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第一页,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视频,久草成色在线,在线观看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国内

推廣 熱搜: ISO9001  音樂版權  知識產權貫標  CMMI  ISO20000  科技服務  質量管理體系  知識產權  測試標準  電池 

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

   日期:2025-03-10 09:40:44     來源:GAP認證     作者:中企檢測認證網     瀏覽:941    評論:0
核心提示: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1.目的和范圍1.1目的為進一步推動良好農業規范國

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

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為進一步推動良好農業規范國家標準的貫徹實施,規范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活動,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本規則規定了獲得和保持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所應遵守的程序和要求。

1.2范圍

本規則適用于作物、水產、畜禽產品良好農業規范的認證活動。

注:1.本規則所指作物包括大田作物、果蔬、茶葉等植物產品。2.具體的認證產品目錄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委)確定公布。未列入認證產品目錄的產品,各認證機構應當依據良好農業規范系列國家標準對該產品的適用性進行技術分析,并將有關技術分析報告和需補充的相關技術規范報國家認監委審定,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2.認證依據

GB/T 20014良好農業規范 系列國家標準

3.認證依據使用要求:

良好農業規范標準分為農場基礎標準、種類標準(作物類、畜禽類和水產類等)和產品模塊標準(大田作物、果蔬、茶葉、肉牛、肉羊、生豬、奶牛、家禽、羅非魚、大黃魚等)三類。在實施認證時,應將農場基礎標準、種類標準與產品模塊標準結合使用—例如,對生豬的認證應當依據農場基礎、畜禽類、生豬模塊三個標準進行檢查/審核。

當作為認證依據的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發生更新時,國家認監委會將及時通告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和相關認證機構。

4.認證申請人

4.1農業生產經營者;

4.2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

5.認證級別

5.1一級認證要求

5.1.1應符合適用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中所有適用一級控制點的要求;

5.1.2應至少符合所有適用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中適用的二級控制點總數95%的要求。

5.1.3不設定三級控制點的最低符合百分比。

5.1.4二級控制點允許不符合百分比計算公式

{二級控制點總數-不適用的二級控制點總數}×5%=(允許不符合的二級控制點總數)

注:允許不符合的二級控制點最終的總數是計算的實際數值取整。

5.2二級認證要求

5.2.1應至少符合所有適用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中適用的一級控制點總數95%的要求。

注:可能導致消費者、員工、動植物安生和環境嚴重危害的控制點必須符合要求。

5.2.2一級控制點允許不符合百分比計算公式

(一級控制點總數-不適用的一級控制點總數)×5%=(允許不符合的一級控制點總數)

5.2.3不設定二級控制點、三級控制點的最低符合百分比。

5.3符合性判定要求

5.3.1不論申請一級還是二級認證,所有適用的控制點(包括一級、二級和三級控制點)都必須審核/檢查,并應在檢查表的備注欄中對所有不符合進行描述。

5.3.2在審核/檢查中應收集對每個控制點的審核和檢查證據。一級控制點的審核/檢查證據應在檢查表的備注欄中記錄,以便追溯。

5.3.3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中被標記為“全部適用”的控制點,除非特別指出,都必須經過審核和(或)檢查。只有經國家認監委特許的例外可免除該條款的審核/檢查,這些例外由國家認監委發布。

6.認證方式及要求

申請人可按照下列兩種認證方式之一申請認證。

6.1選項1:農業生產經營者認證

6.1.1內部檢查

6.1.1.1應進行完整的基于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的內部檢查,在外部檢查時必須將內部檢查記錄提供給外部檢查員進行審核。

6.1.1.2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內部檢查。

6.1.2外部檢查

6.1.2.1認證機構對已獲證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及其所有適用模塊的生產場所,按所有適用控制點的要求每年至少實施一次通知檢查。

6.1.3不通知監督檢查

6.1.3.1認證機構每年應至少對其認證的農業生產經營者按不低于10%的比例實施不通知檢查。當認證機構按選項1發證的數量少于10家時,不通知檢查數量不得少于1家。

6.1.3.2不通知檢查可僅對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適用的一級和二級控制點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的處理方式和通知檢查的處理方式一致。

6.1.3.3不通知檢查可以在檢查前48小時內向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檢查計劃,農業生產經營者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檢查。第一次不接受檢查將收到書面告誡,第二次不接受檢查將導致證書的完全暫停。

6.2選項2: 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認證

6.2.1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6.2.1.1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應每年按照附件4中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進行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6.2.2內部檢查

