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成為了2023年的熱門商品,眾多企業更被各種口罩認證證書晃花了眼??谡?,在多個國家都有準入條件,很多廠家為了保證其生產的口罩能順利出口,花大價錢托中介公司做了相關認證。近期,海關查獲了未獲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的出口醫療物資。同時提醒出口企業在報關前甄別相關認證證書的真偽,以免造成損失。
敲重點:辨別證書的真偽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下面,與大家一起具體了解如何分辨口罩認證證書的真偽。
口岸 查獲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查獲一批10萬個申報為“非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的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并未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
01中 國
醫用口罩在中國屬于二類醫療器械,是由省一級藥品監管部門實施注冊管理,可以通過醫療器械查詢醫療器械準入號進行查詢。
首先打開官網
http://www.nmpa.gov.cn/

在“政務公開”欄目下面選擇數據查詢
http://www.nmpa.gov.cn/

進入后在醫療器械一欄按需選擇
http://www.nmpa.gov.cn/

進入該頁面后按照上面標注的情況,把商品最小獨立包裝上注明的商品信息輸入就可以進行查詢了。
02美 國
目前已獲得美國FDA準入的口罩產品可以通過其官網查詢注冊證書號進行查詢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PMN/pmn.cfm

根據FDA最新政策,目前是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認可中國標準的口罩
授權企業鏈接為https://www.fda.gov/media/136663/download

03歐 盟
市場上的CE認證證書五花八門,幾乎以假亂真。申請認證的企業可以問發證機構兩個問題:
01貴司是否為NB機構? 機構號是否可以查詢?
02出具的CE證書在官網可查嗎?



(常見的CE認證偽證書,圖片源于網絡)
歐盟公布了一系列由歐盟統一監管和認證資質授權的機構,也就是我們說的NB機構,并授予每家機構一個唯一的四位數編碼即公告號,CE證書的申請和頒發就由對應法規和指令授權的公告號機構頒發。
鏈接如下
https://ec.europa.eu/growth/tools-databases/nando/index.cfm?fuseaction=notifiedbody.main

對應所獲取的NB授權號,點擊相應的編碼所在位置,進入以后可以查詢該機構得到授權的指令。出具的在授權范圍內的指令的認證證書才是有效的。目前歐盟和口罩相關的指令有:醫療器械指令93/42/EEC(MMD)、醫療器械的新法規(EU) 2017/745(MDR)、個人防護裝備(PPE)法規(EU)2016/425。

04韓 國
醫用外科口罩在韓國屬于Ⅱ類醫療器械產品。MFDS(韓國食品和藥品安全部)對Ⅱ類器械實行上市前批準。韓國規定該類商品進口商應確保進口產品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并拿到MFDS授權機構的許可的。MFDS只向本國公司發證,韓代職責更重,證書真偽不用太擔心。
05澳大利亞
口罩產品在澳洲需要通過澳洲澳大利亞政府保健品管理局TGA注冊,TGA是澳大利亞的治療商品(包括藥物、醫療器械、基因科技和血液制品)的監督機構,依據Australian Therapeutic Goods (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s 2002,澳大利亞對醫療器械的分類幾乎和歐盟分類一致,如果已經獲得歐盟公告機構(Notified Body)簽發的CE證書,是可以被TGA認可的,并可以作為滿足澳大利亞安全法規的重要注冊資料。TGA審批通過后會為生成ATRG登記號,查詢方式如下。
首先,進入官網
http://www.tga.gov.au/

選擇方框中的“Australian Register of Therapeutic Goods (ARTG)”開始搜索
http://www.tga.gov.au/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