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認證知識問答系列一
1.強制性產品認證從何時開始實施?
答:強制性產品認證自20O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自2002年5月1日起開始受理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申請。
2.哪些產品需要申請強制性產品認證?
答:《第一批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OO1年33號)中的附件和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19類132種產品。
1)電線電纜(共5種);
2)電路開關及保護或連接用電器裝置(共6種);
3)低壓電器(共9種);
4)小功率電動機(共1種);
5)電動工具(共16種);
6)電焊機(共15種);
7)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共18種);
8)音視頻設備類(不包括廣播級音響設備和汽車音響設備)(共16種);
9)信息技術設備(共12種);
1O)照明設備(不包括電壓低于36V的照明設備)(共2種);
11)電信終端設備(共9種);
12)機動車輛及安全附件(共4種);
13)機動車輛輪胎(共3種);
14)安全玻璃(共3種);
15)農機產品(共1種);
16)乳膠制品(共1種);
17)醫療器械產品(共7種);
18)消防產品(共3種);
19)安全技術防范產品(共1種)。
3.出口的產品是否必須獲得強制性認證?
答:對于根據外貿合同的約定而特殊加工專供出口的產品,可以不申請強制性認證,但由于某種原因未出口的剩余產品將不允許進入市場銷售,除非獲得3C認證。
4.對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加施中國強制性認證標志的產品有何限制?
答:凡列入目錄范圍內的產品,若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末加施中國強制性認證標志,自2O03年5月1日起不得出廠、進口、銷售和在經營性活動中使用。
5.CCC標志的含義是什么?
答:認證標志“CCC”的名稱為“中國強制認證”(英文名稱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縮寫為“CCC”,也可簡稱為“3C”標志)。對于《目錄》內的產品,“CCC”標志是準許其出廠銷售、進口和在經營性活動中使用的證明標記。
6.強制性產品認證包括哪些環節?
答:認證程序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環節:
1)認證申請和受理;
2)型式試驗;
3)工廠審查;
4)抽樣檢測;
5)認證結果評價和批準;
6)獲得認證后的監督。
7.如何確定某種具體產品是否需要強制認證?
答:可以查閱相關產品強制性認證實施規則中的適用范圍及相關附件。另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20O2年第60號公告:《第一批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產品的適用范圍》。如果對認證范圍界定存在疑義,應向認監委書面詢問,認監委負責答復。
8.怎樣提交強制性產品認證申請?
答:申請人可以從訪問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網站:www.cqc.com.cn,獲取必要的信息、資料和表格,在線提交申請。或者按照網上公布的聯系方式,直接與各產品認證處聯系。
9.從哪里能找到關于申請單元劃分、送樣數量的規定?
答:各類產品的《強制性認證實施規則》中對認證的基本環節、認證實施的基本要求等做了詳細解釋,其內容包括:
1)適用的產品范圍;
2)認證依據的標準;
3)認證模式;
4)申請單元劃分原則;
5)抽樣和送樣要求;
6)關鍵元器件清單;
7)工廠質量保證能力要求;
8)獲證后的監督;
9)產品認證標志使用的要求;
10)其他規定。
10.《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可以從www.cqc.com.cn上下載嗎?
答:不能。如有需要可以與CQC辦公室聯系購買。聯系人:趙秀芹,CQC5O7房間;O1O-856619O4。
今天通過對《3C認證知識問答系列一》的學習,相信你對認證有更好的認識。如果要辦理相關認證,請聯系我們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