6.2.2.1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每年應對每個成員及其生產場所至少實施一次內部檢查,內部檢查由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內部檢查員實施,或轉包給外部檢查員實施,但此時不同于認證時的外部檢查員檢查,不做認證決定,且此外部檢查員不應是外部檢查認證機構的人員。

6.2.2.2每年的內部檢查應按照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所有適用控制點的要求進行。

6.2.3質量管理體系外部通知審核

6.2.3.1認證機構每年應對申請人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一次通知審核,審核按照附件4和附件5的要求進行。

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可以通過糾正措施計劃進行關閉,糾正時限應依據不符合嚴重程度來確定,但最長不可超過28天。

6.2.4質量管理體系外部不通知審核

6.2.4.1認證機構每年至少對其認證的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按不低于10%的比例增加實施一次不通知審核。當發證機構按選項2發證的數量少于10家時,不通知審核數量不得少于1家。

6.2.4.2不通知審核僅審核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部分,任何質量管理體系的不符合將導致對整個組織的制裁。

6.2.4.3不通知審核可以在檢查前48小時內向獲證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提供審核計劃,獲證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審核。第一次不接受審核將收到書面告誡,第二次不接受審核將導致證書的完全暫停。

6.2.5外部檢查

6.2.5.1每年應對所有獲證的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組織實施一次通知的外部檢查和一次不通知的外部檢查。檢查采取對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內成員隨機抽樣方式進行。

6.2.5.2初次認證、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更新或獲證的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更換認證機構時,抽樣數不能少于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成員數量的平方根。

6.2.5.3獲證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每年進行的不通知檢查抽樣數量,可以是初次認證抽樣數量的50%。如果檢查沒有發現不符合,下一次通知檢查時抽樣數量可以減為成員數平方根的50%。如果在不通知檢查中出現不符合,則在下一次通知檢查時抽樣數量按照初次檢查要求對待。

6.2.5.4每年的外部檢查應按照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所有適用控制點的要求進行。

7.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7.1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義務

7.1.1認證證書持有人必須對認證范圍內認證產品與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以及本規則的符合性負責。選項2認證,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作為合法實體將成為證書持有人。

7.1.2認證申請程序必須在認證機構對其實施初次檢查/審核前完成。

7.1.3認證證書持有人還在認證機構的制裁過程中的,不得轉換認證機構。除非做出制裁決定的認證機構已確認認證證書持有人關閉了相關不符合,或制裁期已過。

7.1.4認證證書持有人只能在原發證機構宣布該認證證書作廢后,才能轉換認證機構。

7.1.5認證證書持有人轉換認證機構,或向新認證機構申請新產品認證時,必須向新認證機構提供在原認證機構獲得的注冊號碼。

7.1.6當申請人按7.2.5的要求向多個認證機構申請認證時,申請人必須:

Ⅰ)通知其他相關認證機構,并由認證機構在上報國家認監委的信息中予以說明。

Ⅱ)如果受到了其中一個認證機構的制裁(如因違反認證實施規則、糾正措施超期等受到的制裁),應書面通知其他相關認證機構。

Ⅲ)書面同意相關認證機構之間就不符合和制裁內容進行交流。

7.1.7認證證書持有人有責任按認證機構要求提供最新資料及相關數據,例如農場或生產面積變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成員變動。

7.1.8申請人必須書面承諾遵守本規則所包含的要求。

7.1.9申請人應保證對所申請認證的產品擁有所有權,對種植、養殖場所擁有所有權或使用權。

7.1.10申請人必須向認證機構作出正式聲明,說明其申請認證的產品所要進行交易或出口的國家/地區。

7.2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權利

7.2.1申請人就申請認證服務內容和認證機構達成協議,其中必須包括認證機構的承諾。

7.2.2認證機構應在申請人提出申請14日內作出是否接受申請的決定,在初次認證審核/檢查或不符合項關閉后14日內做出認證決定。

7.2.3申請人可以就同一模塊中的不同產品申請不同選項的認證,但同一產品不能按不同的選項申請認證。

7.2.4無論何種原因,認證證書持有人有權利更換認證機構(處于認證機構制裁過程中的除外)。更換認證機構時有權終止同認證機構簽署的合同(處于認證機構制裁過程中的除外)。但這不能免除應付的相關費用。

7.2.5申請人可以將不同的產品向不同的認證機構申請認證。

Ⅰ)如果申請人為多個產品分別申請不同選項的認證(參考7.2.3)。

Ⅱ)如果一個農業生產經營者同時參加了多個生產經營者組織(例如牛的養殖在一個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中,而豬的養殖加入了另一個組織)。

