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陽區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關于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試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市區全會精神,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川府發〔2021〕8號)《巴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巴府辦發〔2021〕18號)和《巴中市科學技術局 巴中市財政局 巴中市統計局 國家稅務總局巴中市稅務局關于印發〈巴中市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十條措施〉的通知》(巴科發〔2021〕6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政策。
一、強化關鍵技術攻關
1.支持重大科技力量布局。主動爭取和承接國省市重點實驗室、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基礎設施等科技力量布局恩陽,統籌建設人才科創“飛地”,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予以支持。建立區財政投入機制,區財政對區政府確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按項目投資額的10%、最高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開通用地手續“綠色通道”,全額保障用地指標。對新設立的重點實驗室,在享受市級規定資助的基礎上,按國家級、省級、市級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5萬元經費補助。
2.鼓勵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開展重大科技研發,區財政對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制項目的發榜方最高給予5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引進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頂尖人才和團隊或具有重大產業化前景的戰略發展項目,按照“一事一議”原則集成給予綜合資助。對企業獨立或牽頭立項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單項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不含自籌經費)且符合我區重點產業發展的,區財政按項目到位資金總額的5%給予獎勵性補助。
二、培育企業創新主體
3.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的企業,區財政按增長額度的一定比例給予后補助支持。區財政對上年度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2%的在庫規模以上企業,超過5%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優先支持。推動區屬國有企業建立健全研發投入穩定增長的剛性約束機制和研發準備金制度,國有企業研發投入視同利潤考核。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經評估認定后根據其對地方財力貢獻大小程度,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補助。
4.促進科技中小企業增長。對新注冊的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認定之日起3年內,按照其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給予財政補貼。對成功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最高給予0.5萬元獎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購買科技服務,通過上級安排的創新券給予支持,每家企業每年領取創新券額度最高3萬元。
5.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區財政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10萬元補助,對重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5萬元補助。
6.培育創新領軍標桿企業。對新備案的省級及以上瞪羚企業、技術先進服務型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性補助;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企業分別給予3萬元、5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的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企業給予5萬元補助。
三、強化創新平臺建設
7.搭建企業科技研發機構。區財政對新設立的省級以上產業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在享受市級規定資助的基礎上,按國家級、省級、市級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5萬元經費補助。對新設立的省級、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普基地、引才引智基地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經費補助。對評為優秀的各類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基地、園區)給予5萬元補助(每年補助對象不超過4個)。
8.建設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區財政對新認定國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在享受市級規定資助的基礎上,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補助。對新認定國家、省級眾創空間,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補助。對新認定國家、省級星創天地等創新平臺(基地),分別給予5萬元,2萬元獎勵補助。對績效評估優秀的孵化載體,區財政給予最高2萬元獎勵(每年補助對象不超過4個)。對考核評估后符合條件的雙創示范基地,支持開展創新能力項目建設,每個項目按總投資額的5%、最高給予50萬元資金支持。
四、鼓勵園區創新發展
9.支持園區提升創新能力。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區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圍繞研發投入、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載體平臺建設等科創重點指標評價優秀的,按照國家級、省級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
10.支持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強化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對新認定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農業科技園區,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農業科技園區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勵。對國家級、省級園區績效評估優秀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
11.支持園區集聚科創企業。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落戶園區,對新引進的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經認定區財政最高給予5萬元獎勵。
