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和實務
(中級) 考試大綱
2024-05-11 16:29:39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理解和掌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是否理解知識產權專業理論原理,掌握專業工作方法和專業技術,了解專業相關法律、規范(規定),以及是否具有運用上述知識從事知識產權專業實務工作,科學、合理地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知識產權的能力。
考試內容與要求
1.知識產權基礎。掌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知識產權政策,掌握知識產權的客體范圍、基本特征及其本質屬性,理解知識產權制度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了解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熟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熟悉知識產權民事保護的歸責原則和承擔方式,熟悉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行政裁決的立法規范、措施以及責任與承擔方式,了解知識產權鑒定的技術事實認定作用,了解知識產權刑事救濟措施,掌握知識產權管理的概念與分類,熟悉知識產權合規管理內容,理解知識產權運用的內涵與外延,了解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內涵與外延,熟悉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政策、體制機制以及相關標準,了解主要知識產權國際保護規則,掌握《與貿易有關知識產權協議》的相關內容。
2.知識產權管理和專利商標代理監管。熟悉我國知識產權管理體制,辨析知識產權領域央地事權劃分,了解我國知識產權實務有關內容,理解專利、商標代理的概念、范圍和作用,熟悉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代理師、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我國境內設立常駐代表機構的申請條件和程序,掌握商標代理機構備案的條件和程序,熟悉專利、商標代理執業規范內容,掌握專利、商標代理監管的內容,熟悉專利、商標代理違法行為的處理和法律責任,掌握專利商標代理行業組織的職責和自律規范。
3.專利申請、授權與確權。掌握專利申請文件的作用以及撰寫要求,掌握專利保護客體的判斷原則,掌握并辨析專利授權條件,熟悉專利審查有關規定,掌握專利無效請求審查原則、法定理由的適用,熟悉無效請求程序中的證據規則和專利文件的修改規則,熟悉按照專利合作條約提出的國際專利申請的受理、檢索、初步審查和進入國家階段的程序要求以及與《巴黎公約》的區別,了解按照《海牙協定》提交外觀設計國際申請的程序。
4.專利保護。掌握專利保護范圍及其確定原則,辨析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與專利權權屬糾紛的異同,掌握專利侵權行為類型與侵權判定原則,了解專利鑒定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掌握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和侵權責任,了解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懲罰性賠償制度,了解專利期限補償制度,了解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熟悉專利合同糾紛類型,掌握專利行政糾紛的類型和特點,理解專利行政裁決、訴訟、仲裁、調解的異同,了解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的概念。
5.專利運用。掌握專利運用的類型,熟悉專利基礎數據的基本構成,掌握專利信息傳播和利用的概念,掌握專利信息的傳播方式和獲取途徑,掌握專利信息利用場景和利用方式,熟悉專利檢索的步驟與常用策略,掌握主要專利分析方法和技能,掌握專利風險預警的分析方法,掌握專利布局的含義和流程,掌握專利導航含義、類型和流程,掌握專利產業化的含義和政策要求,熟悉專利技術實施的一般路徑,掌握專利商品化的含義和主要類型,掌握專利許可合同的基本內容,掌握專利許可貿易相關技能,掌握專利轉讓的含義、條件、程序,了解專利轉讓的操作要點,掌握專利轉讓合同的基本內容,理解專利對科技創新激勵、營商環境保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6.商標注冊申請、審查和核準。熟悉商標的類型,了解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特點,掌握商標法的基本原則,熟悉商標注冊的申請與審查基本程序,熟悉商標異議受理、實質審查基本程序,熟悉商標異議決定法律后果和救濟程序,熟悉商標評審案件的受理、審理基本程序,掌握無效宣告程序和注冊商標撤銷程序,熟悉商標評審案件決定(裁定)的法律后果及救濟程序,掌握商標行政復議的受理、審理、救濟程序,掌握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法定情形及規制措施,熟悉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基本情況。
7.商標保護。掌握商標保護的意義,了解商標保護對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作用,掌握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的判定因素、判斷標準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掌握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類型,熟悉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的行政處理和司法審判,掌握未注冊商標使用必須遵守的法律規范,掌握商標違法行為的判斷標準,理解商標違法行為與商標侵權行為的關系,掌握馳名商標的概念、認定標準、保護原則、保護程序及方式,熟悉非注冊商標保護制度。
8.商標使用。熟悉注冊商標的續展、變更、轉讓和使用許可的法律規定、法律效力及法定程序,熟悉注冊商標不當使用的情形,掌握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使用規則,了解商標的印制及其管理規范,了解商標品牌定位、識別和傳播策略,理解實施品牌戰略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關系。
9.著作權。熟悉著作權制度的歷史發展,理解著作權的主體與客體,掌握著作權登記的類型和效力,掌握著作權客體的排除對象,理解特殊情況下的著作權歸屬,掌握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性質以及設立條件,比較著作權的人身權、財產權、鄰接權的區別,熟悉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掌握著作權轉讓與許可的關系,理解著作權轉讓合同的概念、特點和主要內容,了解著作權許可類型及比較異同,掌握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掌握著作權國際保護的發展狀況以及基本原則,理解著作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10.地理標志。掌握地理標志產品的申請主體,掌握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申請程序要求和保護的實質性要求,熟悉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合法使用,熟悉侵犯地理標志行為類型以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掌握地理標志作為證明商標、集體商標注冊的申請主體和商標法律保護途徑,了解地理標志國際保護制度,熟悉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概況、意義、基本內容和互認互保模式,掌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地理標志基本內容,理解地理標志在促進國際貿易、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11.商業秘密。熟悉商業秘密管理制度的制定,辨析保護商業秘密與市場競爭的關系,掌握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構成要件以及表現形式,熟悉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掌握侵犯商業秘密的抗辯事由。