7.2.6認證證書持有人可以自愿申請證書中的部分或全部產品暫停(處于認證機構制裁過程中的除外),此時認證證書將被認證機構標識為“自我聲明部分或全部暫停”。申請暫停不能免除相關費用。

7.2.7保密條款:認證機構應把所有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提供的一切產品的詳細資料、生產過程、評估報告及相關文件作為機密,未經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書面許可,認證機構不得將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信息提供給第三方(法律法規和本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7.2.8合法的證書持有人才有權利在市場上銷售認證產品。

8.認證程序

8.1申請

8.1.1申請文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8.1.1.1申請人的名稱

8.1.1.2聯系人的姓名

8.1.1.3最新的地址(地址和郵編)

8.1.1.4其他身份證明(營業執照等)

8.1.1.5聯絡方式(電話傳真及電子郵件地址)

8.1.1.6產品名稱

8.1.1.7當年的生產面積(作物類)/產品的數量(畜禽、水產類)

8.1.1.8申請的和不準備申請的作物名稱(作物類)

8.1.1.9一次收獲還是多次收獲(作物類)

8.1.1.10申請選項(1或2)、申請級別(一級或二級)

8.1.1.11申請認證的標準名稱和版本

8.1.1.12原認證注冊號(如有)

8.1.1.13認證機構要求提交的信息 參照7.1.6

8.1.1.14對果蔬產品:如果不進行產品處理,則聲明不包含產品處理(對每種認證的產品)。

8.1.1.15對果蔬產品:如果是在農場范圍外進行產品處理,產品處理者的認證注冊號碼(適用時)。

8.1.1.16對果蔬產品:如果產品需進行處理,生產者應說明是否同時處理來自其他獲證生產者的產品。(這種情況下在GB/T 20014中關于農產品處理的所有適用的二級控制點都必須按照一級控制點來檢查)

8.1.1.17對茶葉、水產品:如產品由監管鏈中指定的加工者加工,生產者應立即將其注冊號碼通知認證機構并及時更新(適用時)。

8.1.1.18對畜禽、水產產品:當生產者獲悉運輸方的注冊號碼或注冊號碼變更時,應立通知認證機構并更新(適用時)。

8.1.1.19產品可能的消費國家/地區的聲明。

8.1.1.20產品符合產品消費國家/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聲明和產品消費國家/地區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包括申請認證產品適用的最大農藥殘留量MRL法規)。

8.1.2合同

申請人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后,應與認證機構簽署認證合同。

8.1.3注冊號

申請人與認證機構簽署合同后,認證機構應授予申請人一個認證申請的注冊號碼。

注冊號編碼規則: ChinaGAP+空格+認證機構名稱的字母縮寫+空格+申請人的流水號碼。

注:只有在取得注冊號后才能開始檢查/審核。

8.2檢查/審核程序

8.2.1對于選項1、選項2的認證檢查/審核在6.1、6.2中已經分別有詳細介紹。

8.2.2現場確認:作為審核活動的一部分,必須檢查農場及其模塊的生產場所。

8.2.3檢查/審核時間安排 8.2.3.1作物類認證Ⅰ)初次認證檢查

初次檢查要求申請人提供獲得注冊號之后,收獲日期之前的3個月的記錄。其中收獲和生產處理過程必須在申請注冊之后實施,注冊之前的收獲和生產處理的記錄無效。

a)初次認證檢查時間安排

宜選擇在收獲期間安排初次檢查,以便對與收獲相關的控制點(如最大農殘限量、收獲期間的衛生除害等)進行查證。

b)初次認證檢查時間調整

在收獲期間無法實施檢查時,可以調整檢查時間,但認證機構應對此做出說明。如果檢查在作物收獲之前進行,致使部分適用的控制點無法檢查,認證機構應當做后續跟蹤檢查或者由生產者以傳真、照片或其他可接受(由農業生產者和認證機構進行協商確定)的形式提交證據;如果檢查是在作物收獲之后進行,生產者必須保留有關收獲的適用控制點符合性的證據。認證機構應適當增加對未在收獲期進行檢查的生產者在收獲期進行不通知檢查的概率。

