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應當充分關注并考慮涉案軟件是否受GPL協議的影響與約束。”
裁判要旨
開源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應當充分關注并考慮涉案軟件是否受GPL協議的影響與約束。權利人對于受GPL協議約束的軟件程序源代碼采取閉源處理,違反了GPL協議,對于通過GPL協議讓源代碼持續開源傳播產生不利影響,對其指控他人使用該程序侵權的主張不予支持。對于未受GPL協議傳染和影響的程序源代碼部分,遵循正常侵權認定規則。
案件信息
一審:南京中院(2021)蘇01民初3229號民事判決書。
案情摘要
未來公司系“未來網上投標文件制作工具軟件”著作權人。劉某系其研發部軟件工程師,參與了該軟件的研發和后期維護,后入職云蜻蜓公司。未來公司在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發現云蜻蜓公司發布的“云蜻蜓軟件-投標文件制作工具”軟件在功能及實現上與未來公司軟件高度近似,內部函數完全一致,遂認為云蜻蜓公司、劉某侵害其軟件著作權,請求判令云蜻蜓公司、劉某承擔侵權責任。云蜻蜓公司辯稱未來公司涉案軟件受GPL協議的約束,無權起訴。即使其無權使用未來公司軟件,未來公司的行為也是非法的,其非法利益不應受到保護。
法院查明:
涉案軟件源代碼中的FutureZR文件夾下的Main.cs、SharpZipbaseException.cs、AssemblyInfo.cs等多個文件中包含GPL聲明,上述文件均系SharpZipLib開源代碼,上述聲明記載,本程序是自由軟件,你可以基于自由軟件基金會發布的 GNU GPL 許可證再分發或修改本程序,版本為2.0或更新的版本……將其他模塊與本庫文件靜態或動態地鏈接屬于制作一個基于本庫文件的演繹作品。該演繹作品整體受到 GNU GPL許可證的條款和要求的約束。作為例外,本庫文件的版權所有者允許你將本庫文件與獨立模塊鏈接以生成可執行文件,而不管這些獨立模塊的開源許可條款如何,并根據你選擇的條款復制和分發生成的可執行文件,前提是對于每個鏈接的獨立模塊,你還滿足該模塊許可的條款和條件。
未來公司對涉案軟件,云蜻蜓公司對被訴侵權軟件均進行了閉源處理。
GPL協議約定,發布或出版的軟件作品(包括程序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包括自由程序的全部或部分演繹而成的作品)整體上必須受該許可協議條款的約束。用戶復制、修改、發行該源代碼時GPL協議成立并生效,亦整體上受該協議約束,需讓軟件源代碼持續開源傳播。如果被許可人違反許可條件,則不得對開源軟件進行復制、修改、再授權或發布。任何試圖以其他方式進行復制、修改、再授權或者發布該程序的行為均為無效,并且將自動終止基于該授權所享有的權利。
未來公司涉案軟件包括主程序和預覽程序,其中主程序用于制作投標文件,預覽程序用于查看投標文件。軟件處理流程及函數調用關系如下圖所示:
法院認為
南京中院認為:
一、GPLV2協議
1.協議的目的。根據GPLV2協議序言及第10條約定,GPLV2協議的目的是軟件自由,保證軟件開發者復制、修改、分發軟件副本等的自由不被中斷地一直傳遞下去,避免有人利用開源代碼后將代碼封閉,保證修改或衍生的軟件仍能如原始作者所期待的那樣給予用戶自由而非轉變為專有軟件。
2.協議的性質。GPLV2協議是針對某一特定的項目,并預先設定好格式化條款的協議,只要授權方選定了該協議,使用該項目的用戶就必須遵守該協議,是授權方和用戶之間形成的以開源軟件源代碼為目的的一格式化著作權合同。授權方通過GPLV2協議授予不特定的用戶復制、修改、再發行等權利,用戶復制、修改、發行該源代碼時GPLV2協議成立并生效,默認承諾承繼適用GPLV2協議從而保持協議的傳遞性。
3.協議傳染性。根據GPLV2協議第0條、第1條、第2條的約定,發布或出版的軟件作品(包括程序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包括由程序的全部或部分演繹而成的作品)整體上必須受本許可協議條款的約束。
4.違反GPL許可條件的法律后果。根據GPLV2協議第4條的約定,如果被許可人違反上述許可條件,根據GPL協議規定則不得對開源軟件進行復制、修改、再授權或發布。任何試圖以其他方式進行復制、修改、再授權或者發布該程序的行為均為無效,并且將自動終止基于本授權所享有的權利。
5.非正當手段獲取包含GPL協議軟件源代碼的行為的后果。非正當手段獲取包含GPL協議軟件源代碼的行為。一方面,雖然其獲取的源代碼中包含GPL協議,但是由于該行為未通過權利人發布的正當手段取得源代碼,且與我國著作權保護的精神相違背,不應認定其獲取了權利人軟件的GPL授權許可。另一方面,非正當手段獲取包含GPL協議軟件源代碼的行為人,由于對權利人軟件實施了復制、修改、分發等行為,其實際上以實踐行為做出了對GPL協議要約的承諾,其負有GPL協議中的所約定的相關義務。