12.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植物新品種保護及其他。熟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條件,掌握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的申請程序,熟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侵權的法律責任,掌握植物新品種權的內容、歸屬及限制,熟悉植物新品種權取得、無效與侵權責任,理解育種創新成果的保護與應用,了解《種子法》關于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規定,熟悉商號的概念及其與企業名稱的關系,掌握侵害商號的概念、行為表現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熟悉域名和域名權的概念和特點,了解域名與商標的關系以及域名糾紛的解決機制,理解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制度對于高科技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作用。
13.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熟悉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了解常見的海外專利、商標和著作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和風險,熟悉我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政策,掌握防控海外知識產權風險的基本原則和步驟以及應對海外專利、商標和著作權保護等方面常見問題的基本原則和步驟,了解主要貿易國家(地區)的知識產權制度。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經濟基礎知識(中級) 考試大綱
2024-05-11 15:42:02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理解和掌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經濟學基礎、財政稅收、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等相關的原理、方法、技術、規范(規定)等,以及是否具有從事經濟專業工作的基礎知識和能力。
考試內容與要求
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礎
1.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理解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基本內涵,社會主義收入分配制度的內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涵。
2.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理解市場需求、市場供給與均衡價格,運用均衡價格模型分析市場需求、市場供給和市場價格之間關系,掌握市場價格形成的基礎。
3.生產和成本理論。理解生產函數和成本函數,掌握生產者的組織形式、企業形成的相關理論,辨別成本函數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數各種曲線的基本形狀和特征。
4.市場結構理論。理解市場結構的分類及其依據,掌握市場結構和生產者決策理論,辨別不同類型市場結構及其生產者行為。
5.生產要素市場理論。理解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掌握生產要素市場理論基本內容,理解勞動供給曲線和均衡工資決定方式。
6.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理解資源最優配置的標準和帕累托最優狀態,掌握市場失靈理論和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的基本理論,解釋市場壟斷、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對稱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辨別政府干預市場的方式和措施。
7.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理解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辨別國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費、儲蓄、投資、總需求和總供給等宏觀經濟基本理論,理解消費、儲蓄、投資與國民收入之間關系。
8.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理論。理解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掌握我國經濟新發展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的特征,掌握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特征,掌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含義和特征。
9.價格總水平和就業、失業。掌握價格總水平、就業和失業的含義和相關指標,理解就業、失業和經濟增長及價格總水平之間的相互關系,掌握宏觀經濟治理的內涵與新特征。
10.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辨別影響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辨別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調控和干預方式,掌握建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體制的內涵和特征。
第二部分 財政稅收
11.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掌握公共物品、財政職能,理解市場與政府經濟活動范圍。
12.財政支出。掌握財政支出的類型和衡量財政支出規模的指標,掌握財政支出規模增長的理論解釋和影響因素,掌握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特點和分析方法,掌握購買性支出的具體內容,掌握轉移性支出的具體內容,理解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異同。
13.財政收入。理解財政收入、財政集中度和宏觀稅負,掌握稅收的基本特征、職能,掌握稅負轉嫁的方式和原理,理解國債的種類、政策功能,理解我國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的內容。
14.稅收制度。掌握稅制各要素和稅收分類以及我國現行稅收法律制度,掌握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財產稅的基本特點,掌握增值稅、消費稅、關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契稅和車船稅的基本內容,理解深化稅收制度征管改革的目標取向和主要內容。
15.政府預算。理解政府預算,辨別我國不同機關的政府預算管理職權,掌握我國政府預算編制制度和執行制度的主要內容,掌握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16.財政管理體制。掌握財政管理體制的內容、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的內容、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解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內容。