頒發認證證書前應保證所有未被檢查控制點得到驗證,并保證超出規定比例的不符合項已經關閉。

c)多種作物認證檢查時間安排

申請一種以上作物的認證,如果生產期同步或相近的,檢查時間宜靠近收獲期;如果生產期不同步或不相近的,那么初次認證檢查應選擇在最早收獲作物的收獲期間進行,其他產品只有在通過現場檢查或者由生產者提供可接受的證據,驗證了適用控制點的符合性后,方可將其加入到認證證書的覆蓋范圍。

Ⅱ)復評

a)如果在規定的復評時間內,沒有當季作物供檢查,認證機構可以將原證書有效期再延長3個月(認證證書有效期的延長必須在證書有效期之前提出,并被認證機構批準,否則認證證書將被撤銷);

b)復評應在上一次檢查6個月后,證書有效期之前完成。現場至少必須有一種證書覆蓋范圍內的當季作物(指在尚未收獲階段或已收獲且尚在倉庫中)能使認證機構相信,任何其他當時不在種植狀態的證書覆蓋范圍的作物(如果有)也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控制。

Ⅲ)認證機構應當根據認證產品模塊的風險程度,制定適宜的產品抽樣程序和檢驗方案,實施相應的抽樣檢驗,以驗證認證產品符合消費國家/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8.2.3.2畜禽類和水產類認證

Ⅰ)初次認證檢查和復評時,畜禽或水產品必須在養殖狀態。

Ⅱ)復評應在上一次檢查6個月后,證書有效期之前完成。

Ⅲ)如果在規定的復評時間內,沒有畜禽在養殖狀態供檢查,認證機構可將生豬、家禽模塊認證證書有效期再延長3個月,牛、羊以及奶牛模塊認證證書有效期延長6個月(認證證書有效期的延長必須在證書有效期之前提出,并被認證機構批準,否則認證證書將被撤銷)。

Ⅳ)如果認證證書同時覆蓋了生豬/家禽和牛/羊/奶牛模塊,則復評應按照在生豬/家禽的復評時間要求進行,以滿足不同模塊復評時間的要求。

Ⅴ)對于畜禽24個月內檢查時間的確定,應考慮冬季、夏季和室內、室外的因素。

8.3認證的批準 8.3.1認證的批準是指簽發認證證書。 8.3.2認證的批準條件,即申請人必須滿足本規則所有適用條款的要求。

8.3.3認證證書由認證機構頒發,有效期為12個月。證書持有人若要延長證書的有效期,在證書失效前應向認證機構進行年度再注冊,否則,證書狀態將由“有效”變為“證書未更新或未再注冊”。

注:認證證書的延長見8.2.3.1、8.2.3.2。

8.3.4認證機構和申請人的認證合同期限最長為3年,到期后可續簽或延長3年。

8.3.5關于認證標志及認證證書內容和使用要求,見第10條款。

8.3.6當頒發或再次頒發認證證書時,證書上的頒證日期是認證機構做出認證決定的日期。

8.4批準范圍

批準范圍應指明認證的產品范圍、場所范圍和生產范圍。

8.4.1產品范圍

8.4.1.1發放給獲證申請人的證書內容包括獲證的農場和聲明的產品。

8.4.1.2對于選項2,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成員可以從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獲取認證確認函,但是未經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同意不得使用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認證證書。

8.4.2場所范圍

在獲證農場中注冊產品的所有種植/養殖區域及模塊場所都必須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規定。

8.4.3生產范圍

8.4.3.1不論產品在離開農場前所有權是否發生變化,生產范圍應涵蓋認證模塊所有的生產過程,對作物至少覆蓋到收獲(果蔬例外),對畜禽至少覆蓋到運輸裝載點。

8.4.3.2對果蔬產品,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已聲明不進行農產品處理時(不包括那些為加工產品進行的活動),針對該農產品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中處理部分條款不適用, 認證范圍可縮小。

8.4.3.3對果蔬產品如果包含農產品處理的范圍,必須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中關于處理的條款。

8.4.3.4如果農產品處理采用外包方式,只有滿足下述條件才能在認證證書中包含處理的范圍:

Ⅰ)在處理時農產品所有權仍然屬于申請人。

Ⅱ)農產品處理的分包方應獲得相應產品處理的認證范圍。

Ⅲ)分包方能建立追溯體系區分處理的產品。

Ⅳ)分包方關于產品處理部分的二級控制點要求按一級控制點檢查。

Ⅴ)分包方不得包裝、加工或儲存非認證的同一種產品。

8.4.3.5對果蔬產品如果在收獲期之前,產品在田間已被售出,并且購買者也負責農產品加工、收獲和生產,那么認證證書中可不包括收獲部分。

8.4.4產品監管鏈的范圍包括產品從農場售出后所有權變化的相關各方(貿易方、存儲方、收集方、運輸方和零售商賣到最終消費者)的所有活動,包括一套能夠區分認證和非認證產品的隔離和區分管理體系,確保產品不被混淆。監管鏈應用于水產和茶葉的認證。

