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賽緯”)中止IPO進程。
據了解,深交所曾對與珠海賽緯的創業板定位提出多項關于知識產權的疑問問詢。
圖源:深交所
1
研發人員、實際控制人都存在競業協議?
據悉,珠海賽緯獲得專利58項,其中發明專利5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并與武漢理工大學、夏普北美研究院、英國Faradion公司等機構存在合作研發。對此,深交所要求珠海賽緯結合其研發人員的任職經歷、專利取得時間等說明研發人員是否涉及競業禁止、職務發明等情形,以及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
珠海賽緯回復稱,其部分研發人員涉及競業禁止但不影響其在發行人任職,發行人研發人員不涉及與原任職單位有關的職務發明,以及不存在與發明專利權屬有關的糾紛或潛在糾紛。
在珠海賽緯通過社會招聘方式入職的38名研發人員中,前一任職單位屬于鋰電池相關行業的有6人,其中只有王某強和莫某麗與原任職單位珠海冠宇有關的競業禁止的情形。
其中,珠海冠宇已書面確認知悉王某強的任職情況,且未要求王某強履行離職后競業限制協議;莫某麗需遵守離職后的競業限制,但莫某麗的競業限制期也已于2022年11月屆滿,不影響在珠海賽緯任職。
另外,深交所還對珠海賽緯的實際控制人戴某兵是否存在違反保密協議條款和糾紛的風險要求進行說明。
戴某兵于2002年8月與國泰華榮簽訂保密協議(合同有效期自2002年8月1日至國泰華榮與戴某兵不再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三年),于2006年7月與國泰華榮續簽勞動合同(合同有效期自2006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戴某兵自2007年4月從國泰華榮離職,2007年6月創辦賽緯有限。國泰華榮未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
珠海賽緯回復稱,戴某兵與國泰華榮簽訂的保密協議約定的保密期限已于2010年4月屆滿,至今已經超過十年,不存在違反相關條款的情形。且國泰華榮已確認其與戴某兵不存在與保密和競業限制有關的爭議或糾紛,不存在風險糾紛。
2
一波三折上市路,珠海賽緯中止IPO
除了對核心專利申請取得專利的情況、研發人員數量占比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對比情況及差異原因進行回復外,珠海賽緯還對合作研發項目的產權歸屬安排進行了解釋。
據悉,在報告期內,珠海賽緯主要合作研發項目的知識產權歸屬于合作研發雙方,不存在使用期限的限制,且合作研發經費不涉及使用第三方核心設備、人員、資產、場所或合作高校科研費用、掛靠國家基金等情況。
珠海賽緯主要合作研發項目的基本情況
圖源:珠海賽緯及保薦機構關于第一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意見(2023年半年報財務數據更新版)
據了解,珠海賽緯在電解液配方以及核心原材料的開發及制備方面儲備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通過申請專利,形成了以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為核心的配方及新物質開發專利技術體系。截至2023年7月21日,珠海賽緯累計獲得專利74項,其中發明專利68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
本次IPO,珠海賽緯擬募集資金10億元,分別用于淮南賽緯年產20萬噸二次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配套原料項目(一期)、合肥賽緯研發中心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目前,珠海賽緯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孚能科技、蜂巢能源、捷威動力、珠海冠宇、鵬輝能源等知名鋰電池制造企業。
但是,珠海賽緯的上市路也算得上“一路波折”。
據了解,早在2022年珠海賽緯就曾沖擊IPO,但自受理以來,珠海賽緯因財務資料過期問題,多次遭遇審核中止。但是在重新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且IPO過會的情況下,珠海賽緯于3月31日再次中止IPO。
2022年9月,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2022年12月28日,深交所顯示珠海賽緯創業板上市申請中止;
2023年5月,珠海賽緯披露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2023年9月15日,珠海賽緯IPO過會。
2024年12月29日,珠海賽緯更新財務資料;
2025年3月31日,珠海賽緯中止IPO。
看來想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珠海賽緯還需解決一系列棘手的問題。
(原標題:珠海賽緯IPO中止!曾被提出多項關于知識產權的疑問問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