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7日,國家發改委 國家統計局 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 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的通知》,文件明確指出,要綠證用量納入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加快建立高耗能企業可再生能源強制消費機制,用綠證消除碳足跡。高耗能企業通常需要大量的電力來支持其生產和運營,通過采用綠電,不僅可以降低碳排放量,還可以獲得經濟補貼。如成都發布的《成都市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政策措施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中就明確指出,支持綠電制氫,每年補貼額度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高耗能企業該怎樣將綠電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如何通過綠電達到減碳目的,獲取經濟效益?本文將以鋼鐵企業為例,詳細解讀高耗能企業綠電的應用機制、應用方案、購買方式等內容。
01、綠電相關資料
1、雙碳目標下能源電力綠色轉型展望.PPT
PPT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所,介紹了能源電力轉型的主要推進方向,包括產業結構輕型化,煤炭減量化,電力供應結構可再生能源化等;詳細解讀了能源電力綠色轉型的主要路徑,要加快綜合能源服務業發展,一次能源供給結構如煤炭,到2025年下降到50%左右,大幅度提升能源利用率,終端用能電氣化等。
2、綠色電力應用評價方法
標準提供了綠色電力應用相關的基本原則、工作流程、核算邊界、統計報告期、核算、評價、質量保證、報告要求。標準適用于用能單位綠色電力應用相關的核算、評價和報告工作。
3、綠色電力建設方案
方案研究了將適應當地環境、效益較高、耐候性強,生命周期較長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作為綠色電力手段的可行性,光伏發電的技術方案、效益分析以及所需政策支持。
02、三部門發布綠電重磅政策
2024年1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統計局 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 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的通知》,文件明確:為推動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下降約束性指標,將采取以下措施:
(1)綠證用量納入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在“十四五”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將可再生能源、核電等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從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中扣除,據此核算各地區能耗強度降低指標。將綠證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基礎憑證,加強綠證與能耗雙控政策有效銜接,將綠證交易對應電量納入“十四五”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指標核算。在“十四五”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指標核算中,實行以物理電量為基礎、跨省綠證交易為補充的可再生能源消費量扣除政策。受端省份通過綠證交易抵扣的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原則上不超過本地區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下降目標所需節能量的50%。(2)加快建立高耗能企業可再生能源強制消費機制鼓勵各地區實行新上項目可再生能源消費承諾制,加快建立高耗能企業可再生能源強制消費機制,合理提高消費比例要求。各地區要將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分解到重點用能單位,探索實施重點用能單位化石能源消費預算管理,超出預算部分通過購買綠證綠電進行抵消。各地區可結合實際建立實施細則,統籌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實施方案,強化高耗能企業綠電消費責任,依法依規將可再生能源消費責任落實到相關用能主體。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企業、行業龍頭企業通過購買綠證、使用綠電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3)用綠證消除碳足跡充分發揮綠證在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核算方面的作用,強化綠證在用能預算、碳排放預算管理制度中的應用。將綠證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碳排放評價管理機制。加強綠證對產品碳足跡管理支撐保障。將綠證納入產品碳足跡核算基本方法與通用國家標準,明確綠證在產品碳足跡計算中的一般適用范圍和認定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以鋼鐵企業為例,看看高耗能企業到底如何將綠電應用至生產過程實現減碳。
03、鋼鐵企業綠電應用規劃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中國是世界鋼鐵第一大消費國和第一大生產國。2022年中國大陸粗鋼產量和成品鋼表觀消費量分別達到約10.18億噸和9.21億噸,占全球總量的54%和51.7%。然而,高產量也伴隨著高碳排放。我國鋼鐵行業的碳排放占據全球鋼鐵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約15%,是31個制造業門類中碳排放最大的行業。
在節能降碳的征途上,鋼鐵行業企業有兩個關鍵路徑: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二是調整用能結構,推動綠電在生產中的應用,降低對高碳能源的依賴。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兩大路徑將綠電納入發展規劃:
1、納入企業低碳發展總體規劃
鋼鐵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能源和雙碳發展戰略,將新能源應用作為優化能源結構和流程結構的重要途徑。將綠電應用納入企業低碳發展總體規劃,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實現多能互補。
綠電應用規劃的依據,一是根據碳減排的需要進行綠電應用規劃;二是根據鋼鐵產品的環境屬性需求進行綠電應用規劃;三是根據碳交易價格進行綠電應用規劃。
2、強化職能部門的管理,建立綠電應用管理體系
(1)成立組織機構,由企業運營主管部門牽頭;