8.5分包方的控制

8.5.1應建立程序以確保分包給第三方的活動滿足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

8.5.2應對分包方的能力進行評估并保留評估記錄。

8.5.3應在同分包方的合同中明確分包方應遵守申請人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相關程序要求。

9認證證書的保持

9.1確認

9.1.1認證機構每年必須對認證證書持有人以及相關認證范圍內的產品重新確認。

9.1.2認證機構每年必須按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實施檢查/審核和確認。

9.2制裁

本條款適用于認證機構對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以及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對其成員的制裁。

9.2.1告誡

9.2.1.1認證機構檢查出的所有不符合都可做出告誡的制裁。允許在一段時間內消除引起告誡的起因, 在此之后如果告誡仍未解除,則予以暫停。

9.2.1.2所允許的糾正時間將由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協商決定, 最長糾正期限為從告誡之日起28天止。

9.2.2暫停

9.2.2.1在一段時期內,認證證書持有人將被禁止使用認證標志、證書或其他任何與良好農業規范有關的文件。

9.2.2.2暫停的持續時間將由認證機構決定,最長為6個月。暫停期滿之后,如果暫停仍然沒有解除,將撤銷證書,并解除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之間的合同。如果暫停是自行要求的,那么由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自行確定為達到符合所需的整改措施和時限,且必須與認證機構達成一致,但必須在暫停解除之前關閉。

9.2.2.3暫停的解除

暫停將會持續到有證據證明引起暫停的原因已經整改,由認證機構來完成一次預先通知的或不通知的確認檢查/審核,符合要求后暫停才能解除。

9.2.2.4暫停的類型

Ⅰ)延期暫停:在允許糾正的期限內即28天,不會強制實行立即暫停。如果28天之后問題仍然沒有糾正,則實施立即暫停。

Ⅱ)立即暫停, 可以是下列任意一項

a)部分暫停: 僅僅是被認證產品范圍內的某一部分被暫停,被暫停產品將被禁止使用認證標志、證書或其他任何與良好農業規范有關的文件。

b)完全暫停: 對被認證產品范圍內的所有產品暫停。

注:如果所有農場基礎或種類的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出現了導致暫停的不符合,則其覆蓋的所有模塊的產品,將被完全暫停。

9.2.3撤銷

9.2.3.1解除合同,全面禁止使用與良好農業規范相關的文件、證書、認證標志等。

9.2.3.2證書已被撤銷的認證證書持有人,只有在引起撤銷的起因消除12個月后,才能向認證機構提出再次認證申請。

9.3不符合的處置

認證機構對認證證書持有人和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對其成員應按照以下規定確定不符合,制定識別和處理不符合的相關程序。

9.3.1一級控制點不符合

9.3.1.1一級認證的一級控制點不符合

Ⅰ)如果認證機構發現并證實認證證書持有人出現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一級控制點不符合,認證證書持有人也未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且未告知直接客戶和認證機構,證書將立即完全暫停,最長期限為6個月。如果在以后的審核/檢查中發現重復出現同樣的問題,則證書會被撤銷。

如果在一個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一個成員處發現一級控制點不符合,則認證機構必須進一步調查,增加取樣數(最大為其成員總數平方根的4倍),以確定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不符合的嚴重性,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對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實施暫停制裁,或是僅對該成員暫停制裁6個月。

Ⅱ)如果認證證書持有人在認證機構發現之前,告知直接客戶和認證機構其不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某一級控制點,并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避免該不符合項的再次發生,證書應當被立即部分暫停,其范圍由認證機構決定。立即部分暫停的范圍可限定到某種產品(地塊、溫室、動物或批次)的可清楚識別的、可追蹤的部分,同時農場應有清楚的、可識別的追蹤(追溯)系統。

Ⅲ)當出現一級控制點的不符合,檢查員應對不符合對環境和消費者安全影響程度進行評估。如果不符合不會對環境和消費者安全形成嚴重危害,且可在28天內完成不符合的整改,認證機構可延期暫停;如果不符合會對環境和消費者安全形成嚴重危害,則應立即暫停。

