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原則是怎樣的,知識產權糾紛是指知識產權人因為行使知識產權侵犯自己的知識產權與第三人所產生的爭議。那么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原則是怎樣的?
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原則是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則。
以事實為根據,就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客觀地認定事實,忠于事實的真相。這也是以法律為準繩,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條件。
以法律為準繩,是指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準確地適用法律,辨明是非,明確責任,制裁違法行為,保護合法權益,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作為準繩的法律,既包括實體法,又包括程序法。
2、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
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憲法所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具體體現。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是指任何當事人在法律上的正當權利和合法利益都平等地受我國法律保護,任何當事人違法犯罪都應受到平等的追究和法律制裁。不論當事人職業、社會地位、財產狀況等有何差別,不論其是公民、法人,還是其他非法人組織,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容許當事人有任何法外權利,不容許因人而異,不論是中國當事人還是外國當事人,除受對等原則限制外,在適用法律上也一律平等。任何當事人就同一性質的糾紛尋求解決時,均應享有相同的實體法和程序法上的權利,只要糾紛事實相同或相近,就應當得到相同或類似的法律后果。
3、兼顧公平合理的原則
由于知識產權糾紛的復雜性,科技迅速發展等原因導致的知識產權立法滯后,以及成文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公平為價值取向的法律卻不一定帶來公平。要解決法律與公平之間的矛盾,就要借助于兼顧公平合理的原則。對于兼顧公平合理原則的適用,應立足于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立法精神,并明確規定其適用范圍及在程序上的具體要求,這樣既能嚴格依法實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又能在顯失公平的個案或特殊情形下兼顧公平合理,真正實現對公平價值的追求。
因為并非是基層法院可以受理所有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故此對于知識產權的所有者來說,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判斷糾紛的類型,確定好管轄法院之后,若是已經掌握了他人侵權的證據,此時就可以帶著這些證據和民事訴狀一起,提交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了。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