五、推進科技協同創新
12.強化科技交流深度合作。支持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共建研發機構,對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攻關,并取得重大突破、實現成果行業共享的創新聯合體,區財政給予項目總投資金額10%、最高50萬元的后補助支持。
13.發揮企業聚才主體作用。引導與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及引進人才到中小微企業兼職擔任“技術總師”。重點產業國有企業引進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服務期不少于5年的,分別由區財政給予10萬元、10萬元、5萬元安家補助。納入引才計劃的重點產業民營企業可參照國有企業標準執行。重點產業企業引進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后支付的住房補貼、安家費及科研啟動經費,減扣財政支持部分后可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重點產業國有企業新招錄的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高層次人才,納入工資總額管理,當年和次年不與效益聯動,實行單列管理,并將企業引才投入視同當年利潤考核。開展創新型企業家培養,每年遴選5名左右高成長性企業高管和市級創業領軍人才到國內外知名高校、世界500強企業、省屬國企、行業頭部企業等交流培訓。
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14.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揭榜制項目的揭榜方最高給予5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中試研發平臺和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給予引導激勵。企業通過技術交易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并產業化的,經評估通過,由受益地財政按每個項目實際發生技術合同交易額的3%、最高100萬元給予補助。區財政對購買或引進高校院所近三年科技成果并轉化的,給予合同總額的30%、最高10萬元補助。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我區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且年度評估優秀的技術轉移示范機構、中試孵化基地,在享受市級規定資助的基礎上,區財政給予5萬元至10萬元補助(每年補助對象不超過4個)。
15.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創造。對第一完成單位取得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省級科學技術獎,分別給予最低20萬元、10萬元獎勵性補助,在轉化和產業化的,可由受益地財政給予固定資產投資及流動資金貸款利息總額的50%進行貼息(單個項目每年貼息總額不超過100萬元),貼息期最高可達三年。對成績突出的科技創新企業和企業家,區政府予以表揚。
七、加強科技人才創新
16.支持引進高端緊缺人才。科研院所、醫療衛生等事業單位可按程序申請設置特設崗位引進高層次人才,不受崗位總量、崗位等級、結構比例限制。探索“編制吸引、政招企用”人才引進新模式,每年為重點行業相關單位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設置“巴山優才”特聘專家崗位5個,用于支持重點產業企業,采取設立“候鳥型”人才工作站、“周末工程師”等做法,柔性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并由區財政給予每個崗位10萬元補助。鼓勵支持用人單位依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全職引進院士和高層次專家團隊,在享受省上規定資助的基礎上,區財政對引進院士每人給予50萬元安家補助,對引進高層次專家按國、省級分別給予每人20萬元、10萬元安家補助,對入選全市高端創新創業團隊的給予每個10萬元補助。
17.激活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落實科研人員兼職兼薪、離崗創新創業政策,支持事業編制科研人員5年內保留人事關系,參與各類創新平臺建設,期滿后自主選擇去留。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提高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比例,落實科技人員取得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允許科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科研人員以“技術股+現金股”形式持有股權。科研事業單位將與科技成果研發和轉化直接相關的儀器設備租賃使用,可視為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服務,所獲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計提各項基金后可作為橫向科研項目收入,用于激勵科技創新團隊和科研人員,并由主管部門專項核增計入績效工資總額。開辟產業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全力確保職稱評審渠道暢通。探索建立以同行評價為主體、專家評價為重點、社會評價為補充的產業人才綜合量化評價機制。區財政對完成當年目標任務的省級、市級、區級科技特派員,分別給予1萬元、0.5萬元、0.3萬元補助,對成績突出的科技特派員,區政府予以表揚。
八、提升科技服務能力
18.推動金融資本支持研發。開展科技創新融資貸款,區財政與合作金融機構建立融資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經確認最終發生的貸款損失,由區財政分擔的單筆貸款損失最高達40%。對企業融資實際發生的擔保費用或基金費用,區財政給予其實際發生額的50%、每戶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3萬元的補助,對企業獲得信用貸款而進行的信用評級費用,區財政給予其實際發生額的50%、每戶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1萬元的補助。對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而進行的評估費用,區財政給予其實際發生額的50%、單筆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萬元、每戶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5萬元的補助。對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加速器等孵化平臺內企業首次獲得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市場化股權投資的,按投資金額的5%給予獎勵,最高10萬元。
九、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19.支持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企業、產業創新聯盟(協會)、科研院所面向主導產業在恩陽區舉辦的國際組織高水平學術研討活動、國家層面科技創新交流活動,可申請10萬元一次性補貼。承辦省、市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可申請5萬元一次性補貼。創新創業團隊和企業參加國家、省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項目,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3萬元。獲得省級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項目,分別獎勵5萬元、3萬元、1萬元。獲得市級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項目分別獎勵3萬元、1萬元、0.5萬元。同一項目同一年度在各級各類獲獎中不重復獎勵。
本政策在施行前予以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由恩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