17.財政政策。理解和掌握財政政策的功能與目標、財政政策的工具與類型、財政政策的乘數與時滯的基本內容。
第三部分 貨幣與金融
18.貨幣供求與貨幣均衡。理解貨幣需求、貨幣需求量、社會融資規模、通貨膨脹、數字貨幣,掌握貨幣供求理論和貨幣均衡原理、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給機制、貨幣均衡的基本原理。
19.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理解中央銀行體制下的金融服務、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掌握中央銀行業務經營的特點、主要業務和中央銀行獨立性,分析貨幣政策目標與貨幣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理解我國中央銀行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作用,掌握非常規貨幣政策與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工具、目標與機理,理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出的背景及措施、我國貸款基準利率改革情況。
20.商業銀行與金融市場。理解金融市場、存款保險制度的作用,掌握商業銀行的運營與管理特點,分析金融市場主體的行為、金融市場各子市場之間的相互影響。
21.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理解金融風險、金融危機、金融監管,掌握金融監管的理論、金融監管體制和國際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主要內容,掌握影子銀行、地方金融組織、金融控股公司的定義與監管。
22.對外金融關系與政策。理解匯率制度、國際儲備,辨別對外金融關系與政策,掌握匯率決定與變動、國際儲備及其管理、國際貨幣體系、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主要特點。理解自由貿易區金融賬戶。
第四部分 統 計
23.統計與統計數據。理解統計學、描述統計、推斷統計、變量和數據,辨別數據和變量的類型,掌握統計學、描述統計、推斷統計的基本原理,辨別統計數據的來源和各種統計調查方法,理解統計質量評價標準,理解數據科學與大數據,辨別數據挖掘的常用算法。
24.描述統計。理解數據特征測度,掌握集中趨勢的測度指標、離散趨勢的測度指標、分布形態的測度指標以及變量間相關關系的測度指標的計算方法,辨別常用測度數據。
25.抽樣調查。理解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辨別抽樣調查的一般步驟和誤差來源,掌握常用基本概率抽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適用場合,理解估計量的性質,掌握不放回簡單隨機抽樣下均值估計量方差的估計方法和樣本量的計算方法,辨別概率抽樣中樣本量的影響因素。
26.回歸分析。理解回歸模型、回歸方程、回歸系數,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估計方法,根據估計的回歸方程進行回歸系數分析,掌握決定系數以及回歸模型的檢驗。
27.時間序列分析。辨別時間序列的分類和分解,理解時間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理解時間序列預測程序,掌握平穩時間序列的平滑預測法。
第五部分 會 計
28.會計概論。理解會計的目標,掌握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計量的基本原則、會計的基本前提、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內容,理解會計法規的構成內容。
29.會計循環。理解會計確認的主要內容和確認標準,掌握會計記錄的方法、復式記賬法的原理、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辨別主要的賬務處理程序類型和會計計量屬性類型,掌握會計循環的主要環節,區分會計循環各環節主要會計工作。
30.會計報表。理解會計報表的編制要求,掌握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和編制方法,辨別將不同會計項目按照會計報表編制要求進行填列的方法。
31.會計報表分析。理解會計報表分析的內容,掌握會計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辨別會計報表分析中反映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的計算方法。
32.政府會計。理解政府會計的概念,掌握政府財務會計要素和政府預算會計要素,辨別政府決算報告的概念與政府財務報告的概念。
第六部分 法 律
33.法律對經濟關系的調整。理解法律調整機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國法律對經濟關系的調整方式,辨別調整經濟的主要法律的種類,掌握優化營商環境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
34.物權法律制度。理解物權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掌握所有權、擔保物權、用益物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和適用規則。
35.合同法律制度。理解合同、要約、承諾,掌握合同的訂立、履行和終止、擔保和保全、轉讓和變更的適用條件。
36.公司法律制度。掌握公司和公司法的概念,理解公司的特征和分類,掌握公司登記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掌握公司設立的條件和程序,掌握公司組織機構和股東權利的內容,掌握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和義務,掌握股份公司股份發行和轉讓的規定,辨別公司合并、分立、增資、減資、解散、清算的相關規定。
37.其他法律制度。掌握專利法律制度、商標法律制度、勞動合同法律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反壟斷法律制度、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產品質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和實務
(初級) 考試大綱
2024-05-11 16:58:04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理解和掌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是否理解知識產權專業理論原理,掌握專業工作方法和專業技術,了解專業相關法律、規范(規定),以及是否具有運用上述知識從事知識產權專業實務工作,科學、合理地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知識產權的初步能力。
考試內容與要求
1.知識產權綜述。掌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重要知識產權政策,掌握知識產權的概念、類型和基本特點,了解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體系,了解知識產權取得途徑,掌握知識產權民事、行政與刑事保護形式,熟悉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特點,熟悉知識產權許可與轉讓的特點與方式,了解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相關政策,了解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的發展與變遷。
2.專利申請、授權與確權。掌握專利的概念,熟悉專利法對申請日、公開制度以及授權確權程序等相關規定,了解專利申請文件的基本構成及撰寫要求,熟悉發明專利申請初步審查的主要內容,理解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的主要內容,熟悉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初步審查的主要內容,了解專利復審請求的受理與審查流程以及復審決定類型,了解專利無效宣告請求的受理、審查與決定類型,了解專利代理有關規定。
