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涉訴公告,稱其被四川金象公司起訴侵犯三聚氰胺生產技術的技術秘密,兩起訴訟總計索賠6億余元。目前該案已由四川高院受理,尚未開庭。
在今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2022年知識產權法庭典型案例中,華魯恒升等四公司因侵權四川金象等兩公司的專利和技術秘密,已被最高法判賠2.18億元。最高法表示,這是目前人民法院針對同一工程項目判賠額最高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四川金象全稱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華魯恒升為國有上市企業(證券代碼600426)。
5月9日,華魯恒升董事會發布公告,四川金象向包括尹明大、華魯恒升、寧波安泰環境化工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寧波厚承管理資訊有限公司在內的四名被告提起兩起訴訟。
公告稱,(2022)最高法知民終541號民事判決認定,上述四被告共同侵害原告四川金象享有的加壓氣相淬冷法三聚氰胺生產技術的技術秘密,判決賠償經濟損失9800萬元(截至2018年12月30日)。
基于上述判決,原告四川金象在第一起訴訟中,起訴稱2018年12月30日之后被告二華魯恒升三聚氰胺(一期)項目仍在運營,其有權繼續主張四被告承擔侵權責任,請求法院判令四被告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億元以及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合理費用人民幣50萬元,共計人民幣30.050萬元。
同樣基于上述判決,四川金象在第二起訴訟中起訴,華魯恒升10萬噸/年三聚氰胺(二期)與三聚氰胺(一期)采用的技術方案相同,亦侵害前案生效判決所認定的原告技術秘密,請求法院判令四被告立即停止披露、使用、允許他人使用原告的涉案技術秘密;判令作為被告二的華魯恒升停止使用包括立即停止銷售使用原告的涉案技術秘密所生產的三聚氰胺產品;判令四被告立即銷毀記載有原告涉案技術秘密的載體;判令四被告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億元以及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合理費用人民幣50萬元,共計人民幣30.050萬元。
上述兩起案件,四川金象總計向華魯恒升等四被告索賠60100萬元。
華魯恒升公告稱,該公司分別于2023年5月8日、5月5日收到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和應訴通知書等相關法律文件。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在今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典型案例(2022)中,四川金象與華魯恒升的“‘蜜胺’發明專利及技術秘密侵權兩案”,為這批典型案例中的第二個案例。案號為(2020)最高法知民終1559號、(2022)最高法知民終541號。
最高法披露,該兩案的基本案情是:金象公司、燁晶公司系專利號為201110108644.9、名稱為“節能節資型氣相淬冷法蜜胺生產系統及其工藝”的發明專利權利人,金象公司亦為采用加壓氣相淬冷法生產蜜胺的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生產系統相關技術秘密權利人。金象公司、燁晶公司針對華魯恒升公司等四被告侵害涉案專利權的行為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金象公司亦針對上述四被告侵害技術秘密的行為向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兩法院一審分別認定,四被告共同實施了專利侵權行為、技術秘密侵權行為,均判決停止侵害,并分別部分支持了有關損害賠償請求。雙方當事人對兩案均不服,均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各被訴侵權人具有侵權的意思聯絡,主觀上彼此明知,先后實施相應侵權行為構成完整的侵權行為鏈,客觀上分工協作,屬共同故意實施侵權行為,應當對全部侵權損害承擔連帶責任。遂改判支持權利人的全部訴訟請求,判令侵權人以包括但不限于拆除的方式銷毀侵權生產系統及有關技術秘密載體,共同連帶賠償權利人經濟損失合計2.18億元(其中,發明專利侵權案賠償1.2億元,技術秘密侵權案賠償9800萬元)。
在通報中,最高法認為該案的典型意義為:這是目前人民法院針對同一工程項目判賠額最高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權利人金象公司為中外合資企業,燁晶公司為高新技術民營企業,侵權人之一華魯恒升公司系國有上市企業。兩案裁判不僅彰顯人民法院切實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堅定態度,也充分體現對內資和外資企業、國有和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的一體對待、平等保護。本案有關共同故意侵權及全部連帶責任的認定、賠償額計算的考量因素、停止侵害責任中銷毀侵權載體的處理方式等,對于類似案件的處理具有參考意義。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