(2)成立綠電應用管理與執行機構,建立自上而下的部門協調機制和反饋機制,明確各部門相應的職責和權限,做到分工明確、權責清晰、協調配合,保障綠電應用管理體系高效運行;
(3)建立綠電應用管理制度體系,制定綠電項目管理制度、綠證交易管理制度、綠電交易管理制度和相關的配套管理辦法,保障合規運營、用電安全、效益提高;開展綠電應用信息披露,按照重點碳排放單位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關要求,積極開展綠電應用信息披露,樹立企業綠色形象。
04、鋼鐵企業綠電應用方案
1、綠電資源評估和項目籌劃
由企業組建的綠電應用管理機構負責,與能源投資公司開展綠電資源評估,充分利用廠區周邊資源和廠房、建筑屋頂,在自有場地以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自發自用的方式獲得綠電。
由于鋼鐵企業自身沒有綠電項目建設團隊和足夠的綠電項目設計和管理能力,可以采用“BOO”或“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由第三方投資,在自有場地附近建設、運營和維護綠電項目,項目發電量由鋼鐵企業完全消納,通過優惠購電的方式使用綠電,避免項目開發風險。這是目前大多數企業使用綠電的主要方式。
2、建立以“綠電+儲能”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統
鋼鐵企業大部分生產工序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用電負荷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即每一時刻的用電負荷與前面相距較近的時段內用電負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有一些設備用電負荷特別大,用電周期比較短,對內部電網的沖擊性比較強,造成電網波動。
同時,新能源電力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自然資源,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或風電,發電及供電時間存在周期性和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新能源占比增加,這種周期性和不確定性對企業內部電網穩定性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建立以“綠電+儲能”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統,不但可以解決新能源發電不確定性對電力系統的影響,充分消納新能源發電量,穩定供電系統與生產負荷的匹配,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廠區余熱資源,提高熱電系統的調控能力,為全系統生產提效降耗、降低碳排放提供有力的保障。從企業能源和電力現狀、系統配置及實際需求出發,結合自然稟賦條件,分析和梳理生產工藝負荷,合理配置源側可再生能源系統和儲電系統,挖掘源側增量潛力及荷側可調節響應能力。
通過光伏發電、外購電、自備電廠和余熱余能自發電系統靈活性控制改造與儲能系統的結合,充分釋放內部電網的調峰能力,搭建廠區一體化能源管控平臺,實現智慧能源管控及源網荷儲多向互動,保障光伏發電順利消納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3、其他綠電應用途徑
間接投資綠電。除了直接投資綠電之外,間接投資綠電也可以作為企業使用綠電的一個途徑。一般綠電項目大多數掌握在綠電開發企業手中,綠電開發企業需要通過項目進行再融資,就會通過股權出讓、債權出讓的形式出讓綠電的股權。
4、建立支撐服務體系
搭建綠電應用創新服務平臺,積極與城市規劃部門、綠電開發機構等開展戰略合作,匯集國內光伏、風電科技資源,由專業咨詢機構、第三方能源投資公司、電力交易中心、電網企業等形成支持服務體系,提供專家咨詢、專業開發、專業運營、專業技術支持和綠電交易等服務。
04、鋼鐵企業綠電購買方式
1、外購綠電
(1)電力市場綠電交易。通過電力交易市場,主動參與市場交易,尋找綠電的生產商跨區購買綠電。目前由于各地區綠電資源和交易政策、規則不同,綠電交易溢價也不同。企業可以通過與發電企業、電網企業談判,進行多邊協商,降低溢價或進行平價交易,在獲得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降低企業電力成本。
(2)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分布式市場化交易是企業與配電網內就近的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開展綠色電力交易,并由電網企業承擔所購電力的輸送以及收取“過網費”,即所謂的“隔墻售電”模式。2017年10月我國啟動組織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2019年5月公布了首批 26 個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名單,2022年又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文件。但由于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電網企業的利益,加上新能源發電自身隨機波動性、調節能力差等自身的問題,在未能獲得電網企業支持的現實下,這種“隔墻售電”的方式推進較慢。隨著國家鼓勵該模式推進的政策文件陸續出臺,在理順輸電價格體系后,預計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可以在更大范圍推開,屆時隔墻售電將構成對企業綠電采購的有效補充。
2、購買綠證
企業在制定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后,由于綠電投資項目和綠電使用項目存在一定的時間失配,因此在綠電項目尚未投產前,購買綠證成了最快的綠電應用方式。我國綠色電力證書制度于2017年1月正式試行,建立了以自愿認購為主的中國綠證市場。
電力消耗較小的企業可以直接通過綠證采購來實現自身的綠電戰略;電力消耗較大的企業,購買綠證宜作為企業實現100%使用綠色電力的補充方式。對于具有綠色鋼鐵產品需求的高端用戶,可以通過購買綠證的方式使產品具有綠色屬性,購買綠證的成本價值可以轉移到高端用戶。針對特殊產品的綠色屬性要求,購買綠證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05、結合碳排放交易的綠電調控機制
目前,鋼鐵行業尚未實行碳排放配額與碳交易,因此,多數企業對綠電應用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和碳交易、綠電交易政策的完善,建立與碳交易相結合的綠電調控機制,必將成為綠電應用的重要內容。
(1)構建企業統一管理、碳資產公司專業化運作、子公司協同配合的管理模式,提高市場運營專業化水平,發揮碳資源、綠電資源匯集作用和協同效應,保證企業各子公司低成本履約,提升碳資產保值增值能力。
(2)組建碳資產管理公司,實行碳配額、碳交易、綠電交易、綠證交易統一運作,根據碳交易和綠電交易的市場價格及變化趨勢,制定年度綠證、綠電交易計劃。
(3)建立基于碳交易、綠電交易價格差異的經濟效益綜合判定模型,為綠電交易提供有益的數據支持。通過該模型可以進行碳交易價格和綠電交易價格的實時對比分析,選擇更加經濟合理的交易方式,使企業在獲得環境效益的同時,尋求最優的經濟效益。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