3.專利保護。理解專利權權利屬性,了解專利權權利實施行為及權利限制,熟悉專利權保護期限、專利權期限補償制度,熟悉侵犯專利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掌握侵犯專利權行為的表現形式,理解侵犯專利權行為的判定,熟悉侵犯專利權的救濟方式,掌握侵犯專利權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了解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熟悉專利糾紛解決途徑。
4.專利運用。了解專利信息利用、專利轉化運用的含義與主要內容,了解專利信息的概念和屬性,熟悉專利信息的獲取途徑、利用原則,熟悉專利檢索概念及檢索的要素,了解專利檢索主要類型,了解專利分析指標、方法、流程及分析基礎模塊,熟悉專利導航的含義及作用,了解專利產業化、商品化的內容和類型,了解專利對科技創新激勵、營商環境保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5.商標注冊申請、審查和核準。掌握商標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商標的類型,掌握商標專用權的概念、權能及特征,了解我國商標法律制度的特點,掌握商標法的基本原則,熟悉商標注冊申請主體資格以及提出注冊申請的基本程序,了解商標異議申請的法律依據和基本程序,了解商標評審案件的類型,了解無效宣告程序、法律后果及后續救濟途徑,了解商標行政復議案件的受理、審理、救濟程序,了解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的基本情況。
6.商標保護。理解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的意義及權利限制,熟悉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的判定原則,了解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的判定因素,熟悉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類型,熟悉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了解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的行政處理和司法審判,了解商標違法行為判斷標準及其與商標侵權行為的關系,理解馳名商標的法律意義、認定與保護原則及保護方式,了解非注冊商標保護的基本知識,了解商標代理機構及行為規范,了解商標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
7.商標使用。掌握注冊商標的續展、變更、轉讓和使用許可的概念,熟悉注冊商標的使用許可和轉讓類型、法律效力及法定程序,了解注冊商標注銷具體情形、法定程序及法律效力,了解注冊商標質押,掌握商標使用的概念、內涵與形式,熟悉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使用規則,了解商標使用證據及其證明效力,了解商標不當使用的情形,了解商標印制管理,理解商標使用和品牌戰略的關系,了解商標使用對發揮商標功能、實施品牌戰略和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8.著作權。掌握著作權客體、主體,掌握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概念,掌握著作權取得條件和保護期,了解著作權的人身權、著作權的財產權與鄰接權,了解著作權權利限制的概念和主要內容,熟悉侵犯著作權的民事侵權、行政違法與刑事犯罪行為的判定,了解著作權侵權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責任,了解著作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9.地理標志。掌握地理標志的概念,掌握地理標志專門保護以及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對地理標志的保護,掌握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及使用,掌握地理標志相關法律法規,掌握地理標志產品的含義、保護條件和申請程序,掌握地理標志作為證明商標或者集體商標注冊的申請程序、使用管理和保護期限,了解地理標志在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10.商業秘密。掌握商業秘密的概念,熟悉商業秘密的法律性質,了解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構成要件,熟悉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表現形式,辨析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與不正當競爭行為,熟悉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救濟方式,了解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1.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植物新品種保護及其他。掌握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概念,了解受保護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主體、客體與保護條件,掌握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內容、權利歸屬及權利行使,掌握植物新品種的概念與主要內容,了解植物新品種權的內容和歸屬,掌握植物新品種權的取得、終止和無效,了解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的概念、特點及其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了解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制度對于高科技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作用。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經濟基礎知識
(初級) 考試大綱
2024-05-11 16:42:55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理解和掌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經濟學基礎、財政稅收、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和法律等相關的原理、方法、技術、規范(規定)等,以及是否具有從事經濟專業工作的初步基礎知識和能力。
考試內容與要求
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礎
1.社會經濟制度。理解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辨別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的主要階段,詮釋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的基本特征和發展過程,辨識市場與市場體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和聯系,辨別社會資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之間的關系。
2.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理解商品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詮釋貨幣產生的過程和基本職能,理解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和在商品經濟中的主要作用。