9.3.1.2二級認證的一級控制點不符合

如果超過5%的適用一級控制點不符合,證書會被立即完全暫停。在最長期限6個月內,認證機構必須確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通過現場訪問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核查進行),否則撤銷證書,并解除合同。

9.3.2二級控制點不符合(僅適用于一級認證)

9.3.2.1延期暫停

如果超過5%的適用二級控制點不符合,證書會被延期暫停。在需要時,最長28天內認證機構必須確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通過現場訪問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核查進行)。

9.3.3合同性不符合

9.3.3.1次要條款不符合

當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的合同的次要條款出現不符合時,將對其進行告誡。允許的糾正時間由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商議決定。認證機構將要求其提交書面的證明作為已符合的證據。最長糾正期限為28天。

9.3.3.2技術性不符合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之間合同簽訂的協議出現不符合,或發現與認證證書持有人有關的生產性技術疑問,將導致立即完全暫停。

當認證證書持有人未在規定時間內滿足先前告誡提出的要求、未按合同約定付款、未按認證機構傳達的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認證規則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最新要求進行修正、變更或調整時,將立即完全暫停。

9.3.3.3主要條款不符合

當因未履行認證機構和認證申請人簽訂的合同中的協定而出現的不符合,這種不符合客觀表現為認證證書持有人相關方面的管理不善,則合同解除。

9.3.3.4認證證書持有人破產或者農場場所所有權或使用權關系發生改變則合同解除。

9.3.3.5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合同不符合時,將給予撤銷的制裁

Ⅰ)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經歷了部分或全部暫停的6個月之后,仍無法證明實施了充分的整改措施且有效;

Ⅱ)在某一范圍內的不符合導致認證機構對生產的完整性產生懷疑;

Ⅲ)當發現主要合同不符合時。

10.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

10.1認證證書應包括以下信息:

10.1.1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標志

10.1.2簽發證書的認證機構名稱和認證機構的標識

10.1.3認可該認證機構的認可機構的名稱和/或標識(如果獲得認可)

10.1.4認證證書持有人的名稱和地址

10.1.5農場名稱和地址。如果獲證的是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應在證書或附件中列出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所有成員/農場場所名稱和地址。

10.1.6認證選項、認證級別

10.1.7注冊號

10.1.8證書號

10.1.9認證產品范圍

10.1.10果蔬產品如未經處理,應聲明(適用時)

10.1.11認證依據的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名稱及版本號

10.1.12發證時間

10.1.13證書有效期

10.2認證標志式樣

10.3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

10.3.1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應符合《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2004年第63號令)的規定。

10.3.2申請人在獲得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后可以在非零售產品的包裝、產品宣傳材料、商務活動中使用認證標志(獲得認證的茶葉及認證證書中覆蓋了農產品處理范圍的果蔬可以在零售包裝上使用認證標志)。認證標志使用時可以等比例放大或縮小,但不允許變形、變色;在使用認證標志時,必須在認證標志下標認證證書號。

10.3.3認證證書持有人應對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的使用和展示進行有效的控制。

10.3.4認證證書持有人不得利用認證證書或認證標志混淆認證產品與非認證產品誤導公眾。

11.申訴和投訴

11.1申請人如對認證機構的認證決定有異議,可在10個工作日內向認證機構申訴。認證機構自收到申訴之日起,應在30日內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申訴人。申請人對處理結果仍有異議的,可以向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

11.2申請人認為認證機構行為嚴重侵害了自身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

12.認證收費

按照國家價格主管部門規定的產品認證收費管理辦法和收費標準收取。

今天通過對《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的學習,相信你對認證有更好的認識。如果要辦理相關認證,請聯系我們吧。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

本文來源: http://www.rumin8raps.com/zs/202011/ccaa_13746.html

 
打賞
 
更多>同類知識
0相關評論

GAP認證推薦圖文
GAP認證推薦知識
GAP認證點擊排行
ISO體系認證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蜀ICP備075049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应城市| 隆回县| 东海县| 科尔| 稷山县| 东光县| 澎湖县| 新民市| 防城港市| 休宁县| 延庆县| 溧水县| 大关县| 北宁市| 措勤县| 白银市| 丹阳市| 淮南市| 金华市| 北辰区| 固安县| 峨边| 台南县| 呼图壁县| 新和县| 靖西县| 建瓯市| 漳平市| 湄潭县| 姜堰市| 华阴市| 崇礼县| 平顶山市| 双柏县| 温泉县| 阳曲县| 乌拉特后旗| 通渭县| 理塘县|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