6.GPL開源協議與軟件業的關系。使用開源協議是軟件開發者將其軟件開源最常見的方式,而在眾多開源協議中,GPL協議是最受歡迎且應用范圍最廣的。開源許可協議已經成為國際軟件行業內公認的有效契約文本,遵守協議文本規定也是信守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只有各方均信守開源授權許可協議中的條款,才能讓軟件源代碼持續開源傳播下去,繁榮軟件市場,保證公眾能享受到開源軟件帶來的成果。
二、GPLV2協議對未來公司涉案投標軟件的影響
對于在邏輯上與開源代碼有關聯性且整體發布的衍生作品,只要其中有一部分適用了GPLV2協議發布,那么整個衍生作品都必須適用GPLV2協議而公開。但是如果能夠確定作品的一部分并非程序的衍生作品,是獨立的,則這部分獨立的程序發布時可以不受GPL的約束。判斷GPL協議所能傳染的衍生軟件或修訂版本,區分開源代碼與自有代碼,即確定自有代碼是如何與開源代碼結合或交互是前提。其次應結合代碼的使用場景,即結合代碼的功能及其在軟件中所起的作用進行判斷。最終確定被傳染的部分應當是與原開源軟件形成密切通信使得二者高度牽連融合成一體的程序,而非只要有數據交換就會構成傳染。
法院要求未來公司針對涉案投標軟件梳理出了涉案軟件處理流程圖和使用編程工具導出函數調用關系圖,以確定其自有代碼與GPL開源代碼的交互方式,并結合GPL開源代碼的作用進行綜合判斷。
關于主程序受GPL開源代碼的影響。首先,涉案開源代碼存放于源代碼中的FutureZR目錄,連同該目錄下未來公司編寫的代碼文件FutureZR.cs一同編譯形成FZR.dll,主程序通過其主文件調用FutureZR.cs中的CompressZip函數調用開源代碼實現文件壓縮功能,該壓縮功能系涉案主程序運行、上傳及獲利所不可或缺的功能。其次,未來公司在起訴前未公開開源主程序部分的軟件源代碼,在審理過程中,亦表示不會公開開源主程序部分軟件源代碼。再次,未來公司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時,提交了一份涉案軟件不適用GPL協議的聲明。法院根據上述技術比對情況認定,主程序部分受GPL協議的傳染和約束,因此未來公司必須公開源代碼。未來公司違反了GPL協議要求提供相應的源代碼的義務,構成違約,導致授權人與未來公司之間的授權自動解除,未來公司基于GPL協議獲得的許可終止,其對原GPL開源代碼的繼續使用系無權使用。未來公司起訴被訴方行為不當,構成侵權,但其自身首先應當規范使用開源代碼,遵守開源協議,并證明自身權利的正當和合法,否則即會導致一個不當、不法的行為人指責另一個實施相同行為的不當、不法行為人的邏輯怪圈。法院如果基于未來公司該權利認定其他行為人構成計算機軟件侵權,即會保護未來公司不當行為帶來的利益,勢必賦予其特殊法律地位和特別商事利益,不符合公平、誠信原則。同時,對未來公司違反GPL協議的行為給予侵權法上的保護,勢必虛置GPL協議關于源代碼持續開源的相關規定,對于通過GPL協議讓源代碼持續開源傳播產生不利影響。據此,對未來公司主張被訴方主程序部分構成著作權侵權的主張不予采納。
關于預覽程序受GPL開源代碼的影響。首先,預覽程序未調用涉案GPL開源代碼。其次,雙方軟件文件結構相似,以被訴侵權軟件進行實驗操作,預覽程序文件與主程序文件相互獨立,其實現獨立的查看投標文件的功能,并非用戶制作、上傳投標文件所必需。預覽程序文件連同不包含GPL開源代碼的DLL文件,脫離主程序后在新目錄下能夠獨立運行。主程序目錄下刪除預覽程序文件后,主程序亦能獨立運行。法院根據上述技術比對情況認定,預覽程序部分不受GPL協議的傳染和影響。
關于預覽程序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經技術比對,將被訴侵權軟件反編譯,獲得源代碼,與涉案軟件源代碼進行逐行人工比對,統計出相似行,結合被訴侵權軟件中存在與未來公司相同的GUID、第三方程序選擇適用、隨機數、未來公司員工拼音縮寫、書寫缺陷、被訴侵權軟件中存在大量的直接抄襲等,被訴方難以進行合理解釋等情況,認定預覽程序部分的相似度為79.36%,構成實質性相似。同時,云蜻蜓公司具有接觸到未來公司涉案軟件的可能性。綜上,云蜻蜓公司未經未來公司許可,擅自復制、修改并以自已開發的軟件的名義商業性使用被訴侵權軟件預覽程序部分,侵犯了未來公司對涉案軟件預覽程序部分享有的署名權、修改權、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根據云蜻蜓公司故意侵權、重復侵權的情節,適用懲罰性賠償以云蜻蜓公司侵權獲利的3倍即300萬元確定賠償額,并判令其承擔未來公司的維權開支。
一審判決:云蜻蜓公司賠償未來公司經濟損失300萬元及未來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出的合理費用10000元。
一審判決后,未來公司與云蜻蜓公司基于上述判決達成和解,均未上訴。
一審合議庭:謝慧嵐 雒強 芮旭麗
技術調查官:張耀
(原標題:典型案例丨涉開源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案)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