3.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理解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過程,辨別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征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詮釋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理解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徑。
4.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根本任務和目的,辨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及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運行基礎。理解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存在原因和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理解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基本模式,詮釋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征和類型,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內容。
6.社會主義經濟的增長與發展。理解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和特點,詮釋社會主義產業結構的基本構成,辨別社會主義的國民收入,理解社會主義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詮釋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內容,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和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理解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和實施宏觀調控的必要性,辨別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及其綜合協調的基本要求。
8.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經濟的對外開放。理解經濟全球化及其發展趨勢,詮釋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挑戰與機遇,理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涉外經濟管理的必要性和意義,辨別我國涉外經濟管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二部分 財政稅收
9.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理解公共物品融資與生產的制度結構,詮釋市場效率,掌握市場失靈的主要表現,詮釋財政的基本特征,掌握財政的基本職能,掌握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內容,理解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內容。
10.財政支出。理解財政支出及其分類的基本方法,掌握衡量財政支出規模的指標,理解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主要因素,掌握購買性支出的具體內容,掌握轉移性支出的具體內容,理解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異同。
11.財政收入。理解財政收入的形式與基本分類方法,理解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詮釋政府債務收入的特征和衡量指標,理解政府債務的經濟影響,掌握我國政府債務管理制度。
12.稅收基本制度。掌握稅收的含義、基本特征和職能,掌握稅制要素、稅收分類和我國現行稅收法律制度,理解所得稅、財產稅的基本特點,掌握增值稅、消費稅、關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契稅和車船稅的基本內容,理解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13.政府預算制度。理解政府預算的基本職能,詮釋政府預算周期,辨別部門預算,掌握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第三部分 貨幣與金融
14.貨幣制度與貨幣發行。理解貨幣的本質和貨幣形態的演變過程,詮釋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與基本類型,理解貨幣發行與貨幣供給機制的內涵。
15.信用與金融中介。理解信用的內涵與基本類型,詮釋金融中介的主要類型和主要金融中介機構的基本職能,辨別我國金融中介體系。
16.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理解金融體系的基本內容,詮釋金融市場的分類和基本功能,掌握金融工具與利率的種類和基本作用。
17.匯率與國際收支。理解外匯與匯率標價方法和主要影響因素,掌握國際收支及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構成。
第四部分 統 計
18.統計與統計數據。理解統計、統計工作、統計數據,辨別統計數據的計量尺度,詮釋統計數據的類型,理解統計指標及其基本類型。
19.統計調查。理解統計調查種類,辨別統計調查的主要方式,掌握統計數據搜集的主要方法,正確測度統計數據的質量。
20.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理解品質數據、數值數據整理與顯示的基本方法,合理設計和使用統計報表。
21.數據特征的測度。掌握集中趨勢的測度,掌握離散程度的測度。
22.統計指數。理解統計指數分類,詮釋和應用加權綜合指數,掌握統計指數體系及其分析方法,辨別幾種常用的價格統計指數。
第五部分 會 計
23.會計基本概念。理解會計的基本特征、職能以及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詮釋會計的基本前提,掌握會計基礎和會計確認計量的原則,辨別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24.會計核算。理解會計要素和會計科目,詮釋會計等式及復式記賬法、借貸記賬法的規則和特點,掌握會計憑證的基本內容和填制要求,掌握會計賬簿的登記規則和方法,辨別財產清查的過程和方法。
25.財務會計報告。理解財務會計報告分類,辨別三種主要會計報表的內容,基本掌握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第六部分 法 律
26.法的一般原理。掌握法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法律淵源的種類,詮釋法律規范的種類和邏輯構成,詮釋法律關系的種類和構成要素,辨別我國法的制定程序、法的實施和法律解釋的內容。
2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理解法律體系和法治體系的概念,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構成,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容,掌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容。
28.行政法基礎知識。理解行政法的基本特點,詮釋行政主體的法律特征,理解行政行為的特征和效力,掌握行政復議基本制度,辨別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29.民法基礎知識。理解民法基本原則,辨別民事主體,辨別民事法律行為和特征,掌握代理、民事權利、民事義務和民事責任的基本內容,理解訴訟時效種類。
30.訴訟與仲裁法律基礎知識。理解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程序,理解仲裁法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程序。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