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第一页,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视频,久草成色在线,在线观看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国内

推廣 熱搜: 知識產權貫標  專利資助  認證  知識產權  專利補貼  檢測  認監委  CCC認證  人造肉  技術攻關 

碳普惠、碳市場擴圍、應對CBAM、碳足跡等,看山東如何做!

   日期:2025-03-08 02:29:23     來源:山東發布     作者:中企檢測認證網     瀏覽:1    評論:0
核心提示:3月4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邀請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落

3月4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邀請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落實雙碳目標,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福棟介紹,山東作為重化大省、燃煤大省,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堅決完成“十四五”碳強度下降目標、碳市場履約等任務,積極探索應對氣候變化地方管理模式,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新成效。2024年,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連續四年優秀,全省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雙碳”行動取得“四個顯著提升”。

一是制度牽引力顯著提升。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出臺并實施重點領域配套工作方案,從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多領域穩步推動節能降碳。2024年7月,全國首個省級“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進一步修訂,繼續為全省煤電行業轉型升級和重大項目落地提供碳排放要素保障,服務70余個項目減少碳排放量700余萬噸,在確保“兩高”項目碳排放總量只減不增的同時,實現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氣候效益多贏。碳足跡試點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開展城市、行業、產品碳足跡核算和標識認證、數據質量計量支撐等試點工作,為鋼鐵、輪胎、紡織等重點行業全流程降碳提供支撐。實施《山東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35》,會同氣象等部門開展碳監測試點等工作。威海、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入選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4個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和青島西海岸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扎實推進。

二是市場驅動力顯著提升。充分利用碳市場調節機制,推動全省煤電行業整體碳排放管理水平提升。截至2024年,全國碳市場已運行三個履約周期,山東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電力企業總計300余家,企業數量與履約量分別占全國的1/7和1/10.每個履約周期應履企業全部完成履約,履約率均為100%;碳排放配額累計買入量1.01億噸、成交額58.32億元,累計賣出量1.33億噸、成交額84.72億元,交易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積極推進國家核證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煙臺海陽市海上風電項目成功登記全國首個新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項目,棗莊山亭區碳匯造林項目、威海市海上風電項目已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及信息平臺完成公示。

三是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充分利用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省部共建平臺,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相關工作,每年開展攜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對話會。配合生態環境部舉辦多期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培訓、研討班。聚焦長島國際零碳島嶼建設,支持煙臺扎實開展零碳示范場景建設,爭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樣板。2024年11月,山東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中國角與生態環境部共同主辦了“國際零碳島嶼合作倡議發布會”,得到了廣泛響應。這是山東首次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向世界發出倡議,展示了山東零碳島嶼建設理念,促進了山東與小島嶼國家的合作交流。

四是社會共建氛圍顯著提升。“人人減排、人人受益”的碳普惠機制進一步完善。2025年1月,省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山東省碳普惠試點工作指導意見》,在試點方法學管理、減排量核算、交易和消納等方面進行了統一規范,進一步推動全民低碳行動,激活社會減排活力。在省級層面,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通過“碳惠山東”平臺打造“公共機構碳小惠”子系統,已實現123家省直機關單位碳賬戶和1.3萬個個人碳賬戶注冊,開發了大型活動碳中和、零碳會議、綠色回收等9類低碳應用場景。地市層面形成多點突破:濟南、青島等5市建成市級碳普惠平臺,日照市“碳惠日照”小程序創新推出了綠色機關、零碳校園等22個場景,吸引11萬市民參與,累計完成57萬次減排行為;青島、威海兩市分別在低碳出行和海洋碳匯領域開展方法學創新研究。全省已形成“省級統籌+地市創新”的立體化碳普惠發展格局。

2025年,山東省將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遵循國家總體部署,積極穩妥推進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在碳排放強度控制基礎上,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山東近日印發了《碳普惠試點工作指導意見》,請問,接下來山東將如何乘勢而上,推動碳普惠試點工作呢?

