審查部門管理人員和住建、交通、水利、人防、市政等行業部門技術專家人員進行隨機搭配,聯合組成25個檢查組,每組3名檢查成員,對全省457家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
檢查中,發現機構問題2465項,每家機構平均問題5項,具體問題清單均已現場交辦機構整改。其中,2家機構存在涉嫌出具虛假檢測報告問題,1家機構存在第三方公正性問題,1家機構存在規定的整改期限內未完成整改問題,15家機構存在不具備資質認定條件問題,126家機構存在數據失實或超出資質認定范圍出具報告等問題,62家機構存在部分能力不能持續滿足資質認定條件問題,36家機構現場能力考核不合格問題,其他247家機構存在一般性問題或現場直接通過。
李俊海介紹,為強化監督檢查結果綜合運用,省市場監管局將依法依規對違規檢驗檢測機構進行處理。同時,把相關結果和數據導入信息監管系統,對失信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信用處理。對能力較差的檢驗檢測機構,列入市場監管系統招標“黑名單”;對問題較為嚴重的檢驗檢測機構,通過新聞媒體曝光。選擇一批管理規范、檢驗數據結果精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通報表揚,并作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抽檢項目招標中優先中標的重要條件。
重點對涉嫌出具虛假數據的關鍵崗位人員進行失信處理,三年內不得在河北省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從業,推動“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有效落實。將檢查結果和數據抄送省、市、縣各行業主管部門,凈化全省檢驗檢測市場環境。
監督檢查中,相關部門加強對高新技術檢驗檢測機構的走訪調研,了解機構發展需求,協調做好政策保障。全力支持高新技術檢驗檢測機構參與市場監管部門設立的各類評選活動,打造一批檢驗檢測機構高端品牌。梳理整合省市場監管局技術機構優勢科技資源,引進外部力量,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合作,力爭3至5年創建1至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心)。
關于檢測認證前應該怎么收集相關的資料?認證前期所準備的相關資料不知道是否可以找咨詢公司進行處理?商標注冊商標轉讓前應該怎么檢查商標?這些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