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危害:
黃曲霉毒素是一類真菌(如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有毒的代謝產物,它們具有很強的致癌性,主要存在于藥材、谷物、堅果、棉籽以及動物飼料相關的產品中。其毒性遠遠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當人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
國家重視程度:
近年來,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斷加大中藥生產流通監管力度,努力保持中藥質量總體穩定。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規范中藥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的通知(國食藥監安[2012]187號中,要求加強對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農藥殘留、黃曲霉毒素等安全性指標的檢測和控制,切實保證中藥材質量和安全,另要求企業具備與生產品種相適應的檢驗設備和能力,嚴把質量檢驗關。《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開展藥品快速檢驗技術研究,搭建檢驗技術共享平臺”、“加快推進藥品快速檢驗技術在基層的應用,配置快速檢驗設備”、“加強縣級機構快速檢驗能力建設”的要求。
中藥中黃曲霉毒素的檢測方法:
2010版《藥典》附錄IX V黃曲霉毒素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另外增補藥典描述該法檢測建立增加柱后光化學衍生法。
華安麥科作為國內最早從事霉菌毒素檢測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對黃曲霉毒素檢測也有深刻的探索研究,下面就我們的實踐和大家分享一下,免疫親和柱-高效液相色譜法-柱后光化學衍生等內容。
【原理】:
樣品經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經過濾、稀釋,濾液經過含有黃曲霉毒素特異抗體的免疫親和柱層析凈化,黃曲霉毒素交聯在層析介質中的抗體上,此抗體對黃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專一性,用水將免疫親和柱上雜質除去,以甲醇通過免疫親和柱洗脫,再經光化學衍生器柱后衍生,以提高檢測準確性。
【主要試劑及耗材】:
ToxinFast®氣控操作架:含氣泵
ToxinFast®黃曲霉毒素免疫親和柱1ml或3ml
ToxinFast®光化學衍生器
ToxinFast®玻璃微纖維濾紙:直徑11cm、孔徑1.5µm
ToxinFast®玻璃試管:直徑12mm,長75mm,無熒光特性
ToxinFast®注射器:10ml、20ml
【檢測步驟】:
樣品粉碎——提取——洗脫液進樣、親和柱凈化——化學衍生——檢測數值(做過液相的都知道這些步驟的,在這里就簡單提一下,主要是為什么用到氣控操作架和化學衍生器在下面解釋一下!)
氣控操作架的使用說明:
在樣品粉碎后需要過親和柱凈化,也就是怎么方便親和柱使用操作的問題,氣控操作架能有效地提高這個環節的工作效率(很方便操作的),如圖示:
1連接組裝好的氣控操作架,將免疫親和柱、注射器針筒與氣控操作架連接,如圖所示;
2將處理后的溶液上樣;
3調節空氣泵旋鈕以控制流速,使樣液以1-2d/s的速度流出;
4,待樣液完全排干,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以2-3d/s的流速洗滌兩次,每次10ml;
5,待液體完全排干,將樣品瓶置于親和柱下方,上樣1ml甲醇以1d/s的速度流出至完全排干。
以上操作步驟是用免疫親和柱--高效液相法檢測中藥中黃曲霉毒素的必經步驟,如使用氣控操作架就能很好的固定親和柱并以可控流速操作,既高效也能使操作誤差減到最小。
華安麥科ToxinFast®氣控操作架具有6支可控支流,能同時有效檢測多個樣本,還適用于
1ml和3ml多種規格免疫親和柱。
為什么使用光化學衍生器?
由于黃曲霉具有較強的紫外吸收和產生熒光的特性,因此可以進行HPLC-紫外或熒光檢測,但是同時黃曲霉毒素中的B1、G1由于其在含水的流動相中容易產生熒光淬滅,因此在很多的實驗中都會采用衍生法測定黃曲霉毒素。
衍生的方法也很多:有柱前的,柱后的,在線的,由于在線的柱后光化學衍生有明顯的優勢,所以現在被增補為藥典的檢測方法,優勢主要在于(無需任何化學試劑、對人員無傷害;無需人員直接操作、避免誤差; 無需擔心衍生液腐蝕檢測器)
大家看完上圖肯定也能感受到在線光化學衍生的效果,希望這個分享可以給大家做黃曲霉毒素檢測時提供小小的幫助。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