徐本亮:2023年1月,省生態環境廳和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山東省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開展碳普惠體系建設,推動全社會生產生活方式轉變。今年1月,省生態環境廳和省發展改革委再次聯合印發《山東省碳普惠試點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自愿參與山東省碳普惠試點工作的各類主體相關活動進行了規范和明確,進一步推動形成規則清晰、場景多樣、發展可持續的碳普惠生態圈。

一是鼓勵試點探索,充分發揮各類主體作用。省級主管部門負責試點工作的整體指導,鼓勵各類主體自愿參與試點。各市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碳普惠發展新路徑、新模式。同時,鼓勵企業及其他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方法學制定與實施,推動碳普惠事業蓬勃發展。

二是雙軌并行,擴大碳普惠涵蓋范圍?!吨笇б庖姟穼p排活動分為“減排項目”與“減排場景”兩大類。針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等主體,推出“減排項目”,強調減排項目的額外性,鼓勵企業等主體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優化等手段,實現更顯著的減排效果,展現社會責任與擔當。對于個人,則設立了“減排場景”,通過碳積分機制,引導公眾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出行、節約用電、光盤行動等低碳行為,讓低碳生活成為新風尚。

三是多元應用,拓寬減排量消納渠道。一方面,鼓勵通過使用碳普惠核證減排量實現碳中和;另一方面,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鼓勵生態環境損害責任人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自愿購買山東省碳普惠減排量進行替代性修復,拓寬生態修復新路徑。此外,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社會各界力量,自愿購買或捐贈減排量,用于抵消自身碳排放,比如打造零碳網點、零碳高速服務區等,共同營造低碳公益氛圍,推動社會綠色發展。

《指導意見》旨在為山東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與公平減排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通過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綠色低碳生產生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加強節能減排和降碳增匯工作,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有效控制或抵消溫室氣體排放,為實現全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山東力量。

鳳凰網記者:

主發布詞中提到減量替代、碳市場擴圍等內容,我們了解到鋼鐵行業也在碳市場擴圍行業中,請問,山東鋼鐵企業做了哪些工作和準備?

閆秀訓:碳市場擴圍是推動行業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著力點。日鋼集團始終將綠色低碳作為企業核心戰略,鉚足了勁在綠色轉型上做文章,主要開展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關于碳排放減量替代方面。在省生態環境廳指導下,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率先落實《山東省“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淘汰落后產能,實施產能承接一期、二期升級改造等重點工程,作為省內實施減量替代的首批試點項目,共削減碳排放91萬噸,為行業探索出可復制的低碳轉型模式。

二是鋼鐵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方面。首先提前布局,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牽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積極謀劃低碳發展新布局、新戰略,確立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及降碳實施路徑,成為省內最早制定低碳發展規劃的鋼企,持續提升綠色競爭力。

其后實施降碳技術改造,投入10億元實施燒結煙氣循環、燃煤機組提效等技改工程,每年可減排55萬噸二氧化碳;2024年啟動20萬噸/年碳捕集示范工程,同時聯合北大、北科大等科研團隊,研發CO?資源利用技術。

另外,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建設省內首個“碳管理智慧管控平臺”,自動采集數據,生成碳足跡報告、歐盟CBAM報告,開展國際互認,降低出口碳關稅;還能模擬碳交易場景,實現碳資產智能管理,相當于給企業裝上了碳管家,賦能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是關于轉型升級方面。以超低排放、極致能效、數字化轉型三大工程為抓手,應用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大數據算法等先進技術,充分融合日鋼集團豐富的管理經驗,打造全流程智能制造標桿工廠,引領山東鋼鐵行業系統推進節能低碳轉型,努力在鋼鐵行業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下一步,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以全國碳市場擴圍為契機,在政府、主管部門指導下,借力政策賦能,夯實綠色低碳發展根基;錨定技術創新,以智能化、低碳化重塑競爭力;深化產業煥新,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為早日達成國家“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目前,山東省重點出口企業面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帶來的壓力。請問,山東將如何通過進一步提升碳足跡核算管理,來幫助出口企業“破局”?

