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全民阻擊戰已經打響。作為個人衛生防護的“第一道防線”,佩戴符合防疫標準的口罩十分重要。從N95、KN95到醫用外科口罩,普通群眾對于口罩選擇或許存在一些知識盲區。這里我們通過歸納標準領域的知識點,幫助大家了解口罩的相關常識。

口罩都有哪些標準?
目前,我國關于口罩的主要標準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等,涵蓋勞動防護、醫用防護、民用防護等領域。
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為全文強制性標準,于2006年12月1日實施。該標準所規定的防護對象包括各類顆粒物,即包括粉塵、煙、霧和微生物,還規定了呼吸防護用品的生產和技術規范,對防塵口罩的材料、結構、外觀、性能、過濾效率(阻塵率)、呼吸阻力、檢測方法、產品標識、包裝等都有嚴格要求。
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于2011年8月1日實施。該標準規定了醫用防護口罩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標志與使用說明及包裝、運輸和貯存,適用于醫療工作環境下,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的自吸過濾式醫用防護口罩。該標準的4.10為推薦性,其余為強制性。
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由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為醫藥行業標準,于2013年6月1日實施。該標準規定了醫用外科口罩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標志與使用說明及包裝、運輸和貯存。該標準規定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應不小于95%。
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是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于2016年11月1日實施。該標準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結構要求、標簽標識要求、外觀要求等,主要指標包括功能性指標顆粒物過濾效率、呼氣吸氣阻力指標、密合性指標等。該標準要求口罩應能安全牢固地護住口鼻,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角和銳利邊緣,對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會對人身體造成傷害的因素做了詳細規定,以保障公眾佩戴防護口罩時的安全性。
常見口罩有哪些?
現在我們最常提到的口罩,包括KN95、N95、醫用外科口罩等。
首先是KN95口罩。根據國家標準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的分類,口罩按照過濾元件的效率水平,分為KN和KP兩類。KP類適用于過濾油性顆粒物,KN類適用于過濾非油性顆粒物。其中KN95口罩在用氯化鈉顆粒物檢測的情形下,其過濾效率應大于等于95%,即對于0.07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大于等于95%。
N95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顆粒物防護口罩之一。“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95”表示暴露在規定數量的專用試驗粒子下,口罩內的粒子濃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濃度低95%以上。
然后是醫用外科口罩。根據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的定義,醫用外科口罩為“臨床醫務人員在有創操作環境中所佩帶的,為接受處理的患者及實施有創操作的醫務人員提供防護,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傳播的醫用外科口罩為醫護人員工作時所佩戴的口罩”。這類口罩用于醫療門診、實驗室、手術室等醫療環境,從外到內分為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
科學選擇口罩
專家表示,口罩佩帶除了提供有效防護外,還必須考慮到佩戴者的舒適性,不能帶來生物危害等負面影響。一般來講,口罩防護性能越高,對舒適性能的影響越大。人們佩戴口罩在吸氣時,口罩對空氣流動具有一定阻力作用。當吸氣阻力過大時,有的人會感到頭暈、胸悶等不適狀況。
不同人的行業不同、體質各異,因此對于口罩的密封性、防護性、舒適性、適應性等指標要求也不同。一些特殊人群,如兒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要謹慎挑選口罩類型,在確保安全防護的前提下,避免長時間佩帶出現缺氧頭暈等意外情況。
最后,提示大家不管什么類型的口罩,在用過后都要妥善處理,以免成為新的傳染源。平時多備幾只口罩,及時更換,筑牢健康防護的第一道防線。祝大家身體健康!

口罩都有哪些標準?
目前,我國關于口罩的主要標準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等,涵蓋勞動防護、醫用防護、民用防護等領域。
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為全文強制性標準,于2006年12月1日實施。該標準所規定的防護對象包括各類顆粒物,即包括粉塵、煙、霧和微生物,還規定了呼吸防護用品的生產和技術規范,對防塵口罩的材料、結構、外觀、性能、過濾效率(阻塵率)、呼吸阻力、檢測方法、產品標識、包裝等都有嚴格要求。
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于2011年8月1日實施。該標準規定了醫用防護口罩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標志與使用說明及包裝、運輸和貯存,適用于醫療工作環境下,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的自吸過濾式醫用防護口罩。該標準的4.10為推薦性,其余為強制性。
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由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為醫藥行業標準,于2013年6月1日實施。該標準規定了醫用外科口罩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標志與使用說明及包裝、運輸和貯存。該標準規定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應不小于95%。
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是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于2016年11月1日實施。該標準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結構要求、標簽標識要求、外觀要求等,主要指標包括功能性指標顆粒物過濾效率、呼氣吸氣阻力指標、密合性指標等。該標準要求口罩應能安全牢固地護住口鼻,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角和銳利邊緣,對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會對人身體造成傷害的因素做了詳細規定,以保障公眾佩戴防護口罩時的安全性。
常見口罩有哪些?
現在我們最常提到的口罩,包括KN95、N95、醫用外科口罩等。
首先是KN95口罩。根據國家標準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的分類,口罩按照過濾元件的效率水平,分為KN和KP兩類。KP類適用于過濾油性顆粒物,KN類適用于過濾非油性顆粒物。其中KN95口罩在用氯化鈉顆粒物檢測的情形下,其過濾效率應大于等于95%,即對于0.07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大于等于95%。
N95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顆粒物防護口罩之一。“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95”表示暴露在規定數量的專用試驗粒子下,口罩內的粒子濃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濃度低95%以上。
然后是醫用外科口罩。根據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的定義,醫用外科口罩為“臨床醫務人員在有創操作環境中所佩帶的,為接受處理的患者及實施有創操作的醫務人員提供防護,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傳播的醫用外科口罩為醫護人員工作時所佩戴的口罩”。這類口罩用于醫療門診、實驗室、手術室等醫療環境,從外到內分為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
科學選擇口罩
專家表示,口罩佩帶除了提供有效防護外,還必須考慮到佩戴者的舒適性,不能帶來生物危害等負面影響。一般來講,口罩防護性能越高,對舒適性能的影響越大。人們佩戴口罩在吸氣時,口罩對空氣流動具有一定阻力作用。當吸氣阻力過大時,有的人會感到頭暈、胸悶等不適狀況。
不同人的行業不同、體質各異,因此對于口罩的密封性、防護性、舒適性、適應性等指標要求也不同。一些特殊人群,如兒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要謹慎挑選口罩類型,在確保安全防護的前提下,避免長時間佩帶出現缺氧頭暈等意外情況。
最后,提示大家不管什么類型的口罩,在用過后都要妥善處理,以免成為新的傳染源。平時多備幾只口罩,及時更換,筑牢健康防護的第一道防線。祝大家身體健康!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