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對標準、標準化、全域標準化、標準數字化、標準創新型企業等專用術語和其核心內容的解讀,普及標準化方面的基礎知識,推動《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貫徹落實。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就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等作出了明確部署。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從業人員對一些重要概念理解不到位的情況,本文將針對標準與標準化、全域標準化、標準數字化、標準創新型企業4個重要的標準化概念進行重點解讀,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綱要》貢獻力量。
厘清標準與標準化的區分
在GB/T 20000.1-2014《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術語》5.3節中,“標準是通過標準化活動,按照規定的程序經協商一致制定,為各種活動或其結果提供規則、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文件。”標準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其中規定的程序是指制定標準的機構頒布的標準制定程序。GB/T 20000.1-2014《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術語》中規定標準化是“為了在既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促進共同效益,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確立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以及編制、發布和應用文件的活動”。
通過以上對標準與標準化的解讀,可以理解標準化是被定義為活動,此活動可以是確立的條款,可以是形成標準化文件。標準的效益在于為了產品、過程或服務的預期目的而改進其適用性,從而促進貿易、交流以及技術合作。從標準的效益來看,標準化不僅僅是制定標準,還要將制定的標準對外發布,并進行貫徹實施,取得最佳秩序,促進共同效益。因此,筆者認為標準化更像是一個“過程活動”。然而,標準化是個相對的概念,從橫向看,它需要眾多的、系統的標準文件進行配套;從縱向看,它需要對標準等文件不斷地進行修訂,永無止境。
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將是方向
全域標準化是指覆蓋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各領域的標準化,是體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體現中國特色標準化管理體制的標準化。
全域標準化的發展要做到有點有面、全域發展。既要體現廣度,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各個領域標準全覆蓋,讓標準化全面融入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建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覆蓋標準體系;也要挖掘深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國家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實施標準化助力重點產業穩鏈、新產業領航、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工程,深入開展城市、鄉村振興等標準化專項行動;形成新興產業標準地位凸顯,健康、安全、環境標準支撐有力,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穩步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基本建成。
標準化水平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創新發展的引領和推動力量。《綱要》把“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作為發展之首,是標準化發展新的歷史定位,標志著標準已成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成為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體現了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全領域高標準對助力高技術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撐高效能治理、保障高品質生活、促進高水平開放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綱要》明確指出:“到2035年,結構優化、先進合理、國際兼容的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這既是目標要求,也是多維度、全方面發展切實可行的路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發揮牽頭部門的主導作用,各相關部門積極協同,廣大企業主體積極推進,形成上下聯動、條線聯動、板塊聯動、軟硬聯動的工作方式,通過試點探索、典型推廣、體系構建、模式總結等方法,從點到線到面,全方位全維度發展全域標準化。
標準數字化成為國際標準競爭的制高點
國內外對標準數字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標準數字化指利用數字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對標準本身及生命周期全過程賦能,使標準承載的規則與特性能夠通過數字設備進行讀取、傳輸與使用的過程。202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Standards Machine Applicable, Readable and Transferable(SMART,無需人員參與可實現機器可用、可讀、可解析的標準)標準的概念,依據標準內容與機器的交互程度將標準數字化的演進劃分為紙質文本、開放數據格式、機器可讀文檔、機器可讀內容、機器可交互內容5個階段。
標準數字化已成為國際標準競爭的制高點。標準數字化不僅關乎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和效力,也決定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潛力,更決定了未來參與國際合作的實力、融入國際貿易體系的競爭力、引領國際發展的領導力。
標準創新型企業將更富市場競爭力
標準創新型企業是以科技創新和先進標準互動支撐為核心競爭力的一種組織,指在管理、技術、知識、標準等方面具有強大創新活力,具有本行業關鍵技術、知識產權和標準優勢,能夠以科技創新帶動技術標準水平提升、以標準創新引領技術進步,實現“標準化工作領先、產業競爭力領先”的雙領先企業。
標準創新型企業的內涵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增強標準化意識,提升標準化能力,促進企業不斷追求標準與技術創新的內在機能和運轉方式,建立“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產業國際化” 標準科技創新鏈條路徑,標準創新帶動科技創新活動;二是促進“產學研標”深度融合,以標準創新先行帶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聯合科研機構、產業鏈上下游建立標準合作機制,穩定供應鏈;三是推動先進領跑標準有效供給成為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驅動因素,瞄準國際標準和先進標準開展對標達標,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搭建國際標準綠色通道;四是以標準促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促進標準集成應用。
筆者相信隨著《綱要》的發布和落實,更多的中國企業將會參與到標準化工作中,爭做標準創新型企業;在政府指導及推動下,利用標準數字化的手段,在全域標準化中,尤其是在一些新興的產業中,我國將彎道超車,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