王福棟:山東省高度重視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對重點出口企業的潛在影響,將碳足跡核算管理作為應對國際綠色貿易壁壘的重要抓手之一。2023年,省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商務廳聯合印發了《山東省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方案(2023—2025年)》,在“兩高”行業重點工業產品方面先行先試,強化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意識,提升產品綠色低碳水平。

2024年12月,面對碳關稅潛在影響,同時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等15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省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5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碳足跡試點的通知》,按照“統籌謀劃、急用先行”原則,立足山東實際,主動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從城市、行業、企業等多個層次開展試點探索,核算重點行業產品碳足跡數據,為企業降碳提供支撐,幫助企業應對國際綠色貿易壁壘,提高產品的低碳競爭力和貿易競爭優勢。

城市碳足跡試點方面,指導青島市、煙臺市、聊城市根據產業結構特點和自身發展情況,開展了碳足跡管理體系試點建設。其中,青島市依托氣候投融資試點,從綠色金融、標識認證、分級管理等方面開展探索;煙臺市依托重點出口企業,開展行業、企業碳足跡核算、分析及應用;聊城市聚焦優勢產業,結合國家碳計量中心(山東),加快碳足跡計量能力建設。行業碳足跡試點方面,結合山東重點出口行業和優勢產業,選取鋼鐵、輪胎、紡織行業,依托行業協會、研究機構開展數據研究,形成地方碳足跡背景數據。

基于以上試點核算工作,山東將逐步建立本地碳足跡因子背景數據庫,通過碳足跡數據分析,找準產品生產高碳排放環節,發掘企業和上下游產業鏈節能降碳潛力,助力供應鏈全鏈條碳減排。同時聯合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數據質量計量支撐保障體系試點,探索碳足跡應用場景,引導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低碳產品,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山東省將持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打造“測算有標準、數據有支撐、轉型有路徑、風險有保障”的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動更多“山東制造”以綠色競爭力贏得全球市場。

中國青年報記者: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請問,山東采取了哪些舉措來應對和適應這一轉變,后續還將開展哪些工作?

封立樹: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落實“雙碳”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制度變革。

近年來,圍繞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省發展改革委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結合山東實際,開展了五個方面的實踐探索。一是省級層面統籌推進,成功爭取山東納入國家首批8個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試點省份,印發實施方案,從更高水平做好節能工作、夯實統計核算基礎、健全碳排放標準計量體系等8個方面對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統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地。二是市級層面試點先行,推動青島市、煙臺市、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個城市(園區),納入國家首批35個碳達峰試點,指導各市印發試點實施方案,扎實推進試點任務,為全國碳達峰貢獻山東智慧、山東方案。三是園區層面積極探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建立一批零碳園區”的重要部署,全面摸排全省開發區能耗、碳排放等基礎數據,研究起草零碳園區建設方案,待方案正式印發后,計劃按照每市原則上不超過1家的標準,在全省選取15家左右園區開展試點,以點帶面推進山東零碳園區建設。四是企業層面抓好重點。印發加強重點用能單位和碳排放單位節能降碳管理工作方案,將7個行業17個小類中,年綜合能源消費量達1萬噸標準煤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6萬噸的企業納入管理,提出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崗位、強化計量器具配備使用、做好碳市場履約等5方面具體工作任務,推動重點企業加強節能降碳體系建設、制度建設、能力建設。五是項目層面源頭把關。印發關于試行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碳排放評價的通知,明確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和電力等碳排放重點行業新建、改建、擴建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6萬噸及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編制項目節能報告中,應單獨編制碳減排措施專篇,對項目碳排放分析核算,開展碳減排措施評價,指導其落實好碳減排措施。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關鍵一年,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堅持先立后破、夯實基礎、有機銜接、有序推進的原則,會同省有關部門,在落實好國家部署安排的基礎上,結合山東實際情況,進一步夯實統計核算基礎,加快完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創新性研究,為科學測算分解全省“十五五”碳排放雙控任務打好提前量,筑牢全省碳達峰工作基礎。

中國環境報記者:據了解,山東前不久圓滿完成新一輪碳市場履約任務,請問,碳市場目前有哪些新變化?山東如何應對變化加快綠色低碳轉型?

徐本亮:山東作為工業大省、碳排放大省,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截至2024年底,山東圓滿完成第三個周期(2023年度)履約工作,納入配額管理的發電企業268家,履約配額4.7億噸,企業數量和履約量均為全國第一。2024年全年山東共有179家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交易,碳排放配額買入量0.17億噸,成交額15.72億元;賣出量0.29億噸,成交額27.52億元,交易量約占全國四分之一。這是山東的履約情況。

全國碳市場已完成三個履約周期的履約工作,主要涵蓋的行業是發電行業,經過三年的發展,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制度體系日趨完善,碳排放數據質量更加準確。

國務院頒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國家層面的全國碳市場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稐l例》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首部專項行政法規,規定了全國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覆蓋了碳排放權交易各主要環節,對全國碳市場履約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也是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政策工具。

全國碳市場當前呈現以下幾個變化,一是履約覆蓋行業逐步擴大。鋼鐵、水泥、電解鋁3個高耗能行業即將納入全國碳市場履約,山東共有105家企業,需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二是配額分配趨嚴,促進企業綠色轉型。配額基準線(即行業碳排放強度標準)逐步收緊,倒逼企業技術升級。省內傳統能源企業履約成本上升,促進企業綠色轉型。三是數據監管體系更加完善。國家強化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納管企業需提升數據透明度和準確性。四是碳市場履約更加嚴格。重點排放單位未按照規定清繳其碳排放配額的,將處規定時限市場交易平均成交價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

下一步,山東將積極應對全國碳市場的新變化,通過市場機制,加快推進相關行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一是要加強與生態環境部溝通,及時了解掌握全國碳市場擴圍最新政策,主動適應全國碳市場新形勢。二是充分借鑒發電行業管理經驗,指導有關行業企業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積極參與配額交易、清繳履約等工作,助推企業綠色轉型。三是持續保持打擊碳市場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堅持日常監管、監督執法、專項幫扶相結合,堅決查處數據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碳市場健康運行。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記者:據了解,山東近年來在碳足跡認證方面開展了不少工作,請問,目前有哪些進展和成效?下一步在推動碳足跡認證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王蕊: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著力推進碳足跡認證工作,強化碳計量在產品碳足跡量化中的應用,工作進展及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統籌推進碳足跡認證工作。出臺山東省碳足跡認證試點方案,指導成立碳足跡認證技術委員會和認證聯盟,推動開展碳排放直測技術和碳足跡認證技術研究,引導一批技術實力較強、碳排放管理比較規范的企業參加認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碳足跡管理。目前,山東有224家企業獲得338張碳足跡認證證書。二是獲批開展碳足跡標識認證國家級試點。圍繞山東重點行業需求,開展行業發展情況調研,積極申報國家試點任務。去年12月底,市場監管總局批準山東承擔電解鋁、輪胎產品的碳足跡標識認證國家級試點工作。目前正在積極開展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研究、征集參與試點的企業和具體產品等工作。三是宣傳推廣間接涉碳類認證。組織開展質量認證主題活動,廣泛宣傳綠色產品、節能產品、節水產品、光伏產品、風電產品等認證類型。目前全省間接涉碳類認證證書超過一萬張,居全國第3位。

下一步,將圍繞以下三方面持續推進碳足跡認證工作。一是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同。完善試點工作機制和配套政策,加強對認證機構、企業的激勵引導和對相關產業鏈的統籌,持續擴大試點工作的參與廣度和實施深度。二是探索碳足跡標識認證模式。推動有關認證機構會同參與企業,結合試點產品的生產工藝、山東能源結構和產業鏈分布,圍繞產品碳足跡量化、數據采集、認證等環節開展技術攻關,探索成功經驗,穩步推廣實施。三是持續加強間接涉碳類認證宣傳推廣。通過“世界認可日”“綠色產品認證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利用多種媒介手段,開展間接涉碳類認證宣傳,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和企業對質量認證的認知和信任,統籌運用多種認證手段服務“雙碳”目標。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

本文來源: http://www.rumin8raps.com/news/202503/xwif_55955.html

 
打賞
 
更多>同類認證資訊資訊
0相關評論

認證資訊推薦圖文
認證資訊推薦資訊
認證資訊點擊排行
ISO體系認證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蜀ICP備075049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汉川市| 南溪县| 繁峙县| 广昌县| 天长市| 蚌埠市| 上高县| 上林县| 礼泉县| 沭阳县| 福泉市| 济阳县| 镇平县| 大兴区| 墨玉县| 夏津县| 秦皇岛市| 海阳市| 格尔木市| 石嘴山市| 梧州市| 普兰县| 沅陵县| 平乡县| 于都县| 湘阴县| 黄大仙区| 疏勒县| 乌拉特后旗| 萍乡市| 凯里市| 桑日县| 武安市| 格尔木市| 馆陶县| 广昌县| 临城县| 巨野县| 和田县|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